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娟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1-0126-01
學前時期是幼兒語言發(fā)展尤其是口語發(fā)展的關鍵期。在此期間,幼兒的聽覺系統(tǒng)、發(fā)音器官和語言神經中樞日趨成熟,發(fā)音逐漸準確,詞語不斷豐富,開始掌握語法規(guī)則,語言運用能力迅速發(fā)展。因此,幼兒語言教育不容小視。如何發(fā)展和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采取怎樣行之有效的策略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是父母和幼教工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一、聽故事和講故事
家長和幼兒教師給幼兒講故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給幼兒講故事要堅持說普通話,禁用方言,要以清晰、準確、規(guī)范的發(fā)音,給孩子樹立學習、模仿的榜樣。二是給幼兒講故事時,要注重視聽結合,借助表情、手勢等來演示一些常見的、淺顯的詞匯的含義,幫助幼兒理解詞意。三是在講完一個故事時,可將故事中生動、有趣、可游戲的情節(jié),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編成游戲,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游戲過程中掌握語言。四是講完故事后,通過讓幼兒復述故事(故事中的部分情節(jié)或故事大意),以培養(yǎng)幼兒的概括能力,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五是故事講到某一關鍵處,中斷講述,啟發(fā)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編出以后的情節(jié)。
二、游戲活動
被譽為“幼兒教育之父”著名的幼兒教育家福祿貝爾曾說過:“玩是兒童的天性,游戲是兒童幸福的伴侶?!庇螒蛑袃和恼Z言是多樣的、神奇的、充滿幻想的,因為游戲本身的自主性與創(chuàng)造性讓兒童的語言得到極大的提高。班上曾有一個輕微自閉的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開口說話,問他什么也不回答。但在游戲中與他交流就變得格外容易,他會主動向我笑,甚至會主動拉住我,向我介紹他在玩什么游戲或是問我他不明白的地方,他與其他孩子的交流溝通也在游戲的過程中變得十分輕松愉快。
幼兒園可以開設全園性的角色游戲,如自選商場、醫(yī)院、美食街、游樂場等,不同年齡班之間的大帶小游戲活動,如時裝表演、故事會等;各班在活動室自設表演游戲活動,如小小廣播站、新聞報道、表演臺等,在不同類型的游戲中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講,為幼兒創(chuàng)設交往、表達的平臺。 例如,大班游戲“小小廣播站”,由當天值日生報告天氣情況及午飯菜單開始,當天請幾位幼兒主持節(jié)目,說一件有趣的事情(幼兒在前一天晚上準備好說的內容),由于事先有準備,因此大部分幼兒都能夠比較輕松地完成主持人的任務,孩子們逐漸對講述產生了興趣,爭先恐后地要當廣播員。
三、看圖講故事
看圖講述是讓幼兒通過對圖片觀察、分析、判斷,自己選擇詞匯,組成句子進行連續(xù)講述或編成小故事,這對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具有特殊意義。家長和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幼兒對圖片觀察的興趣,有了興趣再讓幼兒觀察畫面,其次要教給幼兒不同的觀察方法、觀察順序。在看圖講述活動中,當幼兒有了感性印象時,應注意輔導幼兒豐富詞匯,使幼兒掌握更多的詞匯,并能夠正確理解使用詞匯。在掌握詞匯后發(fā)展幼兒連貫性語言,有了連貫性語言,就可以指導幼兒圍繞主題編故事了。家長和教師根據幼兒不同的水平,進行不同的練習,口語水平較低的幼兒練習,可豐富詞匯,說短語??谡Z表達水平較好的幼兒進行語段的創(chuàng)編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四、看動畫復述故事,評述動畫人物
家長或教師選擇一些篇幅短小、情節(jié)生動并有適當重復、結構簡單、對話較多、題材為幼兒所熟悉、易理解、能喚起幼兒想象和情感的短劇動畫片,如《狼和小羊》《雪孩子》《蘿卜回來了》《小貓釣魚》等。幼兒獨立復述前,家長和教師要用提問啟發(fā)、反復觀片等多種方法幫助幼兒熟悉動畫故事,并用激勵性的語言引起幼兒復述的興趣和愿望。幼兒開始復述后,要注意傾聽,不要輕易打斷幼兒的講述。家長和教師還可以讓幼兒評述動畫中的人物選擇,像《海爾兄弟》《貓和老鼠》《白雪公主》《花木蘭》等故事中蘊含著豐富而積極的教育意義,這些都可以使幼兒間接地認知自己面對的社會,促使其人生觀、價值觀的養(yǎng)成。家長和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動畫人物行為進行評價交流,動畫片中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怎樣才是好人,怎樣就是壞人,為什么好,為什么壞。
孩子對生活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心,并伴有強烈的表達愿望。對于孩子來說,生活即學習,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是提高幼兒語言發(fā)展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言教學的寶貴資源。家長和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資源,培養(yǎng)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為幼兒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