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
摘 要:美術鑒賞是一種判斷美的能力,是對美術作品的欣賞和鑒別的過程。美術鑒賞課不僅能欣賞一些古今中外的美術作品,同時也能運用感知、經(jīng)驗和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lián)想、分析,獲得鑒賞享受,并能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xiàn)象。
關鍵詞:美術鑒賞;文學;融合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去欣賞美術作品,也需要進行跨學科講授。由于任何美術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因此,在美術鑒賞教學時,盡可能地進行跨學科教學,學生對跨學科教學產(chǎn)生的興趣要遠遠超過單一地講授美術課程。
各個學科都蘊藏著豐富的美術資源,思想品德、社會、歷史等學科中的社會美和偉大人物的心靈美,文學中的語言美,音樂中的音樂美,數(shù)學中的理智美等,各科融合,直接促進了美術教學,間接促進了其他學科的教學。下面結合我的教學體會,談談我對高中美術鑒賞與文學方面的看法。
一、美術鑒賞與詩詞的融合
以第六課《宛自天開──古代園林藝術》來舉例說明。
在教學美術鑒賞第六課《宛自天開——古代園林藝術》時,講到私家園林,從學生所熟悉的蘇州拙政園入手并以配樂詩朗誦切入主題:“東西桂樹為屏,其后則有山如幅,縱橫皆種梅花。梅之外有竹,竹臨僧舍,旦暮梵聲,時從竹中來”,使學生盡快進入園林欣賞的情境中來,增強他們的感性認識,創(chuàng)造一個廣闊的文化情境。
然后指出中國藝術講究觸類旁通,詩文與繪畫往往互為表里。造園看主人,即園林水平高低,反映了園主之文化水平。自古以來,文人畫家頗多名園,因立意構思出于詩文。除了園主本身之外,造園必有清客。所謂清客,其類不一,有文人、畫家、笛師、曲師、山師等等。他們相互討論,相機獻謀,為主人共商造園。不但如此,在建成以后,文酒之會,暢聚名流,賦詩品園,還有所拆改。古代園林藝術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景觀之體現(xiàn)繪畫意趣,同時也蘊涵著詩的情調(diào)——詩情畫意。這景、情、意三者的交融形成了中國園林特有的藝術魅力。
整個拙政園分為三個部分,以幾個景點為勝,如:聽雨軒、小飛虹、涵青亭等。
聽雨軒在嘉實亭之東,與周圍建筑用曲廊相接。軒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邊有芭蕉、翠竹,軒后也種植一叢芭蕉,前后相映。引入五代時南唐詩人李中有詩曰:“聽雨入秋竹,留僧覆舊棋”;宋代詩人楊萬里《秋雨嘆》詩曰:“蕉葉半黃荷葉碧,兩家秋雨一家聲”;現(xiàn)代蘇州園藝家周瘦鵑《芭蕉》詩曰:“芭蕉葉上瀟瀟雨,夢里猶聞碎玉聲?!边@里芭蕉、翠竹、荷葉都有,無論春夏秋冬,只要是雨夜,由于雨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聽雨人的心態(tài)各異,自能聽到各具情趣的雨聲,境界絕妙,別有韻味。
組織討論:蘇州園林是如何體現(xiàn)出它的巨大藝術魅力的呢?結合老師對每個景點詩詞的運用,讓學生從遠香堂和梧竹幽居這兩個景點中尋找合適的詩詞進行匹配。
吳曉(化名)同學上交的作業(yè)寫道:“遠香堂為四面廳,是拙政園中部的主體建筑,建于原若墅堂的舊址上。堂北平臺寬敞,池水曠朗清澈。堂名因荷而得。夏日池中荷葉田田,和風撲面,清香遠送,是賞荷的佳處。因此與遠香堂相關的詩詞: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p>
毫無疑問,這些作業(yè)表達出蘇州園林江南水鄉(xiāng)、古典精致的感覺,學生也了解了中國造園藝術的原則精神和具體經(jīng)驗。事實證明,在講課的過程中旁征博引,特別是人文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有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任何學習都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也有溫故知新的作用。
二、美術鑒賞與意境的融合
提到“意境”不得不提的就是世界上兩大繪畫體系之一——“中國畫”。
中國畫在中國美術鑒賞第六棵獨樹一幟——古代中國畫。
中國畫是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最為主要的美術門類。中國古代沒有“中國畫”這一名稱,它是在20世紀初期,西方繪畫傳入中國以后,與之相對應而使用的名稱。
中國古人一向重視 “意”與“象”的關系,亦即“情”與“景”的關系,“心”與“物”的關系,“神”與“形”的關系,都在強調(diào)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
簡約是人生至境,訴說著一種沉甸甸的樸素,這是文人畫讓我們理解到的深刻人生哲理。本節(jié)課梁楷《潑墨仙人圖》此圖畫一位仙人袒胸露懷,寬衣大肚,步履蹣跚,憨態(tài)可掬。那雙小眼醉意朦朧,仿佛看透世間一切,嘴角邊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那副既頑皮可愛又莫測高深的滑稽相,使仙人超凡脫俗又滿帶幽默詼諧的形象活靈活現(xiàn)。畫面上幾乎沒有對人物做嚴謹工致的細節(jié)刻畫,通體都以潑灑般的淋漓水墨抒寫,那渾重而清秀、粗闊而含蓄的大片潑墨,可謂筆簡神具、自然瀟灑,絕妙地表現(xiàn)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難得糊涂的精神狀態(tài)和性格特征。
中國畫講求抒情達意,更是一種寫意文化,《潑墨仙人圖》是寫意畫由“物象”觸發(fā)“心相”,極富書寫性和表現(xiàn)力,表現(xiàn)自我本真的自覺,那是一種純粹的、沒有經(jīng)過打磨或污染的生命力,蘊含著天人合一的力量。
高中美術鑒賞內(nèi)容可謂縱橫古今,橫貫中西。美術作為一門藝術學科,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其他學科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美術鑒賞教學中,美術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就如繁花與綠葉的關系,處理這種關系對提高學生美術、文化修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學路上我將會仔細鉆研,不斷提升自己,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美術鑒賞課的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