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丹飛 李越華 閆國良 卜建宏 王馨璐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yī)醫(yī)院,上海200071)
·急癥教學研究·
微格教學法聯(lián)合臨床模擬教學在中醫(yī)急診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樓丹飛△李越華閆國良卜建宏王馨璐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yī)醫(yī)院,上海200071)
目的探討微格教學法聯(lián)合臨床模擬教學在中醫(yī)急診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將60名急診實習醫(yī)生隨機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臨床教學,實驗組采用微格教學法聯(lián)合臨床模擬教學,比較兩組實習后滿意度及操作考試成績。結果實驗組實習醫(yī)生滿意度及出科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急診臨床教學中應用微格教學法聯(lián)合臨床模擬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及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
微格教學模擬教學臨床教學急診
醫(yī)學臨床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延續(xù),是醫(yī)學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yī)學生從學習基礎理論到臨床實踐轉化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是醫(yī)學生們醫(yī)學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臨床醫(yī)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科學,強調臨床經(jīng)驗的積累,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臨床教學也應以此為主要目的,在鞏固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臨床工作的能力。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臨床教學模式值得深入探討,在急診臨床教學中本課題組引入微格教學法聯(lián)合臨床模擬教學的方法,對臨床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探索,現(xiàn)總結如下。
1.1研究對象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見習的本科、研究生、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養(yǎng)醫(yī)師中隨機抽取60例學生及醫(yī)師,分為兩組,每組30例。
1.2研究方法對照組、實驗組均進行1個月的臨床教學。首先編制了一般心律失常、室顫、心跳驟停3項急重癥程序,并對程序中的處理原則進行量化,制定出臨床思維與技能測試評價表。見表1。1)培訓場景:利用模擬醫(yī)院臨床技能仿真訓練系統(tǒng),模擬急診場景,配備多功能監(jiān)護儀、體外除顫儀等。2)培訓過程:在培訓之前,兩組均根據(jù)預先設計的程序,分別對3名危急癥“患者”進行診斷搶救處理,全程錄像,并按評價表測試評分,以此作為培訓前的對照值。之后僅對實驗組進行培訓,培訓過程為:(1)回放測試錄像:首先讓住院醫(yī)師自我分析、互相分析在3個急危重癥處理中的正確之處、錯誤之處及不足之處。(2)采取自我學習或共同討論學習的方式,并查閱有關書籍及文獻,糾正錯誤,補充不足。(3)培訓老師指導、總結與分析,把每個急危重癥處理的關鍵點及原則突出、強化。(4)對照組不進行(1)(3)項的培訓,只進行(2)培訓。(5)數(shù)日后兩組再進行“演練”測試,并記錄評分。(6)培訓結束后收集對本項目的問卷調查。
1.3教學效果評價通過同學滿意度調查及操作考核評分進行評價。滿意度=[(非常滿意人數(shù)+滿意人數(shù))/本組人數(shù)]×100%。
表1 臨床思維與技能測試評價表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學生培訓前考試成績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兩組學生在進入急診科實習前的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總體上無明顯差異。實驗組學生的操作考試成績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微格教學法聯(lián)合臨床模擬教學較傳統(tǒng)教學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急診臨床實習質量,實驗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見表2,表3。
表2 兩組學生考核成績比較(分,±s)
表2 兩組學生考核成績比較(分,±s)
與對照組比較,△P<0.05。下同。
組別n培訓前培訓后實驗組3012.1±1.418.5±1.6△對照組3011.8±1.515.6±2.0
表3 兩組學生滿意度比較(n)
急診作為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臨床絕大多數(shù)操作技能,如心肺復蘇、氣管插管、深靜脈穿刺、胸穿、腹穿等,都可以在急診得到很好的鍛煉。不管該學生或醫(yī)師將來走向內科醫(yī)師還是全科醫(yī)師或其他臨床崗位,這方面的操作技能都是必須的,急診可以為他們提供很好的培訓資源和平臺。
本課題組長期以來一直承擔本科生、研究生、住院醫(yī)師的臨床帶教工作,通過多年的臨床實習帶教,發(fā)現(xiàn)在實習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在帶教老師方面,存在帶教形式單一陳舊,授課能力欠佳,帶教時間與精力不足等問題。在實習學生方面,學生對急診醫(yī)學的認識不足,興趣不高,缺乏工作主動性。急診患者病情的緊急性、復雜性、多樣性,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學生常因對所學內容感到難懂、難記、難掌握,而對學習產(chǎn)生畏懼心理,不同程度打擊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與患者的溝通能力欠佳,安全意識薄弱。在臨床見習過程中,如果學生習慣于嚴格執(zhí)行帶教老師的指導意見,而很少思考為什么要這樣處理,當實習結束后遇到具體患者時,往往診斷和鑒別診斷的思路不清晰,處理方案不系統(tǒng),缺乏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微格教學的英文為Microteaching,可譯為“微型教學”“微觀教學”“小型教學”“錄像反饋教學”等,目前國內用得較多的是“微格教學”。微格教學1963年產(chǎn)生于美國斯坦福大學,是一種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手段來培訓學生或在職教師教學技能的系統(tǒng)方法。其基本手段是利用錄音或錄像等手段,將整個教學過程拍攝下來,然后重新播放錄像,應用微格教學評價法,開展自我評價、同事互評、專家點評對教學技能和教學過程進行全面有效的反饋,訓練者及評價者一起邊看邊分析,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評價,從而使訓練者深刻認識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主動調節(jié)自己的教學行為[1-3]。斯坦福大學提出的微格教學的訓練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事前的學習和研究;2)提供示范;3)確定培訓技能和編寫教案;4)角色扮演;5)反饋和評價;6)修改教案后重新進行角色扮演[4]。微格教學最大的特點是讓受培訓者能夠直觀地反饋到自身細節(jié)的不足,正確認識自我,及時糾正錯誤,通過技能分解、分步示范、錄像、同屏重播等技術手段,進行卓有成效的技能訓練。該教學模式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教學目標,改變傳統(tǒng)的單向教學方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急診模擬教學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運用所學知識,借助一定設備,模仿急診急救的一種實踐性醫(yī)學教學活動,以其無風險性、操作的可控制性、練習的可重復性等優(yōu)勢得到了急診醫(yī)學教育界的認可。模擬急診教學通過急診臨床的模擬,培養(yǎng)學生的急救技能,有助于培養(yǎng)基礎扎實、知識深厚、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醫(yī)學人才。
微格教學法聯(lián)合臨床模擬教學在急診臨床教學中是一個新的嘗試。該模式可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了學習熱情,既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又加強了教師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1]孫立仁.微格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158-162.
[2]張勤,倪琴,張室玲,等.新時期臨床教學面臨的問題與改革對策[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1,19(2):430-432.
[3]范莉娟.試述微格教學中的提問技能在高職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7,21(9):87.
[4]溫虹羽.微格教學法在教學中的作用[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15(5):80-81.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teaching Combined with Simulating-emergency Teaching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Emergency Medicine
LOU Danfei,LI Yuehua,YAN Guoliang,et al.Shanghai Municip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0071,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teaching combined with simulating-emergency teaching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emergency medicine.Methods:60 intern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Microteaching combined with simulating-emergency teaching was carried ou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l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The satisfaction and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oth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microteaching combined with simulating-emergency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emergency medicine can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Microteaching;Simulating-emergency teaching;Clinical teaching;Emergency medicine
R278
A
1004-745X(2015)09-1580-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9.027
2015-05-02)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校級資助項目(“085”工程建設第三期項目)(jx122501)
(電子郵箱:xinye9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