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素
【摘要】肱骨外科頸骨折是指肱骨解剖頸以下2-3cm的地方,相當于大、小結節(jié)下緣與肱骨干的交界處發(fā)生的骨折。發(fā)生骨折后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對患者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如果不及時治療或者采取正確的治療方法都會帶來很多的負面問題。本文主要探究了肱骨外科頸骨折臨床護理問題,首先筆者分析了患者治療的一些方法,針對這些治療方法并結合相關的臨床護理知識,提出了針對性的護理對策,希望能對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的康復有所幫助。
【關鍵詞】肱骨外科頸骨折;臨床;治療;護理;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R68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472-01
一臨床治療的方法分析
對于肱骨外科頸骨折的臨床治療措施來說,可謂多種多樣,在給患者治療的時候一定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病情和治療的環(huán)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治療手段,爭取以最小的代價換來最大的治療效果。
(一)整復治療方法分析
對于肱骨頸骨折我們可以嘗試治療的方法復位治療法,這種方法就是讓肱骨外科頸骨折的患者屈肘90°的坐位,前臂所向中立位。當然不同的骨折類型,采取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這里我們就按照不同類別的肱骨外科頸骨折的不同類型就行逐一的分析。針對肱骨頸骨折的外展型骨折來說,一名醫(yī)務治療人員必須要做的就是先外展牽引,然后雙手握住患者的骨折部位,兩拇指捏住患者骨折近端的外圍,其他各指抱骨折遠端的內側向外捺正。而另外一名工作人員就要在牽拉下內收其上臂直到取得良好對位,在此過程中,只有嚴格按照正確的操作順序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而相對于內收型的骨折類型來說,工作人員必須首先要做的就是內收牽引,然后兩拇指壓住患者的骨折部向內推,其他四指使遠端外展,助手在牽引下將上臂外展即可復位。最后,我們要分析的就是骨折合并肩關節(jié)脫位的復位治療,針對此種類型的骨折,我們要持續(xù)牽引,使肩關節(jié)極度外展、上舉一定的時間,利用關節(jié)囊的約束力使肱骨頭復位,然后再整復骨折。
(二)固定治療方法分析
對于肱骨外科頸骨折的患者來說,更多的采取的還是固定治療的方法。輕微的裂縫骨折或嵌插骨折,采取懸吊骨折肢體一般短時間內就會達到較好的治愈效果,大大的減輕了患者的病痛之苦。超肩關節(jié)的夾板固定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法需要較長的夾板三塊,能夠達到下至肘部,上至肩部的效果,針對長夾板,為了治療的方便和固定的簡易,可以在其上面鉆些小孔。同時還需要短夾板一塊,由腋窩下至肱骨內上髁,夾板的一端用軟性的覆蓋物包裹,醫(yī)護人員可以將一定數(shù)量的棉墊放于骨折部的周圍,短夾板放在內側,若內收型骨折,大頭墊應放在肱骨內上髁的上部,若是外展型骨折,大頭墊應頂住腋窩部,并在成角突起處放一平墊,三塊長夾板分別放在上臂前、后、外側,用三條橫帶將夾板捆緊,然后用長布帶繞過對側腋下固定。
二臨床護理方法探究
(一)保守治療的護理方法分析
骨折后對病情的不了解,想要擺脫外固定帶來的限制,想要早日康復,故要向患者耐心說明治療的目的及必要性、重要性,讓其知道固定的具體時限,患者才能靜心配合各種治療。骨折后應選擇富含鈣、磷、鉀、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魚、瘦肉、貝類、豆制品等。老年人應更加注意高鈣、豐富維生素的攝入,以促進骨折愈合。另外不能持續(xù)用某種方法懸吊或固定治療,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都應下床適當活動,活動量以自身感覺能承受為準。患處在傷后2-3日屬腫脹高峰期,可先行冷敷,減少滲出。3日以后可行熱敷,促進局部血腫吸收,改善靜脈回流,并適度做患肢遠端握掌、伸指練習,達消腫目的。局部疼痛多因體位及固定物松脫,骨折位再次移動所致,故只要通過調節(jié)患肢擺放在體位與外固定物的位置來緩解疼痛,再移位的骨折需重新復位固定,治療3-6周后復查x線見骨折位置良好,局部腫痛緩解,即開始漸進行肩部聳肩,前屈后伸,與環(huán)轉肩內外收,肩上舉等功能鍛煉,防止因粘連引起冷凝癥(肩)。
(二)手術治療的護理方法分析
術后注意生命體征變化,觀察患肢血液循環(huán)、感覺活動、傷口滲出情況,如有異常,及時查找原因進行處理。術后患肢懸吊制動休息,起身不便,應幫助其托扶健側肩背部減輕其疼痛與骨折移位。肱骨上端骨折多涉及肩關節(jié),為盡可能的防止發(fā)生粘連,特別強調早期功能鍛煉,術后1周即可輕度的肩關節(jié)伸屈活動,2周可輕度旋肩活動,3周可行肩關節(jié)前屈后伸、外展、內收活動,4-6周即去除輔助的外固定,加強肩關節(jié)的功能康復鍛煉。術后定期X線復查,了解骨折生長及內固定位置情況以便調整治療及護理內容。切開復位可以允許對獨立的骨塊進行直接的操作,可以進行堅強的固定。為了使骨折更穩(wěn)定,避免植骨,通過將肱骨干向干骺端加壓在一定程度上的縮短肱骨是可以被接受的。鋼板固定在獲得堅強的外科頸骨折固定時允許早期進行術的關節(jié)活動.鎖定鋼板技術的產(chǎn)生在固定骨質疏松骨折時引起了重大的革命。鋼板應被放置在肱骨近端的前外側,剛好在二頭肌間溝的后方,低于大結節(jié)頂點約0.5到1cm,可以限制肩峰下鋼板的撞擊。松解三頭肌前三分之一的附著點,可以將鋼板遠段適當?shù)姆胖迷陔殴歉缮稀B葆攽獜碾殴穷^向干通過鋼板置入,如果必須固定,可將大結節(jié)固定在頭和干上。小結節(jié)通常不能通過鋼板用螺釘固定,因此通常需要縫合固定。在肱骨頭中下部分置入鎖定螺釘可以增加骨折的穩(wěn)定性。切開復位內固定的目的是獲得骨折塊的解剖復位同時進行堅強固定進行早期的活動。
(三)心理護理方法分析
對于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治療之后,一般都會留下一些生理功能性的障礙,甚至會造成患者個體殘疾的出現(xiàn),這會導致他們萎靡不振,出現(xiàn)各種術后抑郁癥和多種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這對后期的康復治療是非常不利的。對于這些患者的護理來說,還需要強調心理護理,做好相關的安撫工作,醫(yī)護人員要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殘疾等并發(fā)癥的信息,讓他們學會放松,敢于面對現(xiàn)實,培養(yǎng)患者積極向上的性格。醫(yī)護人員還要和患者家屬親密合作,形成合力,在心理上給患者足夠的支持和理解,爭取最大的努力提高患者的積極性和樂觀主義精神。
參考文獻
[1]王淑春、張九雨.肱骨外科頸骨折病人的術后護理[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2(07期)
[2]鐘志勇.肱骨外科頸骨折手術方法臨床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