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氏
從新一屆的成都車展上看,SUV 的火爆局面仍有增無減。這不僅僅是由于自主汽車的全班人馬亮相,能夠真正拿的出手的就是SUV,還在于企業(yè)越來越注重SUV的細分市場,這就使SUV的多元化制造成為可能。
像長安、奇瑞的大小SUV呼應的推出以及江淮瑞風專門從小型SUV入手,再加之一些新型的汽車制造企業(yè)以小型車打頭陣,這就給國內汽車制造整體上增添了巨大的技術變量。
應該說,國內市場的SUV熱,已經持續(xù)了很長的一個階段,如果不出意料,也會繼續(xù)持續(xù)下去。在這種情況下,國內企業(yè)的制造SUV已經意識到改變的重要性。究其原因就在于,汽車企業(yè)靠單一一款車型打天下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這就使嘗到了SUV制造甜頭的國內企業(yè),既需要在車型變化、品質變化以及設計變化上做足文章;亦需要在綜合制造方面有所突破,這或許才是自主汽車企業(yè)的明智之舉。
至于車型的變化,很顯然是以大型車向小型車、向跨界車以及向新能源車的一種新變化。這其中既有長安汽車的綜合安全考量,也有江淮汽車的將小型車做細做精的認識、更有比亞迪汽車用新能源武裝小型車的新舉措,這些無不都是自主汽車技術基礎上創(chuàng)新的體現(xiàn)。正是因為自主車企有了這些與時俱進的新變化,不僅得到了競爭中逆勢增長的效果,而且也在消費者越發(fā)理性的情況下,更受到普通消費者的廣泛歡迎,這或許許才是自主汽車打造新模式的關鍵所在。
SUV安全技術提升
可以說,自從長安汽車推出了SUV CS75、CS35以后,在市場上的表現(xiàn),可謂是有口皆碑。盡管所打造的新車,在形象層面,仍然擺脫不了模仿的痕跡,但作為長安汽車也拿出了更重要的安全籌碼壓在新SUV的打造上,這不能不說是自主車企在基礎上創(chuàng)新的舉措。這既保證了消費者對安全的心理依賴、又同時使國內SUV制造進入到“走自己路”的新階段,這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值得注意的是,長安汽車根據(jù)市場的需求不斷變化、不斷地完善相應的技術與安全標準,甚至,推出了高于行業(yè)標準的自身技術檢驗機制,這確實也有效地擴展了新SUV的市場賣點。
在安全方面,可以說長安汽車創(chuàng)造了許多的新紀錄。就以CS75為例,這款車去年的國內C-NCAP碰撞試驗中所取得的成績,已經是創(chuàng)造了自主汽車碰撞的多項紀錄,不僅拿到了自主車型史上的最高分,而且也在與中國合資產品的比拼中笑傲群雄,這確實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這款車型,還是在抽檢的情況下完成各個項目,就更說明了自主汽車要想在進口與合資車型競爭的大舞臺中不落下風,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新特點,否則,由于基礎本身的局限性,只能是跟在別人后面發(fā)展。
小型SUV要做細
在SUV車型越來越成為自主制造標桿的檔口,市場上的增量已經全面得到凸顯,消費者對這類車型的重視,也是以往所不曾見到的。而作為企業(yè),不受一時的市場需求影響,而是要將著眼點方得更長久,顯然又是非常重要的戰(zhàn)略走向。像江淮汽車,早就意識到小型SUV的重要性,他們不僅在推出了高歌猛進的S3以后,又將制造的著眼點放在更小、更精準的S2上,這不能不說,企業(yè)的制造方向更符合新市場的需求。畢竟,在各個企業(yè)都注重SUV車型競爭的時候,變化與多元制造,無疑就是體現(xiàn)優(yōu)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將車型做細、做精,顯然是至關重要的。
可以說,江淮汽車在做細小型車方面,確實有著獨樹一幟的新特色。從他們制造S3的角度上講,不僅使這款車在性能與安全上不落下風、就是在設計與技術本身,也是異??季?,這就使新型的SUV車型更具有吸引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的巨大亮點。別的不說,在S3車型進行國內的碰撞試驗過程中,唯一一款小型SUV的五星標準,確實令人有些不敢相信。但現(xiàn)實就是這款車不僅安全上絲毫不遜色于大型SUV,而且在動力上也有著驚艷的特點,這確實反映了企業(yè)注重SUV制造,已經把握住技術本質的一面。
應用新技術
在小型車越來越見起色的時候,比亞迪及時的推出了雙模小型SUV“元”,在很大程度上,不僅改變了以往的制造模式,更在新技術的融合層面,保持著企業(yè)的領先特點。這樣一來,隨著消費者選擇的不斷增加,外資自然也會對國內汽車制造另眼看待。
更重要的還在于,企業(yè)打造新技術產品,完全是出于與國際競爭的考慮,由于比亞迪新能源SUV的特點極其突出,這就更加使新車具備了與國際制造比拼的砝碼。這樣一來,自然就會使車型的未來更加值得期待了。
至于小型車與新技術融合,往往都是國際汽車任意玩耍的技術手段。隨著比亞迪率先在小型SUV車型上使用新能源混動技術,既打破了國際汽車玩技術的領先一面,同時又使自主汽車多元化制造成為現(xiàn)實,這恐怕才是最有意義的舉動。而從比亞迪在新能源發(fā)展中推出的技術標準而言,新實施的“542”戰(zhàn)略,顯然也是這款新能源汽車打造技術的新標準。誰都知道,新能源汽車自從比亞迪進行了全面轉型以后,它所推出的每一個新車款,都引發(fā)了市場很大的反響。現(xiàn)在國內新能源車能夠取得世界銷量冠軍的成績,足以說明了企業(yè)新技術制造的優(yōu)勢與特點。
客觀的講,小型車制造之所以能夠逐漸被市場所接受,同時引發(fā)企業(yè)拼命的追求,既有著小型車可愛喜人的一面,同樣也由于節(jié)能環(huán)保的需求越來越嚴格,特別是國內所實施的燃耗標準就要全面推廣。在這種情況下,小型SUV的制造、也就成了大勢所趨。因此從企業(yè)制造層面而言,誰先能夠將小型車制造,打造成堪比大型SUV的技術與安全程度,誰就可以在技術的優(yōu)勢上具有主動性,也就會在復雜的競爭中形成新的優(yōu)勢,這恐怕才是目前最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