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星(河南省信陽市新縣人民醫(yī)院內科,河南 信陽 465550)
?基礎研究?
硝酸甘油藥物實驗在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分析
蔡 星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人民醫(yī)院內科,河南 信陽 465550)
目的 分析腦血管疾病中硝酸甘油(NG)藥物實驗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3年3月~2015年1月到我院體檢的健康人60名為對照組,選取同期來我院就診的患者110例作為實驗組,并分為實驗組1(高血壓Ⅰ期)55例、實驗組2(腦動脈硬化)55例,應用顱多普勒超聲技術(TCD)來檢查三組的腦血管情況,并對檢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 用藥1 min后,實驗組1和實驗組2的腦血流速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實驗組1、實驗組2血流速度達最低值的時間分別為8 min、4 min、6 min。結論 在腦血管疾病中應用硝酸甘油藥物實驗,可了解患者的疾病情況,包括病變程度、腦血液循環(huán)情況等。
腦血管疾??;高血壓;硝酸甘油;腦動脈硬化
正常情況下,人的腦血管存在一定的代償功能,對于一部分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其早期階段可能未發(fā)生腦血管血液循環(huán)障礙,從而造成誤診[1]。TCD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檢查手段,主要用于觀察腦血管的代償能力,但其不能完全反映患者的腦循環(huán)和病變程度。我院在腦血管疾病中應用硝酸甘油實驗,效果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5年1月到我院體檢的健康人60名為對照組,其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齡(50.23±3.51)歲。選取同期來我院就診的患者110例作為實驗組,并分為實驗組1(高血壓Ⅰ期)55例,其中男32例,女23例;平均年齡(51.03±3.3)歲。實驗組2(腦動脈硬化)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齡(51.13±3.52)歲。三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檢查前3天,患者停藥。三組均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藥物。采用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西德EME公司,型號TC-2020),探頭頻率為2 MHz,檢查三組研究對象在含藥前、含藥后不同時間的平均血流速度(Vm)。在檢查過程中,先按照顳、枕、下頜下窗的順序進行檢查,然后利用頭架將探頭固定住,并將其置于受檢者的右側顳窗,對其大腦中動脈(MCA)進行探測,深度控制為60 mm。每間隔1 min存儲1次研究對象的TCD圖像,共存儲9次。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搜集、整理上述三組研究對象的相關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統(tǒng)計結果顯示,用藥1 min后,實驗組1和實驗組
2的腦血流速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實驗組1、實驗組2血流速度達最低值的時間分別為8 min、4 min、6 min。見表1。
表1 三組研究對象含藥前后的Vm值比較(,cm/s)
表1 三組研究對象含藥前后的Vm值比較(,cm/s)
注:同時間內,與對照組相比,*P<0.05
時間 對照組(n=60) 實驗組1(n=55)實驗組2(n=55)含藥前 63.51±8.43 117.82±12.49 83.01±12.79含藥后1min 59.09±7.79* 123.99±14.48 87.04±8.99含藥后2min 57.32±7.19* 111.30±12.29 77.99±12.42含藥后3min 53.58±7.11* 110.53±13.87 71.02±10.78含藥后4min 52.81±7.48* 104.49±12.38 70.81±12.29含藥后5min 51.51±7.48* 105.98±17.01 70.02±8.72含藥后6min 63.10±6.69* 108.01±17.99 67.26±11.29含藥后7min 49.71±6.49* 108.01±18.13 68.03±7.28含藥后8min 51.88±3.4* 109.52±17.23 68.71±8.53含藥后9min 52.81±5.51 111.84±13.03 68.82±11.41
據(jù)統(tǒng)計,全球每年死于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shù)高達1500萬,嚴重威脅人類的身體健康[2]。據(jù)文獻報道,在臨床診斷中,在表現(xiàn)腦血流異常的敏感性方面,TCD遠遠高于MRA和MRI,且TCD具有經(jīng)濟性強、可重復操作、無創(chuàng)等優(yōu)勢[3]。NG是一種血管擴張劑,具有短效、快速等優(yōu)勢,對人體血管平滑肌具有直接松弛作用,尤其是大動脈,但對于小的阻力血管作用相對較弱。
由于NG極易被口腔黏膜吸收,人體口含該藥物后,據(jù)臨床資料顯示,機體腦血管擴張、血流量減低[4]。因此,本文研究NG藥物實驗在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了解患者在藥物作用下的腦循環(huán)情況。由于大腦中動脈(MCA)特有的解剖位置,是大腦半球供血最主要的動脈,可以有效反映人體的腦循環(huán)血液流動學。因此,本文只分析三組研究對象的MCA。在臨床研究中,通常將腦動脈Vm視為腦血流量的相對指標,再加上它較少受到心血管因素(如外周阻力、心率等)的影響,因此可以有效代表搏動性血液的供應強度[5]。在含藥前,對照組的Vm值為(63.51±8.43)cm/s,當檢測值高于此值時,提示機體出現(xiàn)腦血管管徑變窄。實驗組1和實驗組2含藥前的Vm值均高于對照組(P<0.05),且以實驗組1改變?yōu)橹鳎砻髟摻M對腦血流量的影響比較顯著。從三組研究對象含藥后不同時間的Vm值來看,對照組、實驗組1、實驗組2血流速度達最低值的時間分別為8 min、4 min、6 min,提示患者對NG反應的程度不同,說明NG可以通過舒張全身血管,減輕心臟前后負荷。
綜上所述,將硝酸甘油藥物實驗用于腦血管疾病中,可了解患者的疾病情況,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1] 陳白云.針刺對硝酸甘油型偏頭痛大鼠模型血清中ET和NO含量的影響[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3.
[2] 李 松,丁家望,楊 俊,等.地爾硫與硝酸甘油聯(lián)用預防橈動脈痙攣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3,14: 1175-1177.
[3] 劉濟英,侯 軍,安 鵬.硝酸甘油藥物試驗在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18:5-6+11.
[4] 黃鑫濤,龐學民,李之恒,等.重組人腦鈉肽與硝酸甘油治療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失代償性心力衰竭的療效比較[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4,06:704-707.
[5] 胡文志,楊季明.聯(lián)合地爾硫和硝酸甘油防治橈動脈痙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觀察[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4,06:474-476.
R743
B
ISSN.2095-6681.2015.10.1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