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成
摘要:中小河流洪水災害嚴重影響國民經濟發(fā)展,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刻不容緩。結合筆者的工作經驗,本文主要對中小河流治理設計過程中的重點及難點進行了簡要分析,以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中小河流;治理;目標;重點;難點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組織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防洪建設,對主要江河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治理。經過50多年的江河治理,大江大河及其重要主要支流以堤防、洪水控制性樞紐工程為主的防洪體系框架基本形成,防汛預警系統(tǒng)等非工程措施得到加強,初步控制了主要江河常遇洪水,主要江河抗御水旱災害的綜合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
我國中小河流、數(shù)量眾多,分布廣。除長江、黃河、淮河等七大江河外,全國范圍內分布有眾多的中小河流,且大多分布在重要城鎮(zhèn)及農村廣大地區(qū)。我國流域面積在100km2以上的河流約有5萬多條,其中流域面積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約1700多條,流域面積在1萬km2以上的202條,10萬km2以上的21條,20萬km2以上的12條。
與大江大河的防洪建設相比, 我國中小河流治理存在防洪基礎設施薄弱、河道淤積萎縮嚴重、缺乏規(guī)劃指導等問題。據統(tǒng)計,全國約有2/3的中小河流達不到規(guī)定的防洪標準,70%的中小河流經常發(fā)生洪澇災害。因此,分析當前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問題和設計過程中的重、難點,具有非常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一、中小河流治理的概念與實質
《全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管理辦法》中提到:中小河流治理項目是指為提高中小河流重點河段的防洪減災能力,保障區(qū)域防洪安全和糧食安全,兼顧河流生態(tài)環(huán)境而開展的以堤防加固和新建、河道清淤疏浚、護岸護坡等綜合性治理項目。
二、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規(guī)劃滯后,缺乏對中小河流治理的有效指導。
2、治理標準低,大部分中小河流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很弱。
3、缺乏投資渠道、投入嚴重不足,治理與保護進程緩慢。
4、部分河流無序開發(fā)和過度開發(fā)突出,水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破壞嚴重。
5、管理體制、機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
三、中小河流治理的目標
《全國重點地區(qū)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設規(guī)劃工作大綱》中明確提出了近期中小河流治理的目標:通過重點地區(qū)中小河流的近期治理,使洪水威脅嚴重、洪澇災害較頻繁、損失較大、嚴重影響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點中小河流和重點河段的防洪能力得到增強,重點地區(qū)中小河流所涉及的主要城鎮(zhèn)、基礎設施、基本農田等防洪保護對象的防洪標準有較大提高,重點地區(qū)中小河流流域或區(qū)域內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防洪安全保障問題得到初步解決。
四、中小河流治理項目設計的重點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設計過程中,方案設計是及其重要的一環(huán),對整個設計過程起著統(tǒng)籌和指導的作用,根據筆者的設計經驗,認為應該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1、建設內容重點是堤防加固和新建、河道清淤疏浚、護岸護坡等,不包括城市建設和景觀、移民占地、交通工具和辦公設備、樓堂館所等建設內容和投資。
2、選擇合理的防洪標準。中小河流洪水是大江大河及其支流洪水的來源,中小河流治理要符合流域防洪規(guī)劃,其防洪標準除應考慮本身洪水及災害特點,更應注意與大江大河及其支流防洪標準相協(xié)調,正確處理中小河流治理與大江大河治理的關系。
3、以不侵占河道行洪通道為原則,合理確定治理河段的治導線(河岸線、防洪堤線等)。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堤線應基本沿現(xiàn)有堤線布置,河寬狹窄段應盡可能退堤還灘,保留或恢復河流蜿蜒曲折的自然形態(tài)。按照治理工程實施后,能形成閉合,捍衛(wèi)保護區(qū)的原則進行布置;說明總體布局和閉合情況,遇山體段及滿足防洪要求的公路段,原則上不采取措施,保持原貌,盡可能減少對河流生態(tài)及當?shù)丨h(huán)境的影響。
4、建筑材料要積極采用天然材料以及生態(tài)復合材料,切忌千篇一律搞河道“硬化、白化、渠化”。河流形態(tài)的規(guī)則化、均一化,會在不同程度上對生物多樣性產成影響。
5、河道清淤疏浚工程需確定合理的清淤斷面。綜合考慮岸坡巖土體性質、地質結構、抗沖性能等條件,參考《疏浚工程技術規(guī)范》(JTJ319-99),對不同類別的土質設計不同的水下清淤邊坡,并對邊坡穩(wěn)定進行分析計算,經過方案比選后,確定最優(yōu)的清淤斷面型式。
6、兼顧河流生態(tài)環(huán)境。在滿足防洪的前提下,避免或盡可能減少工程建設對河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為實現(xiàn)人水和諧創(chuàng)造條件。
五、中小河流治理項目設計的難點
1、堤線布置應從工程整體出發(fā),不要因局部利益影響防洪。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對堤線布置影響最大的是征地拆遷問題。在灘地上已經建有民房的情況下,不可為減少拆遷,完全按照當?shù)卣途用竦囊庖娺M行設計,把灘地上所有的民房、耕地均納入保護范圍,導致堤線占灘。如果灘地之后地勢比較高,則灘地上的零星民房和耕地可不納入保護范圍。如灘地上房屋和人口較多,水利主管部門和設計單位應與地方政府溝通協(xié)商搬遷方案。短期難以搬遷的,在不會嚴重縮窄河床、大幅壅高水位的前提下,允許建防洪墻暫時將其納入保護范圍。但應明確占灘是違法的,日后隨著經濟發(fā)展后再設法搬遷。
2、護坡、護岸的設計要把握好防洪安全與保護生態(tài)之間的度。在保障防洪安全前提下,兼顧河流生態(tài)環(huán)境。既不可采用過多的硬護坡、護岸,從而忽視生態(tài);也不可過分強調生態(tài),在迎流頂沖、靠流等險工險段處不做任何安全措施。
3、河道清淤疏浚要妥善處理好淤泥堆置問題,要防止污泥的二次污染,有條件的地方要結合土地整理與圩堤建設,合理布置堤防,減輕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在平原河網地區(qū),要加強河道的清淤疏浚,盡量采用植物措施護坡,保護濕地,同時要注重加強水系的連通,促進水體流動,改善水環(huán)境,提高河道綜合整治水平。
4、在現(xiàn)狀堤坡抗滑穩(wěn)定不滿足要求時,要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建材、占地、交通和地形等因素,采取放緩邊坡、加高培厚等方案,確定合理的邊坡型式。若不同堤段地基、堤高差別較大,為使堤防斷面設計更加合理,可為不同堤段、不同高度的堤防設計不同的堤防邊坡。若遇到征地拆遷較大的堤段,可采取加高防洪墻、增設防浪墻或結合路面加高等方式減少拆遷。
5、堤身、堤基隱患處理,應在綜合分析堤身填筑質量、堤基地層結構、歷史險情等資料的基礎上,經綜合比選后,選擇合理的除險加固措施。對堤身填筑質量差、散浸、滲漏等堤身隱患,應綜合比較堤身灌漿、土工膜、攪拌樁、沖抓套井粘土回填以及加設下游反濾排水等方案,選定經濟合理的處理措施;對堤基滲透破壞情況,可根據地層結構、歷史險情,經過滲透穩(wěn)定分析計算,采用堤后蓋重結合排水或垂直截滲型式;對堤防背水側坑塘,結合堤基滲透穩(wěn)定分析,采用填塘固基措施。
結束語
中小河流治理是一項造福人民、造福社會的綜合性工程,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關系到城鄉(xiāng)防洪減災能力的提高,關系到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因地制宜, 區(qū)分輕重緩急,分期分段開展治理。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才能使中小河流治理項目成為城鎮(zhèn)環(huán)境的新亮點、休閑娛樂的新去處。
參考文獻:
[1]盧建華.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水工結構設計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4).
[2]周健.中小河流治理規(guī)劃設計基本思路與要點[J].水利規(guī)劃與設計,2012,(5):6-7.
[3] 左艷軍;趙明;張祥振. 談對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設計的建議 [J]. 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2,(18).
[4]賀立新;左重輝. 中小河流治理地質勘察與工程設計若干問題思考[J].湖南水利水電,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