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桂香
【案例背景】
語文課堂教學和數(shù)學這類理科課堂教學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語文課偏向以說為主,即使是分析也是以說為主,可是說的太多學生很快就沒有印象,而理科的教學方法偏向于過程性分析,更多強調動手,留下痕跡,其實語文課堂若借鑒理科的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事半功倍,而且也不再是紙上談兵。因為我要上一節(jié)關于語段方面的區(qū)級公開課,會選這個內容是因為現(xiàn)在的中考試題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方面的題目,而學生丟分卻很嚴重,所以就這方面給學生進行專題復習。
【案例描述】
上課前,我搜閱了近幾年全國各個省市的語段考查題,進行分類、研究,縱觀中考語段考查題,基本上是讓我們根據(jù)所給語段,從中篩選、提煉出一點或多點信息,再按題干要求完成總概括或分點概括。
一上課我先出示了本節(jié)課目標,接著把第一類及對應的方法出示給學生看,然后就開始用例題講解。接著我出示第二個例題是擬標題,講完學生當堂練習兩題,練習題對應剛才的兩個例題,可是學生的做題情況很糟糕,我連拖帶拽講完這個環(huán)節(jié),就到第二類的講析??墒俏以缴显?jīng)]勁,學生幾乎沒反應。一堂課我終于是按原先計劃的內容勉強上完,可是下課的那瞬間,竟然聽到一個男生說了一句“這堂課聽得累死了”,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上完后教研組老師集體評課,他們給了我很多建議,針對這些建議我重新備課,既然是教大家簡單實用的方法,所以,我借鑒了理科的教學模式,不再是用常態(tài)的教學方法,而是強調過程性分析。
例:【2013年山東省臨沂市】用一句話概括主要內容。(不超25個字)
時報訊(記者李真)北京時間27日凌晨,為期12天的第66屆戛納電影節(jié)落下帷幕:“三顧戛納”的賈樟柯最終憑借《天注定》拿下最佳劇本獎。
作為最早亮相戛納主競賽單元的影片之一,《天注定》一開始就獲得了廣泛肯定,在各大西方媒體對獲獎名單的預測中,賈樟柯以及《天注定》也被多次提及。因此,當《天注定》最終贏得本屆電影節(jié)最佳劇本獎時,大部分媒體都認為這是“天注定”的。
師:請大家快速朗讀這個語段。(生自由朗讀)
師:這是一則新聞,對于這種特殊文體,請大家注意找導語的位置,因為導語對新聞的主要內容進行了概括,所以它的中心句是 。
生1:第一段。
師:可是中心句太長了,那我們該怎么辦?
出示提示框:找到中心句——勾畫關鍵詞。
師:對于記敘語段,一句話概括內容要注意勾畫什么?
生2: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結果怎樣。
師:對,那我們可以勾畫出哪些詞語?
生3:賈樟柯、憑借《天注定》、拿下最佳劇本獎、第66屆戛納電影節(jié)。(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在PPT中用彩色線條圈畫出,顯示給學生看)
師再出示完整答案:賈樟柯憑《天注定》在戛納電影節(jié)獲最佳劇本獎。
師:做了這道題,我們是不是信心大增,下面我們對以上兩個例題進行小結。(投影出示)
小結:
1.讀懂語段,分析語段的結構關系。
2.找出中心句,勾畫關鍵要點,用一句話概括。
中心句簡明扼要:照抄原句。
中心句較長且修飾成分多:摘錄。
接著是給學生小試牛刀,出示練習題。
【反思】
兩次課上完,我明顯覺得第二次上得好,因為學生有收獲就是最好的檢驗方法。第二次的課上學生反應好,舉手發(fā)言也積極,課堂練習中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掌握方法解題。我想不僅是因為這是自己班,我們彼此熟悉,更多的還是課堂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較之第一次都更好,回想這堂課對這兩個方面我都重視了對其過程的分析。
首先,對教學設計的過程進行分析,這集中體現(xiàn)在備課中,特別是上過一次后,也聽取了很多老師對我的建議,我重新思考我的教學過程,對其進行分析后確定課堂設計思路,既然是教學生分析語段,一開始就明確用什么方法,點明是從結構關系角度分析,然后圍繞總概括和分點概括兩個方面展開,而在指導對語段怎樣總概括時,認真分析后確定的思路是,找的例題要能反映一般到特殊,就像例1到例2,也要考慮到由簡單到復雜,比如,有的語段找到中心句就能解決,沒有中心句的又該怎么辦,如列舉例1、例2再到列舉例4,學生順著教師設計的問題指引,順藤摸瓜,一步步概括出答案。
其次,教學方法的過程性分析成為這節(jié)課的亮點,它是課堂設計智慧的呈現(xiàn),更是對常態(tài)教學方法的改革。其實如今的語文課也正在進行多種嘗試和改革,誰說語文課就只能用嘴說為主,畢竟最終呈現(xiàn)還是讓學生用筆寫出來,既然也是寫,那就該教會學生把自己的邏輯思維過程像寫數(shù)學題一樣,一步步顯示出來,而對語段分析時利用結構關系的過程性分析不只是語基類題目適應,其實它已經(jīng)滲透到我們的閱讀教學中,因為閱讀理解中的很多題目其實就是針對具體語段出題的,如果會利用這種方法,很多題目就化難為易。這讓我想到曾教過的一篇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因為用這種過程性分析方法其實就是把大困難分解成一個個小困難,解決了這些小困難,我們就解決了大困難,最終找到答案。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