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培文
摘 要:適應新課程改革要求,農村寄宿制中學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淡化教師、學科權威及評價結果, 重視情感因素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教師的良好情感、對英語學習本身的情感,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享受成功的快樂。
關鍵詞:英語教學;淡化權威;培養(yǎng)情感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首次把情感態(tài)度列為英語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的人文主義觀念。
情感是人類特有的靈性,一個成功的英語老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特有的情感和對英語持久的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使他們對英語學習樂學不疲。那么,農村寄宿制學校的老師如何才能創(chuàng)造這樣良好的教學氣氛呢?
一、淡化教師權威,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教師的良好情感
寄宿生遠離父母,由于父愛母愛的缺失,他們比較喜歡笑口常開、和藹可親、幽默善導、寬容賞識的老師。他們打心底里拒絕神情嚴肅、心胸狹隘、苛刻責備、喜歡諷刺挖苦的老師,而寄宿生的學習大部分是在課堂度過的,課堂是他們學習的主渠道,因此筆者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對象觀,放下架子,放松面孔,創(chuàng)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以民主、平等的態(tài)度面向全體學生,用真情實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教學中完成一項任務后,筆者都讓學生自評一下在學習這項任務中好的和不足之處,學生在評價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閃光點,心里有了滿足感,同時也會及時改正不足之處,一段時間以后,每個學生的自信心及學習熱情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對英語課充滿了信心。同時筆者認為在課堂上,要特別注重呵護每一個學生,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英語教學中經(jīng)常會用到大量的例句,筆者在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結合這些例句進行信心教育。例如,在學到though這個單詞時,筆者就這樣說:Though he failed the exam,he didnt lose heart. (盡管他考試不及格,他并沒有喪失信心。)We all believe he will be successful.(我們相信他會成功的。)筆者也經(jīng)常在課堂教學中走下講臺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充當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助學者和監(jiān)督者。
二、淡化學科權威,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情感
新課標提出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形成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它更注重語言學習過程中發(fā)生的情感變化而不是英語學科的知識性。因此在英語學習中,可以把與學生生活貼近及感興趣的話題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起來,使教材生活化。例如,在學Why do you like pandas?之前,先問 Do you like animals? What animals do you know?Why do you like animals?這個話題農村學生非常熟悉,每個學生都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思索,在老師的示范下,學生積極響應,大膽地和老師、同學交流,在這種獨特的師生交流、上課形式中,學生自由地學習、消化了所學知識,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學習的激情。但對活動中表現(xiàn)欠佳的學生,筆者不是斥責或冷嘲熱諷,而是輕輕地拍拍他的肩膀說:“Take it easy.”(別緊張)、“Try it again.”(再試一次)、“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Never give up!”(別灰心)等這類鼓勵性的話來消除學生在和老師交流中產生的畏懼緊張心理,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體驗到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等積極的、豐富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使他們在英語課中能夠樂學、愛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再到“我愛學”。
三、淡化評價結果,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享受成功的快樂
有句話叫做“用力做不一定做好,用心總一定能夠做好”,如果過分注重考試成績,學生成績一旦不理想,便會感到焦慮、自卑和自責,學習的自信心也會因此受到嚴重打擊,學生甚至會“談考色變”,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身心摧殘。而新課標提出,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情感體驗的目標。學習情感、興趣和學習效果是緊密聯(lián)系的,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中接受知識較快,記憶也比較持久,成功的快樂往往是學生學好功課的動力。為了使學生不斷體驗到成功的歡樂,老師要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例如,回答的問題、提出的疑問、完成的作業(yè)等勞動成果,學生總希望及時得到老師的評價,有一種強烈的期待感。筆者對學生的勞動成果不管滿意不滿意,都十分重視、認真對待,給以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評價,讓學生得到知識上的滿足和學習上的鼓勵。筆者還特別注意經(jīng)常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取得的點滴進步。這會給學生以成功感和充實感。學生每天都能體驗成功的快樂,就會把學習當做一種享受,樂此不疲。
總之,在寄宿制學校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放下權威,充分重視情感因素的作用,充分發(fā)揚民主平等的教風,不斷激發(fā)和加強學生求知的興趣和情感,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情感態(tài)度的變化,使學生感受到語言學習所帶來的成就感,讓每一堂英語課都成為情感與智慧的完美結合。
參考文獻:
呂鵬飛.高中英語分層教學之理論與實踐[J].考試周刊.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