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莉
“語境理論”,說得通俗一點,自然就是指給一個詞匯限定出一個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掌握詞匯的拼法、意思甚至是讀音。這就需要初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和自己的知識積累,引導學生進行情景設定,直到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能夠獨立地使用語境理論來學習英語詞匯,能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理會到更多的樂趣。
一、初中英語詞匯學習現(xiàn)狀
1.學生學習方法存在問題
現(xiàn)在初中生學習英語詞匯主要依靠“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這樣就導致昨天背的單詞今天就已經(jīng)忘了,效率不高,而且長時間的重復誦讀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的心理,只是在機械的重復著單詞,對于學習而言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初中生,急需一個不一樣的方法來快速有效地學習英語詞匯。
2.學生學習缺乏想象力
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頭腦死板,缺少了那些“漫無邊際”的想象力,就會使學習成為一種不想觸碰的禁忌。就像英語詞匯的學習,在背單詞時大多數(shù)學生只是一遍一遍地重復著詞義和發(fā)音,而從沒有想過詞義具體意味著什么,應該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用,這就導致有時即使拼寫對的單詞卻由于使用環(huán)境不對而不能得分。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發(fā)揮孩子敢玩敢想的天性,使之運用在學習中。
二、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用語境理論的方法
1.為英語詞匯創(chuàng)設語境
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在學習詞匯時為單詞創(chuàng)設和單詞相符的語境,既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效率。在剛開始學習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給學生舉一些創(chuàng)設情境的例子,例如在講“香蕉”這個單詞時,英文拼寫banana,可以將其讀音漢化,即“扒拿那”,這時可以想象我們在吃香蕉時要剝了皮拿著吃,“剝”的通俗方言就是“扒”,然后還有拿著,當然,“扒拿那”也是banana用漢語拼音拼讀時的方法,容易理解和記憶。
2.堅持使用詞匯語境理論
在學生剛接觸使用語境理論學習記憶英語詞匯時會覺得非常難以駕馭,因為他們很難快速想到與單詞相關的語境,這時老師不能急,要耐心地多給學生舉例,然后有些可以創(chuàng)設簡單情景的單詞就讓學生自己練習,不一定大家都是一樣的情境,只要自己記得住就可以了,然后多加練習,切不可急于求成,要使學生有循序漸進的過程。
在初中英語詞匯學習的過程中應用創(chuàng)設語境理論,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趣味,更快地學習英語詞匯,為英語學習打好堅實的地基,使英語成為學科中的閃光點,再也不畏懼學習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