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
【摘要】中等師范學校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yǎng)小學師資力量中發(fā)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縱觀中等師范學校教學的基本情況,以語文教學為例,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較為顯著,“一刀切”的教學模式顯然不能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此,中等師范語文應進行層次化教學,探究層次化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
【關鍵詞】中等師范;語文教學;差異性;層次化;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53 【文獻標識碼】A
作為培養(yǎng)小學師資力量的重要陣地,學生的學習水平將對下一代的語文學習水平產生最為直接的影響,也將影響小學教育的整體質量。從實際來看,中等師范的班級人數(shù)通常較多,“大班式”教學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平衡不同學生的差異性,進而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因此,中等師范語文教學要在充分研究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發(fā)揮層次化教學的作用。
一、深入研究學生實際情況,將學生進行分層
深入研究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進行正確的分層,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
一是確立學生的分層標準。首先,教師需要對班級學生有一個整體性的認識,對每一個學生有一個大致的定位;其次,教師不應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還應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情感態(tài)度、創(chuàng)新能力等進行綜合測評。
二是堅持學生分層方式的多樣化。首先,教師應注重觀察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善于從細節(jié)之處把握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還可以通過談心的方式走進學生的內心,進一步了解他們的需求;其次,教師對學生的認識應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及時改變分層策略,重新定位學生;最后,教師還應加強自我修養(yǎng),如加強心理知識學習、班級管理知識學習等,通過豐富的心理學知識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研究,增進師生距離;通過系統(tǒng)化的班級管理知識學習,增強班級管理的藝術性和高效性。
二、以學生分層為基礎,增強課堂提問的針對性
在學生分層的基礎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作為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常見形式,提問環(huán)節(jié)更應體現(xiàn)層次性。為此,教師需在備課過程中合理劃分教學重難點,對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來說,教師應多提問一些有利于夯實基礎的問題,激發(fā)他們的自信心;對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來說,教師應多提問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問題,促使學生向更高層次發(fā)展。
例如在賞析中外優(yōu)秀文學作品時,教師將教學任務進行科學劃分,針對不同學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以魯迅先生的散文名篇《三味書屋》為例,對于基礎水平較差的學生,教師可提出如下問題:“請同學們將課文進行分層,并概括每段大意”“請同學們將文中不懂的詞句標注出來”“請同學們分析課文的結構,說明文中的幾種表現(xiàn)手法”。而對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可提出如下問題:“請同學們參照作者的寫作手法,描繪你們日常生活中的某一場景”“請同學們利用小組探究的方式分別形成對該課文的學習報告”。諸如此類,通過設置不同難易程度的問題激發(fā)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調動班級整體學習氛圍。
三、深入研究教材,將教學內容進行分層
中等師范語文實施層次化教學不僅需要將學生分層,還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層次劃分。通過對不同性質教學內容的界定,從而確定相應的教學方法,以及針對何種層次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以語文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現(xiàn)代散文、記敘文為例,這類課文的理解難度相對較小,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較為緊密,學生容易感同身受。而對于古文、古詩之類的文章,學生的學習難度就會很大,教師又應采取另一種教學方法,并且在具體內容安排上也應根據(jù)學生的層次性進行個性化調整。
例如在學習毛主席的詩詞《沁園春·雪》時,由于學生對毛主席的故事十分了解,而主席在詞中抒發(fā)的感情既宏偉大氣,又通俗易懂,學生的學習難度相對較小,因此,教師可針對全體同學進行一體化教學。當在學習《左傳》中的名篇《燭之武退秦師》時,文中的遣詞造句、故事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差甚遠,學習難度較大。因此,教師首先需要將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加強名詞解釋的教學,使學生對古文中詞語的特殊用法形成基本認識;對學習水平高的學生,教師要加強文章主旨內容的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多樣化探究,增強舉一反三的能力。
四、立足師資隊伍的層次性,加強融合互助
中等師范語文教師的層次性和開展層次化教學也有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和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一樣,教師之間也存在著諸多不一樣的地方??傮w來看,其中最大的差異性來自年輕教師和老教師之間。老教師教學經(jīng)驗豐富,能夠有效把控教學進度,實現(xiàn)學生想要的教學效果,正好彌補了年輕教師的不足。因此,不少學校通過“老帶新”模式實現(xiàn)師資之間的平衡,縮小差異。
年輕教師雖然在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水平上和老教師存在較大差距,但其思想上更加貼合當下學生的需求,表現(xiàn)出較強的感染力。年輕教師的這些特征正好彌補了老教師的不足。因此,中等師范語文開展層次性教學需要加強新老教師之間的互動,通過對教師的分層,將其安排在適合發(fā)揮其優(yōu)勢的教學科目上,以及有利于發(fā)揮其積極作用的班級中,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各個層次的學生。
五、結語
綜上所述,中等師范語文教學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水平,也將間接影響到未來小學語文教育的整體質量。因此,中等師范語文教學要以層次化教學為立足點,在深入研究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將學生進行分層,在深入剖析教材、充分備課的基礎上將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再將分層后的教學內容和分層后的學生進行有機結合,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參考文獻
[1]楊艷.新課程背景下分層教學發(fā)展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2]王義.“分層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J].語文教學與研究,1999(12).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