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姝娟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門螺旋桿菌抗體譜檢測結(jié)果。方法:選取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1日期間確診為胃、十二指腸疾病的患者120人,以及在我院體檢中心接受健康體檢的無癥狀人員30名為研究對象,150名參與者均參與入抗原表型表達狀況檢測分析。結(jié)果:120例確診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患者中,通過免疫印跡檢測法得出116例患者Hp抗體為陽性,陽性病例符合率為96.7%;30例臨床無癥狀者Hp抗體檢測陰性人數(shù)為30人,陰性符合率為100%。120例確診患者中,HpⅠ型感染者86例,高于HpⅡ型感染者,兩者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通過分析Hp抗體譜檢測結(jié)果可以掌握具有較強致病性的Hp分型,為臨床研究和疾病治愈提供幫助。
【關(guān)鍵詞】上消化道疾病;幽門螺旋桿菌;抗體譜,檢測結(jié)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594-01
幽門螺桿菌簡稱:Hp,實則為人體胃黏膜部位表層中寄生的一種細菌。Hp感染是一種世界性的病癥,遍布世界中的各個地方[1]。在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在35-55%之間,現(xiàn)在的研究認為,包括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在內(nèi)的消化道疾病主要與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有關(guān)。而胃潰瘍極易導致胃癌的發(fā)生,因此有理由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導致較為嚴重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通過醫(yī)學手段對人群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檢測和排查,可以確診和指導疾病的治療。本文對150名確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進行抗體檢測,現(xiàn)報道如下,希望可以為由幽門螺旋桿菌引發(fā)的疾病的早期診斷和疾病防治提供依據(jù)和借鑒。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1日期間在我院消化內(nèi)科因上消化道癥狀來院就診、且通過胃鏡等檢查手段確診為胃、十二指腸疾病的患者120人,其中男性70人,女性50人,以上120名患者均被確診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以及在我院體檢中心接受健康體檢的無癥狀人員30名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8人,女性12人。150名參與者均參與入抗原表型表達狀況檢測分析;120名確診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參與臨床結(jié)果的相關(guān)性分析,120名患者中胃潰瘍者15例,十二指腸潰瘍者20例,胃十二指腸復合性潰瘍者10例,慢性胃炎者65例,胃癌者10例。120名患者在接受檢查前30天均未服用抗生素、胃粘膜保護劑、質(zhì)子泵抑制劑。
1.2血清幽門螺旋桿菌抗體檢測方法
1.2.1標本采集和保存
所有受試人員均于前一晚8時后禁食水,于次日清晨空腹狀態(tài),使用5ml一次性無菌注射器抽取靜脈血3ml,抽取的標本保存于不含抗凝劑采血管內(nèi)。
1.2.2采用試劑
幽門螺旋桿菌抗體檢測試劑盒:生產(chǎn)廠家為德國歐蒙實驗診斷試劑公司;5ml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器生產(chǎn)廠家為BD公司。
1.2.3檢測原理
檢測原理血清中含有的幽門螺旋桿菌抗體與印跡膜上相應抗原后可通過添加顯色劑使之顯色,將測試結(jié)果與標準顯色帶對比即可讀出感染類型。
1.2.4操作步驟
將保存于采血管內(nèi)的血液樣本于室溫狀態(tài)下采用離心機將血液標本離心,離心機設置為3000轉(zhuǎn)/分,離心時間為5分鐘。之后取上清液100μl加入到測試版試劑盒樣品孔中,20min內(nèi)觀察結(jié)果[2]。之后,將提取的幽門螺旋桿菌全菌體抗原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按分子量大小依次分開,再將其轉(zhuǎn)移至硝酸纖維膜上,與受試者血清反應,如果被檢血清中含有幽門螺旋桿菌抗體,會與印跡膜上相應幽門螺旋桿菌抗原結(jié)合[3],之后再次加入酶聯(lián)第二抗體和顯色劑,則幽門螺旋桿菌抗原的位置出現(xiàn)了顯色條帶,將之與幽門螺旋桿菌抗體的標準顯色區(qū)帶進行對比,分析抗體譜,得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類型。
1.3結(jié)果判斷
HpⅠ型:通過免疫印跡技術(shù),顯示為CagA和VacA抗體陽性,或VacA抗體陽性;HpⅡ型:尿素酶抗體陽性,但CagA和VacA抗體顯示為陰性;如各項抗體均顯示為陰性,則證明未感染Hp。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涉及的計量資料以 表示,涉及的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四格表資料的(χ2)檢驗。檢驗水平設置為0.05,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結(jié)果
120例確診為Hp感染的患者中,通過免疫印跡檢測法得出116例患者Hp抗體為陽性,陽性病例符合率為96.7%;30例臨床無癥狀者Hp抗體檢測陰性人數(shù)為30人,陰性符合率為100%,詳見表1。120例確診患者中,HpⅠ型感染者86例,高于HpⅡ型感染者;胃癌患者中HpⅠ型感染人數(shù)高于Ⅱ型,兩者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1 免疫印跡法檢測Hp感染準確率統(tǒng)計表
3.討論
目前已證實[4-5],Hp 感染主要與慢性胃炎、胃潰 瘍、胃癌及胃黏膜相關(guān)淋巴組織淋巴瘤等疾病相關(guān)[6-7]。 幽門螺桿菌(Hp)是多種胃十二指腸疾病的常見病因之一,但并非感染Hp的人都患有相關(guān)性胃十二指腸疾病,且只有極少部分人發(fā)生胃癌。因此,尋找具備致病性的Hp類型,并為臨床選擇性根除Hp治療提供理論依據(jù)是近年來的研究焦點之一。目前臨床采用的檢測Hp感染的手段包括血清膠體金檢測法、呼氣試驗、免疫印跡法等。前兩種主要用于確定是否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而不能對具體感染的分型作出判斷。免疫印跡法除可以確診Hp感染外,最主要可通過與標準的抗體顯色對比,來確定感染的Hp的類型,結(jié)合臨床診斷的上消化道疾病,分析各分型在上消化道潰瘍、慢性胃炎、腫瘤中所占的比例,從而得出哪種Hp亞型更易致病、危害程度更高。本文通過上述方式得出結(jié)論,即HpⅠ型在上消化道疾病中更具臨床意義。通過確定致病菌亞型,深入研究其致病機制及作用特點,開發(fā)出有針對性的防治藥物和治療措施,降低感染率和潰瘍向癌癥的轉(zhuǎn)化率,最終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由此可見,通過免疫印跡法對Hp感染者進行抗體譜分析具有重大的臨床意義。綜上所述,通過分析Hp抗體譜檢測結(jié)果可以掌握具有較強致病性的Hp分型,為臨床研究和疾病治愈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 金勇,幽門螺桿菌檢測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情況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4,03(a):147-148.
[2] 李世霞,292例體檢者幽門螺桿菌檢測結(jié)果分析[J].2011,38(11):654-663.
[3] 何有云,路國強,黃兆惠,秦穎,姚瑤,羅慢,免疫印跡法檢測幽門螺桿菌及其分型的臨床應用[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2,9:76-77.
[4] 張萬岱,胡伏蓮,蕭樹東,等,中國自然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 流行病學調(diào)查[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0,15(5):265-270.
[5] 孫曉潔,鐘迎春,金燕,華要武,黃益麗,付靜波,醫(yī)院工作人員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學調(diào)查[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3,38(11): 1483-1484.
[6] 王文軍,張璟,宋愛芹,等,2010年濟寧市某礦區(qū)煤礦開采區(qū)居民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血清學調(diào)查[J]. 預防醫(yī)學論壇,2011,17(12):1073-1075.
[7] 楊來智,張銀輝,張小艷,陸學東,幽門螺桿菌抗體譜檢測及對其致消化道疾病診治的意義[J].2006,6(5):7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