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海珍
【摘 要】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提倡自主、合作學習,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應當最大限度地啟發(fā)學生積極地進行數學實踐活動的過程,讓學生在探索中激起興趣。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要重視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因為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好數學知識并實現全面發(fā)展的基礎。本文就如何提高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習慣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勵學生學會學習
1.創(chuàng)設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認識興趣
新課程倡導啟發(fā)式教學。啟發(fā)式教學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相比具有極大的優(yōu)越性。要想實施啟發(fā)式教學,關鍵在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努力而又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那么如何更好的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呢?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識的內在規(guī)律和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把數學特有的嚴謹、抽象、簡潔、概括等屬性,通過巧妙的形式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誘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這樣才能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例如,在教學加法應用題時,筆者出示了一群小兔在野外采蘑菇的畫面,問一共有幾只兔子。看到這個有趣的畫面,學生就極其自然地進入情景,加上他們細心地觀察、饒有興趣地討論,有了多種結果:一種是左邊的8只兔子加上右邊的7只兔子,一共有15只兔子;另一種是10只白兔加上5只灰兔;學生還發(fā)現:看見眼睛的9只加上看不見眼睛的6只;彎耳朵的加上不彎耳朵的;看見尾巴的加上看不見尾巴的。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參與著表達、思考等數學活動通過更巧妙新穎的形式,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誘發(fā)學生進一步的積極思維活動。
2.改變例題和練習的呈現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教材已經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課本的數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也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但這些畢竟是靜止的東西,要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還有很大的欠缺。低年級兒童往往對活動的事物更感興趣,如能把這些靜止的資源活動化,進一步增加它的趣味性,那一定會牢牢地抓住學生的雙眼。如在教學《10的認識》一課時,我把0~9十個數字設計成擬人化的“數字小朋友”,讓這十個“小朋友”一一在黑板上呈現。看到抽象的數字長上了手腳,成了會哭會笑的小精靈,學生的熱情異常高漲。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將全班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合作學習小組,讓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解決數學問題,完成數學任務,充分調動小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全班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布置一道有一定難度的數學應用題:小李和小劉在周長為400米的環(huán)形跑道上跑步,小李每秒鐘跑5米,小劉每秒鐘跑3米,他們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fā),反向而跑,那么,二人從出發(fā)到第二次相遇需多長時間?每個小組進行討論研究,開動腦筋,最后哪個小組的解題方法最多、最簡單,哪個小組獲得最后的獎勵。通過這種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讓每個小學生積極地參與討論,自由交流自己的想法,探究數學問題的答案,小學生在融洽的團隊合作中,相互幫助,相互進步,主動地進行學習,并且在溝通合作的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交流的好習慣
現在的小學生都是家長手中的寶,他們習慣于滿足,這樣難免將這種陋習帶入學習中,導致在課堂上出現不團結、團隊意識差、動手能力弱等問題,尤其是學生中難免有學習程度不同的情況存在,而通過團隊合作不僅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進行分層教學,還能培養(yǎng)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在新課標的數學教材里有很多課后習題需要學生分成小組去共同完成,根據分工不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有動手、動腦的機會,同時在班級中分組也能夠形成良性的競爭意識,作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如:我在教學《統計》時,先給學生播放一段路口視頻,讓學生統計在一分中之內過往的車輛有幾輛貨車、幾輛面包車、幾輛小汽車,幾輛公共汽車,一遍放完后,很多他同學都說:“老師,太快了,再來一次?!蔽也豢月暎瑵M足了他們的要求,再播放了一次,播完了以后,同學們還是來不及記錄。然后我問學生:為什么看了兩次都為未能記錄下來呢?你們在小組里討論一下,有沒有辦法能又快又準確的記錄下來呢?同學們各抒己見,很快就想到了分工合作,有的組員記錄面包車、有的記錄貨車、有的記錄小汽車、有的記錄公共汽車,1分鐘視頻播完后,各個小組都有了統計結果。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明白了一個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進行了小組合作,從而使合作成為學生的一種需求。
總之,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是,只要教師引導得法,教學方法得體,就能夠提高學習興趣,加快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的速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波蘭.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習慣[J].課程教育研究,2012年18期.
[2]楊柳青.激發(fā)興趣及時評價培養(yǎng)習慣——低段小學數學有效教學三步曲[J].數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1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