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蓓蓓
摘 要:本文是學習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并結(jié)合實際教學反復琢磨后寫下的。全文貫徹了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從生活化,趣味化,學以致用等方面進行論述。
關(guān)鍵詞:生活教育 快樂學習 有意義數(shù)學
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論的核心是生活教育。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教、學、做合一”。這與新課標提出的:“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內(nèi)容應當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這些內(nèi)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相吻合。那么怎樣從實際出發(fā),讓數(shù)學課堂生活化呢?我從以下幾點進行了嘗試。
一、合理利用教材,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
1.在情境中教學
每一堂課的開頭十分鐘都十分重要,這關(guān)系到老師能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欲的引導下進入重難點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因此,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設計十分必要。我聽到過的一堂課讓我印象十分深刻。那堂課講的是“用字母表示數(shù)”,教師的引入十分吸引人,他出示的生活中常見的撲克牌,讓學生在開始學習新知之前就對新知消除了陌生感,產(chǎn)生了親切感。并且也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數(shù),原來在生活中可以這樣應用,數(shù)學與生活是如此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的。
2.多形式的研討
課堂上的應答模式應該不僅僅是師問生答的這種傳統(tǒng)模式,應該更多地采用生問,生答,或者生問,師答的模式。課堂中的追問通常是老師提出的。那么,如果多鼓勵學生們進行追問,我們的課堂是否會更加生動有趣呢?在教學“認識角”這堂課時,我讓學生找一找教室里的角,并且走到那指給大家看。學生小A指的不是尖尖的,馬上有學生B快速地喊出“不對,不對!”緊跟著又很多學生附和說不對,但也有一些學生露出困惑的表情,學生B就很快給他們解惑,“因為他指的不是尖尖的,不是角?!痹S多學生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但還是有個別學生仍是疑惑,有一個平時比較膽大的小朋友又輕輕地問了一句“為什么呀?”接著教室熱鬧起來,一些孩子都想要做回小老師,喊道“因為角是由兩條直直的邊和一個尖尖的角組成的呀!”課堂氣氛一下子就被調(diào)動了起來。整個過程中我并沒有參與,就在學生之間的互問中進入本堂課的高潮。最后全班齊聲又說了一次角的定義。
3.練習貼近生活
陶行知先生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從一定意義上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因此,練習一定要貼近生活實際。在學習“認識人民幣”時,練習的設計許多都與學生買東西有關(guān)系。如:小明買鉛筆用了3角錢,買練習本用了1角3分錢,買鉛筆和練習本一共用了多少錢?這樣的練習題不會讓學生產(chǎn)生恐懼排斥的心理,因此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明白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二、在活動中思考,數(shù)學學習趣味化
興趣的培養(yǎng)至關(guān)重要。我們要讓學生在自己有興趣的前提下,主動去探索,研究,給自己制定一定的目標以及達到目標的策略。因此,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實際,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會采用分小組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趣味化的學習。我從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入手。
如在二年級教學觀察物體的時候,我就讓學生四人一組,每一組中間擺置一個學生喜愛的玩具,讓四個學生從四個不同的方向觀察,然后由學生分別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玩具的形狀,發(fā)現(xiàn)每位學生的描述是不同的。為什么的?通過設疑,讓學生在熱烈地討論后總結(jié)出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結(jié)論。然后我又讓學生輪換位置,通過自己的觀察來驗證剛才得到的結(jié)論。充分地把學生作為課堂的小主人,而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在這堂課中空前高漲,學習積極性也在這堂課中得到充分的調(diào)動,他們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歸納總結(jié)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在課堂上營造出一種師生平等互動的氛圍,鼓勵學生提問,質(zhì)疑,再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把知識學以致用,讓學生明白學習不僅有趣而且還十分有用。學生自然就十分樂于去學習,去思考。
三、鼓勵學以致用,數(shù)學知識工具化
學生應該具備探索的能力,但是誰又說每一次的探索就一定要有結(jié)果,就一定是正確的呢?教師認清自己的角色,做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對于孩子的回答不要求全責備,多鼓勵表揚善于思考的孩子,勇于嘗試的孩子,而不僅僅只是表揚答對問題的孩子,讓孩子在課堂上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想法,讓他們獲得安全感。這樣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達到高效的學習結(jié)果的同時,漸漸地也學會了如何學以致用。
在學習完“認識方向”這堂課后,我讓學生課后嘗試繪制學校的平面圖,并且我告訴他們這些平面圖要給外面來參觀的老師使用。學生在實地考察,走南闖北地逛完了整座校園后,繪制出的平面圖十分令人驚喜。拿著他們精心制作的平面圖,來做客的老師能很輕松地游覽我們的校園。孩子們也因為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而十分自豪。
新課標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在教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蔽蚁嘈胖灰獙嵭刑招兄壬囊贿吔蹋贿厡W,一邊做的方法,貫徹他的生活教育理論。我們的學生就能走出枯燥無味的課堂,在藍天下幸??鞓返膶W習,進步,并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