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娟
【摘要】 ?閱讀是擴展精神廣度與深度、增加個人知識儲備量的鑰匙,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情況下,應保證閱讀教學能夠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以此確保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具有高效性與優(yōu)質性的特點。本文分析了閱讀教學的基本策略,包括運用體驗教學法,培養(yǎng)自主閱讀能力;采用探究教學法,全面提升閱讀水平;應用對話教學法,提高閱讀感悟能力,旨在保證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閱讀教學 高中語文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633.33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5)07-065-01
閱讀是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增加知識儲備、優(yōu)化知識架構的有效方法,同時能夠讓學生通過閱讀提升精神境界,從而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閱讀教學是否有效是影響閱讀能力實現(xiàn)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意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式,保證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本文分析了保證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有效的常用方法,以供參考。
一、運用體驗教學法,培養(yǎng)自主閱讀能力
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及鑒賞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在進行教學時可以應用體驗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在體驗中提升閱讀鑒賞能力,并由此進一步思考、認識個人與國家、個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進而在體驗、閱讀及鑒賞時養(yǎng)成自主閱讀習慣及培養(yǎng)良好的自主閱讀能力。在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應用體驗教學方法時,應注意營造適合的情境引入教學內容,并對文章中的語言進行深入解析。營造教學情境有助于讓學生對文章中的內容產生感性理解,并在感性理解中逐漸過渡到理性認知,在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深入體驗篇章中的文字,進而增強情感上的體驗與共鳴。在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師所營造的課堂情境后應及時對文章語言進行深入剖析,讓學生能夠了解語言中傳遞的信息,并在閱讀中深入體驗文章寄托的感情,從而更好地通過把握具體文字體驗抽象情感。例如,在對《荷塘月色》進行閱讀教學時,可先為學生展示荷塘、荷花的影像資料,隨后深入分析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如“曲曲折折”、“田田的”、“層層的”等,進而讓學生在教學中體驗美、領會美之意境。此外,可以通過開展課堂體驗活動使學生能夠在閱讀時深層次理解文本內容。體驗教學的重點在于保證學生能夠獲得直接體驗、經驗,而開展課堂體驗活動,讓學生在實際的調查與操作中感悟則是獲得體驗與經驗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對《鴻門宴》進行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體驗鴻門宴中跌宕起伏、懸念叢生的故事情節(jié),從而有效改善閱讀教學效果。
二、采用探究教學法,全面提升閱讀水平
在閱讀教學中應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可以在培養(yǎng)高中學生閱讀興趣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提升綜合閱讀能力,讓學生能夠在語文閱讀教學當中獲得成就感。為了保證探究教學過程的有效性,則在課前應指導學生預習文本內容,以便能夠從整體上感知閱讀教學中需要探究的重點。在導入閱讀教學內容后,可指導學生細讀文本,并在細讀文本內容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問題與探究問題。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并通過探究解答問題,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則需要把握好探究教學目標,控制好探究深度及保證探究教學具有全面性的特點,從而確保在語文教學中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例如,在對《游褒禪山記》進行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探究以下問題“文章中的敘述部分如何與議論部分實現(xiàn)緊密相連?”“文章的作者想通過游記闡述什么觀點?”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則啟發(fā)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文章內容,并通過反復吟詠及誦讀等方式閱讀文章,以便可以全面認識文章所描述的主要內容,從而確保能夠在整體上準確把握文章基調,深刻感受原文作者的心境,由此得出探究的答案。在進行探究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告知學生對文本中的點睛之筆進行反復揣摩,了解精彩之處,進而自主設疑與探究,為閱讀水平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礎。
三、應用對話教學法,提高閱讀感悟能力
對話教學法具有高效化的特點,不但能夠保證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可以在對話中提高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在應用對話教學法的過程中應注意把握好訓練點,把握好訓練點指的是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訓練學生對于意境深遠、語言優(yōu)美的篇章的感悟能力。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得到語言文字表達方式方面的訓練,以保證高中語文課堂能夠在對話教學中充分煥發(fā)活力,以有效激活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在進行對話教學時要注意營造利于師生交流、學生與學生交流的和諧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實現(xiàn)高效對話,在閱讀文本內容后創(chuàng)造性表達獨到觀點,并在課堂中與同學及教師交流個性化觀點、看法,從而在高效的對話交流當中全面提高閱讀感悟能力。例如,在對《雷雨》進行教學時,可以利用對話教學法讓學生表達對于文中人物“繁漪”的看法,如敢愛敢恨及敢于反抗或自私、封建等。在進行對話討論后,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總結,將分析的人物歸結為壓抑、復仇的矛盾體,想擺脫“殘酷的井”,最終卻在陰沉氣氛中變愛成恨,性格中固有的倔強也隨之變成了瘋狂。
四、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質疑解難能力及交流感悟能力。保證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能夠幫助學生在表達、書寫、想象與觀察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使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與新課程的要求相符,并由此有效改進高中語文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