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順福 曹銘華 吳明超 于 凡 曹 瑋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0)
支架植入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16例臨床研究
江順福 曹銘華 吳明超 于 凡 曹 瑋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0)
目的 探討支架植入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從2009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16例為研究對象,對16例患者進行支架植入術進行治療。觀察患者的治療情況。結果 16例患者經過支架植入手術治療后,閉塞部位全部開通,患者的不良癥狀均消失,沒有出現圍手術期死亡的現象。結論 支架植入術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效果良好,無不良情況發(fā)生,見效快,值得推廣使用。
支架植入;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療效
在臨床上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動脈粥樣化疾病在患者肢體上的一種重要的表現。研究發(fā)現動脈硬化閉塞癥是一種退行性病變,該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細胞,纖維基質、脂質以及組織碎片發(fā)生異常沉淀導致的。在臨床上研究發(fā)現動脈硬化性病變一般是全身性疾患,多發(fā)生于人體上的某些大、中型動脈之中,如腹主動脈下段、髂動脈、股動脈和奈動脈等處是最容易發(fā)生該疾病的部位,上肢動脈很少累及。病變動脈增厚、變硬、伴有粥樣斑塊和鈣化,并可繼發(fā)血栓形成,致使動脈管腔狹窄或閉塞,肢體出現缺血癥狀。本次研究主要就是探討支架植入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臨床療效。方法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從2009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16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0例,年齡22~77歲,平均年齡43.3歲,女6例,年齡26~67歲,平均年齡45.4歲。16例患者中均為單側肢體,對16例患者進行支架植入術進行治療。觀察患者的治療情況。所有患者之間的年齡、性別、病程之間均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首先,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對患者進行同側逆行股動脈穿刺手術或對患者進行同側順行的股動脈穿刺手術,此外,可對患者采用適當的對側股動脈逆行穿刺入路手術,必要時,也可對患者采用腋肱動脈穿刺入路手術進行穿刺治療。其次,對所有的患者進行造影檢查,檢查之后根據患者的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放置支架進行治療。上述操作之后,可以適當的交換以支架輸送系統(tǒng),在上述操作后將支架送到位,再對支架推送桿進行固定,上述操作完畢后撤除相應的釋放支架。如果患者的情況是允許放置彈簧支架,則必須對患者病變部位進行充分的預擴張后才可放置支架進入。最后,對患者的患處造影確定效果。
16例患者經過支架植入手術治療后,閉塞部位全部開通,患者的不良癥狀均消失,沒有出現圍手術期死亡的現象。16例患者共在股淺動脈植入20個自膨式支架,其中植入3枚支架的患者有1例,植入2枚支架的患者有2例,其中有9例患者先使用導絲穿通2~12 cm的閉塞段后成功的完成支架植入手術。手術后患者的恢復情況良好,無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颊呖傮w對治療的情況很滿意。見表1。
表1 16例患者治療情況分析
血管腔內支架置入術,目前在臨床上分為二類:一種是球囊擴張支架植入術,另一種是自動膨脹型支架植入術。前者在臨床上使用最多的主要是通過球囊擴張支架進行植入,使用球囊的塑型使支架達到最大支撐直徑,后者的原理則是使用熱記憶金屬支架,在體溫下可以通過熱記憶來激發(fā)支架形狀的復原,來達到擴張的目的。目前使用的兩種方法直接置入支架和球囊擴張后置入支架中,球囊擴張后置入支架成功率要比另一種的高,術后支架后再發(fā)生狹窄的概率低,也是臨床上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
管腔內支架在臨床上包括血管內支架及非血管內支架兩種情況。血管管腔內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擴張成形的基礎上進行的支架手術,在患者的病變部位植入內支架以達到支撐狹窄閉塞段血管,從而減少血管彈性回縮及再塑形,并且達到保持管腔血流通暢的目的。部分內支架還具有預防再狹窄的作用。
目前臨床上常用于制作支架的材料有金屬鉭、醫(yī)用不銹鋼及鎳鈦合金等原料。研究發(fā)現金屬支架在進入臨床治療后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療效,成果顯著,但是經過十多年的應用也逐漸發(fā)現了一些不足和不良反應,易致血栓形成性,再狹窄率升高,造成血管壁損傷以及永久保留體內等問題[8]。針對以上不足,當代研究人員已經研制出覆膜支架及生物材料支架等幾種新型的產品,相信會給患者帶來福音。
采用支架植入術的特點是創(chuàng)傷輕微、且容易耐受、可重復性強、定位較準確、療效高、見效快、安全性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而且還可聯(lián)合應用多種介入技術,方便與其他診治手段聯(lián)合應用[9]。
首先在進行血管內支架置入操作的時候,醫(yī)師必須行血管造影檢查,來明確病變的性質、部位及程度等因素,重要的是根據患者的病變特點選擇適當的支架來進行植入,置入支架時應特別注意支架的準確定位等因素,成功的支架置入應使支架準確置于狹窄段,且覆蓋病變的上下端。而且在手術后一定要注意抗凝治療的同時間性。
目前,支架已被廣泛用于動、靜脈系統(tǒng)及非血管管腔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上。臨床上動脈系統(tǒng)包括周圍及內臟動脈,冠狀動脈及腦動脈等部位;靜脈系統(tǒng)則是包括腔靜脈、門靜脈及周圍靜脈系等系統(tǒng),研究發(fā)現,凡是能進行球囊成形術的部位均可進行置入支架的方法進行治療。支架往往用于治療狹窄閉塞性疾病,但近年來在臨床上也被用于治療胸、腹主動脈瘤及假性動脈瘤等擴張性動脈疾病及動靜脈瘺等疾病上,而且并發(fā)癥少,也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但臨床研究發(fā)現支架畢竟作為一種異源性物質置入體內,在人體內會刺激血管引起反應性增生,這就導致其再狹窄概率會比較高。研究發(fā)現介入治療的成功率跟操作醫(yī)師的手術經驗以及手術水平有很大的關系,如果醫(yī)師手術經驗豐富且手術技術很好的話,一般成功率可接近100%。但若患者癥狀非常的嚴重,并不適宜立即做動脈支架手術。
本次研究使用支架植入術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經過相應的手術治療后,16例患者經過支架植入手術治療后,閉塞部位全部開通,患者的不良癥狀均消失,沒有出現圍手術期死亡的現象。這就說明該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療此種疾病,但是出現的不良反應等因素沒有相應的表現,可能是由于參加此次研究人數過少的原因導致,16例患者共在股淺動脈植入了20個自膨式支架,其中有1例植入3枚支架,共有2例植入2枚支架,且還有9例患者先使用導絲穿通2~12 cm的閉塞段后成功的完成支架植入手術?;颊呖傮w對治療的情況很滿意。由此可以看出,支架植入術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效果良好,無不良情況的發(fā)生,見效快,值得推廣使用。
[1]陳劍秋,吳義生,李學東,等.腔內介入治療在下肢動脈硬化塞癥中的應用[J].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2010,4(6):23-25.
[2]張柏根.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治療趨勢與思考[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2,27(11):865-866.
[3]將米爾,黃英.下肢動脈閉塞癥性疾病診治策略的演變及時代意義[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0,17(7):641-644.
[4]周兆熊,張紅蔚,張皓,等.支架植入聯(lián)合旁路轉流術治療下肢多平面動脈閉塞癥[J].外科理論與實踐,2004,9(2):140-142.
[5]陳忠,楊耀國.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腔內支架術后再狹窄治療方法的選擇[J].中華外科雜志,2010,48(4):248-250.
[6]彭云,代遠斌.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的進展[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9,8(9):1179-1180.
[7]董國祥,李選,李天潤.半開放性動脈內膜剝脫術的嘗試[J].中國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2,4(1):43-44.
[8]Sousa JE,Serruys PW,Costa MA.New frontiers in cardiology: drugeluting stents: Part II[J].Circulation,2003,107(18):2383-2389.
[9]Sousa JE,Serruys PW,Costa MA.New frontiers in cardiology: drugeluting stents: Part I[J].Circulation,2003,107(17):2274-2279.
R543
B
1671-8194(2015)25-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