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文
語篇材料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詞匯教學、語法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等的基礎上,對英語材料進行解讀的教學過程。
一、何為語篇材料
先來說說什么是語篇。語篇不是獨立的句子和語段,而是由一系列連續(xù)的語段或句子構成的語言整體。語篇的格式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可以呈現(xiàn)為書面語的形式,即一篇文章;也可以呈現(xiàn)為口語的形式,即一組對話。英語語篇,顧名思義,就是英語文章或英語對話。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獲取信息并進行思想交流。通過詞匯和句子,學生只能了解只言片語,獲得的信息非常有限。要想獲取完整的信息,只有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即解析語篇。
二、何為語篇材料教學
語篇材料教學是指,對一篇文章或一組對話進行整體教學,它不著眼于單獨的語音、詞匯和語法,而是以其為基礎,巧妙而真實地把它們融為一體。語篇材料教學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對文章的層次、段落和句子之間關系進行分析和學習,培養(yǎng)學生整體理解課文的能力和習慣。語篇材料內容不僅包括語言知識,還包括文章的文化背景、語言運用和認知等方面的知識。通過語篇材料為學生提供的真實語言交際環(huán)境,學生能夠充分了解英語國家的語言和文化,并在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下,積極參與語篇交際,獲取信息,交流思想,發(fā)展和提高語言交際能力。
三、如何進行語篇材料教學
高中英語教師要走出一個誤區(qū):語篇材料教學就是精講語篇材料,逐詞、逐句、逐段進行講解。高中英語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應認識語篇材料教學的特點和目的,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語篇材料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
在高考中,時間緊題量大,學生沒有時間去對語篇材料進行逐詞、逐句、逐段地分析,他們必須在短時間內閱讀完全文并準確完成題后問題。這要求學生具備快速閱讀準備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語篇材料教學中,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要一開始就精講材料,要給學生留出閱讀的時間,尤其是要學生快速閱讀。
我認為,進行英語語篇教學,可以遵循幾個基本步驟:首先,引導學生快速閱讀語篇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捕捉重要信息,對材料有一個總體認知;然后,指導學生對整篇材料劃分層次并找出其中心思想等重要內容,對材料有初步的理解;之后,組織學生精讀語篇材料,,對其進行深層次理解,了解材料作者的寫作意圖和立場觀點;最后,學生根據(jù)材料的內容、作者的意圖和立場,說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進行評價性理解。
四、在語篇材料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法
(一)運用情境教學法的目的和意義
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生動、形象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語篇材料的教學方法。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強大的動力對語篇材料進行研讀。通過情境教學能夠暗示和啟迪學生知識可以有多方面的運用,從而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適應各種環(huán)境的能力。同時,情境教學還能夠通過一定的情境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
(二)如何在語篇材料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
1.創(chuàng)設情境,做好課前準備
每次課開始前,給學生留出5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presentation。由于時間短,不可能照顧到所有的學生,可以全班學生輪流進行,每天一到兩名學生展示。其內容可以是本節(jié)課語篇材料的背景知識,也可以是與之相關的話題。進行presentation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夠引起學生對語篇材料的閱讀興趣,以及對相關話題的關注。這是進行下一步教學的基礎。
2.精彩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
精彩的導入能夠迅速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使學生產生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把語篇材料相關的背景知識,用簡短的文字配以生動的圖片展示出來;把作者的簡介配以其生活、工作的趣事講述給學生。背景知識是一篇文章的體系支撐,只有把文章置于被背景中,才能解讀出其真實的內涵和作者的深刻情感,而作者的其人其事能夠反映出作者的性格特點,以及對人生、事件的立場和態(tài)度,這是對語篇深入理解的基礎。因此,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重視對這方面內容的介紹。
然而,大部分語篇材料都不是名家的經典之作,不知道作者是誰,不清楚寫作的具體背景。對于這類材料的導入,教師還可以設置問題的情境,提出一系列緊扣材料內容的問題,使學生產生困惑,引發(fā)學生思考,然后順勢導入材料閱讀。
3.問題引領,貫穿語篇材料教學
每篇文章都有一個中心思想,這個中心思想由一條主線串起。高中英語教師在語篇材料教學中,應如何把這條主線抓起呢?一個有效的途徑就是根據(jù)語篇內容精心設計問題,使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緊圍繞這條主線把語篇材料貫穿起來。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每解決一個問題,就向語篇的中心靠近一步,當問題全部解決的時候,把所有答案連貫起來,并進行概括,材料的中心思想就會豁然浮出水面。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問題的巧妙設置是關鍵,主要應遵循三個設置原則,一是設置要及時,二是設置要有坡度,三是設置要連貫。及時設置問題,不僅能夠提醒學生注意,還能調動學生積極思維,發(fā)現(xiàn)上下文之間的聯(lián)系。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不同、能力水平存在差異,因此,教師要設置的問題要有一定的坡度,符合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使學生能夠在解決問題中增強學習的信息,從而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同時,發(fā)展理解材料、運用材料的能力。語篇材料各部分的內容相互聯(lián)系并層層遞進,設置的問題如果跳躍性過大,會使學生理不清思路和脈絡,陷入學習的松散狀態(tài),對整體感知材料造成障礙,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4.小組討論,加深語篇材料理解
教師在引導學生解讀完語篇材料后,不要急于將語篇的中心思想、主要內容、重點段落等總結出來,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對材料進行概括總結,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材料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重點段落、作者的立場觀點,以及自己對文章的認識和感觸。進行小組討論,一方面是鞏固學生在語篇解讀過程中的學習成果,另一方面是使學生通過相互討論更進一步深化對材料的理解,進而把所學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在大腦中,需要時隨時拿出來運用。
總之,在英語語篇材料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可以活躍教學過程,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
(責編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