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蓉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語文學得好與壞,從寫作能力上就能看出十之八九。農(nóng)村初中學生基礎薄弱,信息閉塞,閱讀面狹窄,寫作能力差,內(nèi)容空洞、呆板、雷同。因此,作文水平的提高是農(nóng)村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瓶頸”。
中學生作文時,往往搜腸刮肚,抓耳撓腮,總覺得無話可說,或者苦于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表情達意,真是苦不堪言。總算寫出文章,又往往空洞無物,缺乏真情實感。要解決這些問題,就應尋根追源,進行生活和語言的沉淀,以做到厚積而薄發(fā)。
農(nóng)村初中生想象力缺乏,寫作時常感到?jīng)]有內(nèi)容,其實,他們平時所感受到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只是往往不會從表象里加以感悟,所以也就難以寫出富有新意的文章。因此,我有意引導學生從身邊生活中去觀察、去體驗,幫助學生將散亂的生活表象進行整合,展開多角度的聯(lián)想。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米”是可以種出來,也是可以買來的。這個“買”就是閱讀。在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問題上,葉圣陶曾指出:“閱讀的基本訓練不行,習作能力是不會提高的?!币S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只利用語文課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是遠遠不夠的。我要求學生每天進行定時定量的閱讀,并摘抄、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美語句。每周進行交流評選,優(yōu)秀者在表揚欄內(nèi)張貼,讓全班同學“資源共享”,這樣通過大量閱讀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語文知識得到深化和發(fā)展。同時,指導學生對所讀到的內(nèi)容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片段仿寫、故事續(xù)寫等。.內(nèi)容、形式、字數(shù)不限,想到什么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使學生在積累知識、豐富語言的同時開發(fā)智力,勇于創(chuàng)新,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寫作水平,不再感到作文神秘莫測,不知怎么寫了。
聯(lián)想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是寫作教學的一個實質問題,也正是訓練學生思維的關鍵所在。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指出:“誰要想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誰就首先要發(fā)展他的思維能力。”所以,寫作前的思維指導是學生寫好文章的重要前提。這包括逆向思維、縱向思維、橫向思維三種。
逆向思維又叫反向思維,就是從事物的相反方向展開思路、深入研究的方式。在作文教學中重視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往往能寫出見解獨到、立意新穎的好文章。如“貪得無厭”這個成語從感情色彩角度來說是貶義詞,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貪得無厭應該提倡”的角度去立意。因為“學海無涯”,如果我們在學習中不刻苦努力而滿足于現(xiàn)狀,那么就學不到多少文化知識,以后也就不能很好地立足于社會,必然被社會無情的淘汰。
縱向思維的特點是表現(xiàn)所敘述的事物在時間上的延伸,也表現(xiàn)闡述問題時推理上的逐層深入,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進行縱向思維,就會把文章寫得有深度。如寫《我的家鄉(xiāng)》,如果教師不作指導,就會有不少學生寫家鄉(xiāng)一年四季的美景,而如果運用縱向思維來寫家鄉(xiāng)的變化——生活上的變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建筑的變化等,文章就會富有新意,更有深度。
橫向思維又叫發(fā)散思維,就是打破思維定勢,充分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從多層次、多角度理解題意的方式。比如以《時間》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如果能夠跳出“記時概念”的圈子,用不同職業(yè)人的眼光來立意就會呈現(xiàn)出異彩紛呈的景象:時間在文學家的眼里是金子;在醫(yī)學家眼里是生命;在教育家眼里是知識;在農(nóng)民眼里是糧食;在工人眼里是財富;在干部眼里是效益……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對同一事物或問題,只要應用不同的創(chuàng)新的思維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去立意,就一定能夠結出一串串形狀各異創(chuàng)新之果,就可以使文章的立意既不落俗套,又富有新意。
心理學認為:學生有一定的向師心理,即老師的一言一行學生會很快地接受并模仿下來,教師在教學當中,可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自己下水寫范文給學生看,在立意、結構、技巧等方面作好示范,讓學生感受你文章的風格,給學生一種啟迪,誘發(fā)其寫作靈感,使學生逐步掌握寫作技巧,既開闊學生的作文視野、思路,又增添學生寫好作文的信心,這對農(nóng)村學生來說是大有裨益的。
另一方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古典名著、名家名篇,從中學習選材、寫法、立意等方面的經(jīng)驗,吸收其長處,尤其是同齡人的文章有相同、相似的經(jīng)歷和感受,很容易引起共鳴。更能為學生所接受。
讓學生會從成功走向成功是新課程中激勵學生進步的理念之一,也只有讓底子薄的農(nóng)村初中生不斷地看到光明、看到成功,才能更好地激起學生的進取精神。
我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把作文分四類進行。A類為優(yōu)質作文,B類為過關作文,C類為基本過關作文,D類為不過關作文。對這四類作文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明確他們努力的方向。對于A類、B類,我在批改中著重引導學生增添文中的亮點。如文章進行怎樣的構思顯得更為精巧,如何穿插個性化語言,人物才能更加豐滿,用怎樣的句式表達能更準確地抒發(fā)強烈的情感等。對于C類、D類則以評語激勵為主。眾所周知,一般差生要獲得成功的喜悅是一件不易之事。如果他認真地寫了一篇文章,沒有得到一點鼓勵,就會失去寫作的主動性。因此,用這種方法能起到鼓勵的作用。如有位同學寫了一篇《我的哥哥》,不到三百字就有十幾個錯別字。但他能把哥哥釣魚的神態(tài)寫得非常好。我就給他評語:“你把哥哥釣魚的神態(tài)寫得很傳神,老師都要跟你哥哥去釣魚了,只不過要把紅圈字改一改吆。”在表揚肯定他的時候,讓他心情愉悅的彌補他的不足,鼓勵他積極向前一個等級的作文靠攏,讓他有進步的目標。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會踏著一級級成功的臺階,逐步提升,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