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乙涵 次春雷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2)
學生體育意識淡化的原因及對策
王乙涵 次春雷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2)
由于升學率的壓力及部分學校普遍重智育、輕體育,對體育課越來越不重視,導致學生體育意識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為增強學生體育意識,該文分析了學生體育意識淡化的原因有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家庭觀念的影、學校因素的影響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并針對這一現(xiàn)象提出對策。希望對增強學生體育意識有一定幫助。
學生 體育意識 淡化 增強
體育意識對增強學生體質(zhì)有著重要意義,但目前學生體育意識淡化問題仍很嚴重。本文通過對學生體育意識淡化問題的研究,分析了學生體育意識淡化的表現(xiàn)形式,得出導致學生體育意識淡化的原因并提出對策,認為這種現(xiàn)象應引起人們足夠關注。通過對學生體育意識淡化原因的分析旨在闡述學生體育意識,注重學生對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積極參加各項體育活動,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行為,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
1.1 家庭觀念的影響
1.1.1 學生家長不重視體育相關活動
因傳統(tǒng)觀念和生活水平的影響,在我國對家庭文化的建設一直以來都不受重視,尤其是在體育鍛煉方面。受到學生升學的影響,學校和家長也越來越不重視體育教學。在只重視智育和德育的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中,體育的地位也日趨下降。學校及家長普遍重視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忽視了學生身體的發(fā)展,導致原本為數(shù)不多的體育課被各個學科霸占。
1.1.2 家長沒有了解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父母進行體育鍛煉的頻率對子女能否堅持體育鍛煉是有影響的。有調(diào)查顯示,每周鍛煉的父母是和孩子參加俱樂部活動或體育協(xié)會進行鍛煉呈相關性的(T<0.01)[1]。如今社會的壓力導致成年人也同樣忽視體育鍛煉,一個家庭首先就沒有一個良好的運動氛圍,那么孩子的意識里也就不存在體育鍛煉這個概念
1.2 學校因素的影響
1.2.1 體育課堂的公平性
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用自己的授課方式去吸引學生,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高校學生生理和心理已經(jīng)較為成熟了,也有很強的自尊心,同時還具備一定的判斷能力,有很豐富的情感體驗,也希望老師能在教學過程中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
1.2.2 片面制定教學目標
受傳統(tǒng)體育觀念的影響,體育教學目前運用的是三基教學,該教學以教材、課堂、老師為主,看重的是結(jié)果以及技能的傳授,不注重培養(yǎng)觀念和過程。作為高校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重點,技能傳授尤為重視競技體育的重要價值[2]。對學生體育意識的滲透是我國高校制定體育教學目標所缺乏的,過于強調(diào)階段性體育技能的傳授,學生不僅很難在這短時間的學習中有所收獲,在觀念上也缺乏終身體育的理念。
1.2.3 教學模式及內(nèi)容過于單一
體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樣包括教學內(nèi)容,科學、有效的教育內(nèi)容對高校體育教學的質(zhì)量水平起著直接決定作用。針對教學內(nèi)容,大多數(shù)高校都是根據(jù)運動結(jié)構(gòu)和競技運動項目來安排的,大多也都傳統(tǒng)的田徑和球類項目,很少有學校開設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瑜伽課、游泳課和網(wǎng)球課等[3]。往往這些體育項目都是學生感興趣的,但由于場地及體育器材的缺失,致使體育教學內(nèi)容過于單一。久而久之,單一的教學模式及內(nèi)容會扼殺學生對體育課的喜好,使他們參與運動的積極性不高。
1.2.4 校園體育文化氛圍不濃
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有利于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在校園里,到處都能體會到積極學習文化課的氛圍,學生每天被熏陶著難免不重視文化課。由于校園體育文化氛圍不夠濃厚,所以學生很難在觀念上注重體育鍛煉。如果學校能夠像重視文化課一樣來制造體育鍛煉的學習氛圍,那才是促使學生逐步重視體育的最佳途徑。
1.2.5 場地器材的影響
目前,學校體育場地匱乏、體育設施不夠完善。由于場地器械不夠完善,原本室內(nèi)的體育活動不得不在室外進行,甚至因為天氣問題取消體育課,導致原本的教學計劃不能夠?qū)嵤?從而簡化了教學內(nèi)容。為發(fā)展學生個性實現(xiàn)快樂體育教學,一些學校于是降低了運動負荷,使運動技能的學習因此而淡化;為了避免體育教學中的運動損傷,刪減了大量的器械運動,“寧坐死也不跑死”,導致體育課通常都是游戲或者是自由活動課[4],給實施新課程改革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1.3 社會因素的影響
1.3.1 應試教育體制的弊端
隨著我國體育中考制度的不斷發(fā)展和改革,體育中考成績開始納入升學考試總分,在一切以應試教育為中心的環(huán)境下,所有考試范圍內(nèi)的學科都是為了應對高考而設置,體育學科也不例外,也就是規(guī)定考什么就學什么。這項舉措將給即將中考的學生帶來無形的壓力。目前體育中考項目存在局限性,學生不能根據(jù)興趣來選擇。導致學生為了成績達標而盲目鍛煉,反而引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誤解。
2.1 改善教學環(huán)境,增強體育設施管理
好的教學環(huán)境對學生自主學習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因此,要想增強我國體育教學質(zhì)量,就必須先加大學校體育設備的構(gòu)建,盡量滿足日常教學需求,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增進必要的體育設施,修建體育場館,使教師無論任何天氣都能完成體育教學,學生能夠保證每節(jié)體育課都能有質(zhì)量的完成。
2.2 家長首先養(yǎng)成定期體育鍛煉的習慣
家長應當制定體育鍛煉計劃,定期參與體育鍛煉,以身作則。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首先要有體育鍛煉的意識,這樣才能督促孩子參與體育鍛煉,體育活動方式的統(tǒng)計顯示,父母與子女一起直接參與體育鍛煉、與子女一同觀看比賽,一起評論體育賽事或活動,這對子女參加體育協(xié)會活動或者是堅持每天鍛煉是有利的(T<0.01)[5]。
2.3 利用班級學習氛圍培養(yǎng)其主動學習的能力
作為社會人,是離不開群體的。在人逐步走向社會的一段時期內(nèi),班級群體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站在群體的角度來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培養(yǎng),原因在于,群體存在一定的壓力,并有遵從的特點,這樣會規(guī)范個人行為為一致性的群體行為。群體學習氛圍會使每個個體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對此,要以班級為單位,積極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3]。使學生被這種氛圍所感染,能夠主動地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中,積極的參與體育鍛煉。
2.4 制定均衡的體育教學目標
不要過分重視體育技能的傳授及體育成績,要讓每堂體育課上的有意義,而不是只為應付考試。體育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中應當均衡發(fā)展,逐步重視體育教學過程,使學生達到重視體育鍛煉的目的。并在硬件設施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開設一些較流行,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課程。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主動權(quán)掌握在學生自己手。
2.5 學校及家長要先重視體育教學
迫于升學的壓力,有很多的中學生不得不擠出體育鍛煉的時間,來學習文化課。所以體育教師需要讓學生在意識上了解體育的重要性,重新燃起學生對體育課的熱情。研究得出,只有在人類年紀最小,接受能力最強的時候,將體育的重要性滲透其中,才能逐步培養(yǎng)其體育意識,是他們從心里認為,體育是能夠為我們身心帶來益處的。而不是強制性的進行體育鍛煉。
2.6 增強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首先應當大力宣揚體育文化,以班級為單位制定體育文化小組,開展趣味體育文化競賽。
其次定期舉辦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比賽。最后定期制定體育文化板報。
綜上所述,學生體育意識淡化與學校、家長有著密不可分關系。學校及家長對體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所以學校及家長應首先重視體育,讓學生在意識上了解體育的重要性,從而促進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和形成。
[1]陳寶玲,盧元鎮(zhèn).家庭對大學生體育意識與行為的影響[J].體育文化導刊,2008(1):100-102.
[2]李建中.不同體育中考對中學生體育意識與體育行為的影響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0.
[3]胡馨,曾強.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天中學刊,2014(6):137-138.
[4]代婷,馮劍,李石.學校體育改革中體育精神淡化問題的探析[J].文化視野,2012(1):117-119.
[5]陳寶玲.家庭對大學生體育意識與行為的影響[J].體育文化導刊,2008(1):100-102.
[6]李雨樽.大眾化后期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破”與“立”[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1):122-125.
[7]李健萍.中等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研究[J].科技視界,2012(18):145-148.
G807.4
:A
:2095-2813(2015)09(a)-015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