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波
(江蘇省泰州市實驗小學,江蘇 泰州 225300)
會話的基本形式就是話輪,同時它還是會話的基本組成元素,在英語會話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來進行話輪轉換,也就是每個參與者輪流說話,不只要傾聽,還需要交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話輪轉換策略,有助于學生發(fā)現(xiàn)會話結構的規(guī)律,促進學生良好溝通,使會話效率提高,保障雙方順利完成會話。筆者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現(xiàn)針對話輪轉換策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如下探討。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由于年齡較低、天性愛玩,愿意參與英語課堂教學的原因僅僅是喜歡有趣的競賽活動、課堂游戲與活潑的教學形式,而英語教師的任務則是運用各種策略使學生喜歡英語語言本身,提升其學習興趣。
教師無論是面對低年級剛接觸英語的學生,還是高年級已經具備英語基礎的學生,都須要恰當運用話輪轉換策略吸引學生參與會話,深入了解學生,從而展開心靈的溝通,使學生逐漸領略到英語的魅力,提升其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必須具備很強的話輪轉換能力,才能在課堂上靈活運用語言,達到期望的效果與目的。這意味著教師除了能夠理解學生的話語外,還要有能力使學生理解自己的話語。小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強,掌握的詞匯、語法、句型均較少,在交流過程中教師須要盡量使用簡單的語言,靈活運用話輪技巧,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話輪場,循序漸進地激發(fā)其以往所積累的英語儲備,調動其會話興趣以及潛在的學習需求,能夠主動交流、積極參與會話互動,理解教師的語言,從而內心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
例如,教師可以在開始講課前與幾名學生展開小對話,或者在學生與自己打招呼時回應一個簡單的問句,吸引學生繼續(xù)回答,如:
S(student):Goodmorning,Miss Li.
T(teacher):Goodmorning,dear.Today theweather isgood today,doyou think so?
S:Yes,I like the sunshine verymuch.I can wear my favoritedress.(指向自己的裙子)
T:Oh!You look very lovely,itisvery suitable foryou.
S:Thank you.Your dress looks very nice,and you aresobeautiful!
T:Thank you,darling,you are so sweet.What a lovelygirlyou are!
而且最后教師在稱贊學生時可以適當增加肢體語言,比如撫摸頭發(fā),示意其準備上課等。雖然對話的發(fā)起者是學生,但是如果教師只是回答問候,沒有增加后續(xù)提問,對話就很難持續(xù)下去。所以教師須要在回答學生的問題后適當追加問題,緊密連接對話,促使學生把握話輪,主動參與話輪替換,提高其交際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許多話輪技巧,除了語言性的反饋之外,還包括動作與手勢等非語言性交流。在會話中,傾聽者對于說話者的話語給出的反應就是反饋語,分為非言語回應和言語表達。在日常會話中,反饋語是主要交際技巧與策略之一。在傳統(tǒng)觀念影響下,英語課堂教學多以“灌輸”或“填鴨”的方式進行,教師雖然積極主動地講解,但是學生只是被動傾聽,在話輪過程中學生只得到了很短的時間,教師占據(jù)了大部分時間。語言性反饋對于教師而言是一種重要的教學因素,重視話輪間的關聯(lián)和邏輯關系,適時、禮貌地交換話輪,可以使話輪的交互性增加,即使是單獨與某位學生交流,也不能忽略與其他學生的互動,引導對方,使其情緒放松,主動思考,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例如:
S:Hi,Whatdoyou usually on vacation?
T:Well,Iusually go swimming or play tennis,or just stay at home and read books.But I decided to go travelling with friends this holiday.What do you usually on vacation?
S:Ioften play basketball.
T:Play basketball.Do you like YaoMing?
S:Yes,of course!He plays basketball very well,I likehim verymuch.
T:Ihopesomedayyouwillplaybasketballverywelltoo!
在這種小對話結束后,教師還可以詢問其他學生的假期計劃是什么,引發(fā)學生的共鳴,而且可以組織計劃相同的同學分組交流溝通。教師在上述話輪中運用了一些反饋性語言,包括well、but等,很自然地在話輪場中融入了這些語言,運用語言性反饋技巧不僅可以和某一位學生對話,還能向所有學生發(fā)問。真實的語言效果與嚴密的語言邏輯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思想共鳴,促使學生在情感層面上與教師達成一定的共識。
生動的語言情境是展開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基礎,也是獲得較高學習效率的有力保障,自己先置身于情境之中,才能感動其他人。語句在思想感情運動狀態(tài)的支配下所呈現(xiàn)出的聲音形式就是語氣,其具備的功能之一就是表情達意,它是呈現(xiàn)語言的細節(jié)造型之一。教師須要以不同的教學目標及教學材料為依據(jù),有意識地琢磨語言,為其進行細節(jié)造型,并對自己的語氣進行適當、適時地調節(jié),隨著思想感情的變化,將自己的思想通過一定的聲音表達出來,增強教學的統(tǒng)一性和整體性。
例如,講解完課文“Children’sDay”后,為了從另一個新的角度突出課堂內容,教師可以轉換話鋒,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們展示一些山區(qū)的照片,破舊的房屋、簡陋的學校、陳舊的教學設備、瘦弱的孩子們,或者播放一些地震后災區(qū)孩子的圖片,使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引發(fā)其內心深入的情感,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適當運用語言來升華學生的情感,如:
T:My dear children,you are very happy.You have many friends,a happy family,and a beautiful school.Your classroom isvery brightand big,your school things are very abundant.You have a happy life,don’thave to worry aboutanything.
這些句子是教師對學生現(xiàn)狀的簡要陳述,說明了學生所處的條件很好,學習用具豐富,教室寬大而明亮,學校也很美麗。在此過程中,教師可適當融入身體語言,接著話鋒轉移,減慢語速,語氣驟然變緩,開始描述圖片中的孩子。
T:Butdo you know,in thesameworld,same country,there are some poor children,very poor children.They don’t have any new books or pencils,they don’t have a clean classroom.But they still work hard,they love studying verymuch.So Ijustwantyou know thatyou are very happy,please enjoy your school day and love your life.OK?
教師運用語言描述了貧窮地區(qū)孩子們想讀書卻沒有足夠的條件的情境,話鋒轉換之間無不透露出無奈而又渴求的情感,將豐富的內心世界呈現(xiàn)于語氣之中。另外還可以配上合適的背景音樂,感染學生,激發(fā)其對幸福生活和生命的感恩,之后再詢問學生的感想,可以更好地表現(xiàn)其內心世界,保證每個人都有話可說。
綜上所述,作為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的主要場所,師生間的交流應當貫穿于教學過程中,開始于教師走上講臺之時。由于缺乏母語環(huán)境,小學英語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教師需要良好把握課堂時間,靈活運用話輪轉換策略,積極與學生展開對話交流,向學生滲透語法、詞匯、語音和話輪轉換等知識,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孫桂英.英語話語分析與課堂會話能力的培養(yǎng)[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02).
[2]楊連瑞.話輪轉換機制與英語會話能力[J].山東外語教學,2002,(02).
[3]彭艷虹.英語會話中話輪轉換系統(tǒng)分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