生活,作為語文教學的源頭活水,只有將語文教學與現實生活銜接,才能夠讓語文教學真正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讓語文課堂多姿多彩。
一、展現語文魅力,讓生活化教學調動學生興趣
文學源于生活,同樣語文也源于生活,大多數語文教材內容都來自于人們生活中真實的一個部分。通過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就可以吸引學生思考并關注生活實際,在情感上引起教師和學生的共鳴,為學生樹立出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的生活元素,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豐富語文課堂。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對語文課文內容的背景故事以及作者都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只有如此,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效果。當學生走入語文課本時,鼓勵學生將語文課本與自己的生活情況相互結合,引起與作者寫作背景在思想上的共鳴,就能讓文章展現其“有血有肉”的“身軀”。如此,就能以生活過程點燃學生“思維之花”,讓學生懂得將語文課本與生活相互對比,進而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與掌握。
如,在教學《秋天的懷念》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對秋天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對懷念有自我認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著自己去感受一下生活中的秋天給自己帶來的感覺。想一下,秋天可以帶來怎樣的思念,可以帶來怎樣的懷念。進而帶著這一份思緒融入到課本教學中,必定會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感受,也能讓學生順利地融入教學之中。
二、展現語文魅力,注重疏導學生心理
現代社會中的學生,希望成為一個充分自主,希望擺脫稚嫩、渴望自由、走向成熟的人才。面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通過隨筆,來接觸學生心理獨有的“百草園”。在語文隨筆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不拘一格,不限制其文體;也可以讓學生大膽抒情,抨擊時弊,只要做到見仁見智,言之有理即可。這樣,學生將生活中的點滴帶入隨筆,也屬于一種創(chuàng)新。
另外,由于現在家庭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隨筆中部分學生暴露出無聊、空虛、心理障礙等問題,而隨筆就成為吐露心聲的“地方”。當學生遇到挫折,表現出低落情緒時,教師可以在隨筆后面寫道:“陽光總在風雨后,當上天給你關閉一扇門,必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堅信自己是一位強者,要擁有強者應當具備的生活態(tài)度?!睂τ谀信煌^密,陷入其中無法自拔的現象,教師可以在隨筆后面寫道:“青蘋果的酸澀,讓我們不知所措,但人生理想之光卻可驅散青蘋果樹的霧靄。”如果學生日常表現的思想行為不端正,筆者可以在隨筆后面寫道:“嚴于律己、寬厚待人?!边@些例子有很多,所以隨筆生活化教學必定能架設起師生之間溝通之橋。作為教師,在為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與點評時,要懂得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感受到教師疏導的根本作用。另外在隨筆寫作中,鼓勵學生多寫生活,并且開展自我反思與感悟,也能夠讓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實現自我調節(jié)和自我升華,最終通過生活的角度來看待語文教學,感受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三、展現語文魅力,自主設計提問,練習生活
在語文教學中,除開課堂之后的練習。在教學設計中,教師也可以有意識地融入學生生活的實際體驗來開展教學。
如,在進行《阿房宮賦》《變形記》《促織》等課文教學設計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到生活實際來討論或者提問,進而引導學生對人物形象進行積極地探索,理解作品的主體,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并且獲取生命關懷、高語指揮以及美學意義等方面的啟示。
其一,阿房宮讓杜牧產生了深深的思考,那么在現代社會中,是否也存在一些成功與失敗的建筑呢?它們或許沒有阿房宮那么出名,但是卻給人以深深的思考,你是否可以同大家分享一下呢?《阿房宮賦》
其二,在這一篇課文中,似乎說出了很多我們內心最深處的想法,你能夠感覺得到嗎?《變形記》
其三,這個故事是否真實呢?人絕對不會變成蟋蟀,但是也有人認為這個故事不完全是“假”的,那么,你對這一個故事怎么看呢?《促織》
通過這些問題,促進學生的審美表達與自主思考。將生活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可以為學生營造出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將原本學生的“造點壓力”便成為“添加動力”,進而轉變原本“牽著學生走”轉變成為“讓學生自己走”,這樣的教學何樂而不為呢!
四、結語
當語文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必定會枝繁葉茂。作為教師,要懂得為學生營造出大語文環(huán)境,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巧妙地融入到語文學習之中,讓兩者相互和諧地銜接,就能夠讓“語文與生活齊飛,魅力共長天一色”。
李宏賢,教師,現居河北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