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鐵燕
從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高度、社會發(fā)展需要、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學校的教育培養(yǎng)目標上,還是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角度看,高中思想政治課在整個學生的成長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現(xiàn)在還存在一些問題,我們就要分清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及時更新觀念、轉變思想,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課的優(yōu)勢,為實現(xiàn)“中國夢”培養(yǎng)合格人才。
一、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學生對政治課不感興趣,學習動機大多是為了應對高考。當今社會條件下,各種利益沖突日益加深,重功利、重實用、輕理想和信念,進行思想教育就會讓學生覺得講大道理、就會覺得空洞。政治課的現(xiàn)實情況就是理科生覺得沒用,文科生為了高考,為追求真理探求知識而學習的學生極少。
2. 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僵化陳舊,教學方法簡單落后。多年來提倡的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在高中教師中并沒有得到真正地理解認可和落實,僵化、呆板的教學模式,空洞的說教,脫離實際的夸夸其談,窒息了政治課教學應有的生機和活力,不能吸引富有激情、充滿幻想的現(xiàn)代中學生。
3. 教材內容相對落后,缺乏時代性。政治課是最應該緊跟時代步伐,時常更新的課程。實際情況卻是,社會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都在發(fā)生劇烈變化,而應該對此變化進行解析以分析原因、表現(xiàn)、結果并形成正確認識的政治課,此時卻存在明顯的滯后性。這樣的政治課對學生很難形成吸引力。
4. 政治課只局限在課堂,學生缺少社會實踐的機會。政治課的課堂應該是廣闊的社會,但由于種種原因,高中政治課只局限在學校課堂。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缺少對社會真實進行了解的渠道,缺少社會實踐的機會和渠道,不利于提高政治課教學效果。
二、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為政治教師,我們就是思想工作者,是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的發(fā)展服務的工作者,我們的工作崇高而偉大,這是政治學科特有的價值,是其他課程不可替代的。只有自身定位準確,才能理直氣壯地講課。自己不把自己看重,還要求學生聽你講大道理,就不會有好的教育效果。
2. 親其師,信其道。要堅決貫徹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教師要從傳統(tǒng)的“灌輸式”轉變?yōu)椤皡⑴c式”教學;讓學生從“被動式”聽講轉變?yōu)椤坝懻撌健睂W習;從主要是課內活動轉變?yōu)檎n內、課外相結合。在教學的具體方式上,要把研討會、專題講座、多媒體教學、演講、知識競賽等方法,組織參觀訪問、看電影、圖片展覽、深入社區(qū)搞社會調查等活動,與課堂教學充分結合要重視新媒體的運用,使網(wǎng)絡等新媒體成為高中政治課的主陣地。通過轉變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積極性,增強高中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
3. 世變則事變,事變則備變。針對教材內容相對落后、缺乏時代性的問題,我們解決的方法是:密切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把握時事政治,及時關注國際國內發(fā)生的有重大影響的事件,把這些事件與相關的知識結合起來,這樣做,一方面解決了課程滯后的問題,同時也增強了政治課堂的吸引力。
4.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時代在變化、觀念在更新。現(xiàn)在高中學生受信息多元化的影響,他們的知識量、信息量要比教師大得多,教師如果千篇一律教學、吃老本,用老一套的教學方法,不能補充新知識,遲早會被淘汰。應對變化的實際,教師應不斷充實自己,掌握更多的新知識,學會更多的新本領,才能有資格站在講臺上,傳道授業(yè)解惑。各種利益交織,教師應該堅守道德底線,堅定理想信念,自覺維護黨和國家的利益。自己不聽信謠言、不傳播謠言,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先把自己武裝起來,才能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引領學生,真正發(fā)揮政治課應有的作用。
5. 天下興亡,人人有責。在我國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絕大多數(shù)高中生和自己生活的社會是隔離的,對社會是完全陌生缺乏了解的。這不僅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甚至不利于我們社會的發(fā)展。所以,我們政治課教師有責任有義務,鼓勵學生走出學校了解社會,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社會。把課堂和社會統(tǒng)一起來,讓學生在社會中發(fā)現(xiàn)問題、帶著問題回到課堂,再用學到的知識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政治課教學才會擺脫枯燥、乏味,才會增強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
高中階段是人生的重要階段,我們高中政治課教師應該認識到,高中政治課對高中生來說,不僅僅是一門課,更應是高中生的人生指南,是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向導,是他們通向社會健康成長的橋梁。高中政治課的地位如此重要和特殊,使命感使我們必須要努力改革現(xiàn)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存在的種種不足,增強思想政治課的活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不辱使命,為國家培養(yǎng)出更多的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