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明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必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用具體條款要求:“背誦優(yōu)秀詩文不少于150篇(含課文)?!薄罢n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薄胺e極創(chuàng)造條件,指導學生多讀書,并采取多種形式交流讀書心得?!边@一系列要求說明:課外閱讀是高段小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大大拓寬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還可以豐富其人文素養(yǎng),塑造良好的品質和健康的人格。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由于一系列因素導致大多數高段小學生對課外閱讀不感興趣。
一、家庭因素
1.家長沒為孩子創(chuàng)造適宜的閱讀環(huán)境。在大多數家庭里,沒有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適宜的閱讀書房,即便家里有書房,也是給大人、父母們專用的。孩子平時讀書學習都在客廳等公開空間里進行,這樣一來,孩子就不能安靜地閱讀課外書籍。
2.家長沒有做到榜樣示范,親子共讀?,F在的家長有空就是上網、打牌等,覺得閱讀是孩子的事情,跟自己無關,往往只要求孩子,不要求自己,久而久之,孩子在家長的潛移默化影響下,不愛學習,更別說課外閱讀了。
3.家長對孩子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連書本上的知識都沒掌握全,更別說課外書,即使書本上的知識掌握了,課外閱讀也沒必要,殊不知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課外閱讀所索取的知識占得比重將越來越大。
二、學校因素
1.學校沒有創(chuàng)設校園文化環(huán)境。學校是育人的地方,也是孩子呆得比較多的地方,學校的一草一木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很多學校沒有注重文化環(huán)境對學生的熏陶,沒有靠文化環(huán)境進行育人。
2.沒提供適宜的課外閱讀書籍。很多學校的閱覽室、圖書角等,放的書都是擺設,沒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真正為學生考慮,選擇適合學生這個年齡段所需求的課外閱讀書籍。
3.沒開展各類讀書活動。像主題閱讀、誦讀經典、講故事、詩歌朗誦等讀書活動欠缺,導致校園讀書氛圍不濃厚,學生對課外閱讀更沒興趣。
4.教師的指導不力,課業(yè)負擔過重,讓孩子沒時間閱讀。絕大多數教師并未真正從應試教育的陰影中走出來,學生的時間一天到晚塞得滿滿的,作業(yè)負擔重,沒有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和空間,導致學生課外閱讀受到限制。
三、社會因素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家家戶戶都有電視,游戲室、網吧也越來越多,很多學生寧愿看電視劇,進網吧打游戲等,也不愿意多看課外書籍,即使看,也會對一些小攤小點賣的通俗讀物感興趣,而對有文學價值的課外書卻興趣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