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偉忠
我執(zhí)教的是《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本文寫的是著名作家肖復(fù)興回憶少年時代葉圣陶先生為“我”修改作文,并邀請“我”到他家做客,從中表現(xiàn)了葉老先生作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與人品。
文章篇幅較長,因此經(jīng)過反復(fù)思考,在這堂課上,我努力調(diào)動學生情感,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上課的導(dǎo)入我先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一片課文《爬山虎的腳》,激發(fā)學生走進葉老,走進文本,然后檢查學生認讀詞語情況,接著我采用講故事的方式指導(dǎo)孩子書寫生字“刪”。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在輕松、平等而又濃烈的氣氛中主動獲取新知。在理解課文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這樣安排:“你感受到葉老怎樣的品質(zhì)?”這個問題進行交流,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生解決這一問題時,我讓學生邊讀書邊用筆畫,然后通過討論交流,體會葉老的人品、作品,體會從葉老身上得到的啟示和教育,并體驗作者的感受。
課文的“修改作文”部分,很有特點。具體事實、心理感受的寫作特點,修改作文的方法,語句上的修改,這些都對學生的習作也有所啟迪。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緊緊抓住“春風拂面”,讓學生一次次回到文本中去感悟,研讀。學生在“密密麻麻”“到處”中感受到葉老的認真。在評語中,讓學生感受到葉老的平和,以及對一名文學愛好者的鼓勵和殷切期望。這一股股暖流給予作者春風拂面的感覺,樹立了寫作的信心。
理解課文難點部分,如體會第一句描寫爬山虎的語句:“剛進里院,一墻綠油油的爬山虎撲入眼簾。夏日的燥熱仿佛一下子減去了許多,陽光都變成綠色的,像溫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著,閃爍著迷離的光點?!敝饕箤W生體會到作者借爬山虎來寫自己喜悅的心情。
在理解“落日的余暉染紅窗欞,院里的那一墻的爬山虎,綠得沉郁,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著,顯得虎虎有生氣。”時,我抓住了課文中出現(xiàn)的空白:我們的交談很融洽……他親切之中蘊含的認真,質(zhì)樸之中包含的期待……我設(shè)計了一個小練筆:他們會交談些什么呢?猜想一下他們的話題。學生們紛紛回答:有的說也許在談“我”的學習上和寫作上的事情吧;有的說也許在請教葉老先生關(guān)于寫作的事情;有的說也許葉老先生在詢問“我”的生活上的事情等等。
本課的容量比較大,所以在講解課文時,感覺學習的不夠扎實。時間的安排上不太合理,今后要多思考應(yīng)該教什么,怎么教。在指導(dǎo)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時,指導(dǎo)的功力還不夠,特別是針對學生的朗讀,沒有作出恰如其分的點評。
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善于引導(dǎo)、鼓勵、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讓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之中,動腦思考問題,動口表達觀點,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參與,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所在,體驗到創(chuàng)新學習的樂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