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學一直是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農村教師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其教學上,但成果卻不明顯,這是因為沒有抓住作文教學的主要問題。在農村作文教學中,主要是學生聽說讀寫不到位而導致的,這就需要我們農村教師對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研究。最終找到解決現(xiàn)存問題的方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經過研究,總結出注重看想寫說相結合、賞識評價、指導修改等三個方法來指導作文教學。
關鍵詞:農村;生活;評價;修改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一直處于無序狀態(tài),尤其是農村學校的作文教學由于受自然環(huán)境、經濟條件、文化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和困擾,作文教學處于無計劃、無序列、隨意性強、效率低下的境地。學生寫作文提起筆來皺眉頭,寫起作文無話可說,錯字別字,詞不達意,寫作結構單一,東拼西湊,敷衍成文,甚至有些學生對作文失去了興趣和信心,產生畏懼心理。而農村語文教師也認為農村生活單調沒有什么好寫,農村學生視野狹窄,思維單一,雖用心指導,卻難以提高等等。下面針對這些現(xiàn)象,我從學生方面分析原因:
首先是學生聽得少。農村環(huán)境相對封閉,接觸外來事物單一,學生生活狀態(tài)是學校家庭兩點成一線,聽見的新鮮事、有趣味的事很少。除了上學就是放學回家。這些都導致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缺少信息的收集,聽得少對寫作文時有信息不足的影響。
其次是學生說得少。學生口語訓練即口頭作文的能力差,學生上課的時候說得少,回家的時候沒有機會說,農村學生大部分是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忙于家務農活,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與孩子溝通,這就導致學生的說話訓練平時不能得到很好的鍛煉。
再其次是學生讀得少。農村小學生之所以害怕寫作文,與其看書少有一定關系,農村學生還是比較喜歡看書的,尤其是對課外書比較渴望,但由于爺爺奶奶不重視課外閱讀,認為在課堂上學習就夠了,不愿意給孩子買更多的課外讀物,再加上有些學校閱覽室開放不到位,以上諸多因素導致了學生閱讀積極性受挫,最終讓孩子變成了想讀書而無書可讀的尷尬境地。
最后是學生寫得少。相比讀來講,學生更怕寫,那是因聽、說、讀不到位導致的。學生寫作文無從下手,沒有素材的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本褪沁@個道理。在長時間“無米下鍋”的情況下,學生對作文寫作就產生畏懼心理,直接影響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所以對這種現(xiàn)象的后果不可小覷。
如何解決農村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這些問題呢?我準備談談個人的一些見解。
一、激發(fā)興趣,注重看想寫說相結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是老師寫作教學的首要任務,孔子說的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迸囵B(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認識到寫作文不是一種任務,而是一種我筆書我心的方式,使學生知道寫作文是“為自己而寫”、“為生活而寫”。這樣學生才會以飽滿的熱情去寫作,并保持高興的情緒,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各種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只要學生從內心中愛上了寫作,養(yǎng)成愛寫、愿寫、樂寫的習慣,其寫作水平一定會不斷提高,作文教學的目標也很容易達到。
只有興趣還不夠,寫作還要注意聯(lián)系生活。葉圣陶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這句話道出了生活與作文的關系:學生作文必須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要關心生活、觀察生活、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一個樂觀的人,才會充滿朝氣,才會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才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
(一)多看
多看是指要多觀察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事、景、物?,F(xiàn)在有不少學生在平時寫作時,最頭痛是沒有什么材料可寫,有一種“巧婦無米下鍋”之感。即使勉強寫出來,也是像擠牙膏似地想一句寫一句,東拉西扯,寫完后連看都不困難。
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應該鼓勵每個學生去觀察生活,我經常帶學生走進大自然,走向村莊,在大自然中,在實踐活動中找作文素材,如:學校后竹林、樹林,參觀農家小院等。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隨時觀察一個人的表情,一個動物的特征,一種景象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觀察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細心觀察的習慣,為寫好作文準備好第一份材料。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要邊觀察邊思考,通過比較、鑒別、精心篩選出最有典型意義,最有表現(xiàn)力的生活現(xiàn)象。
(二)多想
多想是多動腦筋、認真思考、訓練聯(lián)想想象的基本功。我們要不失時機地利用寫想象中的事物,激活學生的想象力。低年級可以續(xù)編故事、編童話、看圖寫話等方式。中高年級可以寫愿望、憧憬,發(fā)明甚至科幻故事。
學生的想象力是無窮的,一旦讓它釋放出來,會給我們一次次驚喜。今后寫想象作文,要鼓勵學生展開想象、聯(lián)想和幻想,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編,不必拘泥于生活的真實?!跋胂笫莿?chuàng)造之母”通過寫想象作文,培養(yǎng)學生敢想、愛想、會想,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總之,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從觀察生活到動筆成篇,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都要認真思考,力求達到最佳效果。孟子說:“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皩懽魑亩蛔⒅厮伎际遣粫懗龊梦恼聛淼?。
(三)多寫
在觀察和想象的基礎上,要多去寫,現(xiàn)在學生太累了,白天上課,晚上要寫作和復習學過的知識,空閑時間有限,不能一下子寫出一篇整文章。我就要求學生要養(yǎng)成寫隨筆的習慣。茅盾說:“應當時時刻刻身邊有一支鉛筆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見所聞所為所感隨時記下來……”如果我們學生能這樣做,平時多記隨筆,只要內心有所觸動就要把只言片語記錄下來,這樣長時間記錄下來,不僅可以得到一種精神享受,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練筆的形式很多,除了隨筆以外,還可以寫日記、評論、讀后感。
俗話說:一天不練口生,一天不寫手生。所以要想寫出好文章來就必須不停地寫,最好每天寫一篇隨筆,長短不限,只要能表現(xiàn)當時的情感。也可以隨筆和日記相結合來寫,這種搭配形式效果更好,在短時間內對提高作文水平有極大地幫助。
(四)多說
說放到最后,并不是它的地位不重要,而是它是寫的延續(xù)。說與寫是表達和交流的兩種形式,前者是有聲語言,后者是書面語言,二者有密切的關系。一般來說,語言表達流利的人,文章寫得也比較順暢;不善表達或說話沒有條理的人,文章也往往沒有條理。
所以我們的教材編寫者就把口語交際和寫作都放在綜合性學習板塊之中,而且兩者的主題基本相同,這種形式就實現(xiàn)了說和寫的有機結合,對學生的兩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
二、賞識評價,激發(fā)寫作樂趣
“以人為本”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xiàn)這一理念,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應學會贊美每一位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增強寫作的自信心,引起學生寫作的興趣。傳統(tǒng)的教育,多是批評,老師在學生作文后面的批語多是批評之詞,讓學生對寫作沒有信心,這樣會產生惡性循環(huán)。所以我認為評價作文的關鍵是要讓學生自信,在成功的作文中,發(fā)現(xiàn)自我,肯定自我。老師不妨改變自己原先那種挑錯的眼光,改為賞識的眼光,抓住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和肯定。讓學生由怕寫作文變成盼寫作文、愛寫作文,愛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思想,顯露自己的才華。
三、指導修改,激發(fā)學生自信
葉圣陶先生曾明確提出“‘改與‘作的關系密切,‘改的優(yōu)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學要著重在學生自己修改的能力。”在修改文章時,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先自己改正,后互相改正,再有老師評改,這種方式很愛學生歡迎。自己改正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和不足,并加以改正,這樣有利于自己今后的寫作。學生互改,可以采用分組討論的形式,取長補短。如果小組發(fā)現(xiàn)了好的文章,也可以推薦給老師,讓老師點評,并進行全班討論,從而使學生能夠全面地認識什么的文章叫好文章。最后是教師評改。學生自己評改作文一方面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另一方面也相對減輕了教師負擔,但這樣不意味著把所有老師的工作都推給學生。老師一定要發(fā)揮自己的指導輔助作用,評點學生的作文,激發(fā)起學生的寫作熱情與興趣。使作文教育走上良性循環(huán)的軌道。
參考文獻:
[1]郭根福.課文課程的新理念與作文教學的新策略[J].河北教育,26
[2]何秀梅.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學[D].www.Baidu.com
[3]刑紅梅.中考作文的適應性訓練[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5,(4):15
[4]朱雪華.新課程、新理念下的作文教學探討[J].麗水師范??茖W校學報,2004,(3):87
[5]現(xiàn)代閱讀.談談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一些體會[J].現(xiàn)代閱讀,2013,(5):216-216
[6]唐永建.關于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一些思考[J].創(chuàng)新教育,2014:40-43
[7]李科.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實踐感悟[J].寧夏教育科研,2013,(116):50-51
作者簡介:
李時光(1981~),男,安徽阜陽人,小教高級職稱,淮北師范大學2014級文學院語文學科教育研究生在讀,現(xiàn)在阜陽市潁東和諧路小學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