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培養(yǎng)語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崩首x是語文教學的一項基本功,朗讀對語文閱讀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進入小學起,就要抓好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么如何對低年級學生進行語文朗讀訓練呢?
一、激發(fā)興趣,樂于讀書
1.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使學生樂讀
低年級的學生對直觀形象的東西更加感興趣,教師在教學時通過實物、圖像、聲音、動作等直觀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學生對此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地投入朗讀中。如,在教學《要下雨了》時,讓學生先聽課文,然后用課件出示小兔子、燕子、小魚、螞蟻的對話內(nèi)容,讓學生給小動物進行配音,學生分別積極參與到課堂朗讀活動中。
2.多種形式朗讀,激發(fā)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方式,如,齊讀、開火車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接讀、大小聲讀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在不同體裁課文的教學時,運用的朗讀形式也不同。如,在教學《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時,采用了齊讀和接讀的形式,在教學《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時,則采用的是表演讀,學生在不同形式下演繹不同的朗讀,極大地激發(fā)了朗讀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
二、加強朗讀示范
注重晨讀和課前小故事,多給學生提供讀的機會。教室里朗朗讀書聲,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在學習新課文時,給學生播放教師范讀的錄音,第一遍先聽朗讀的語速和語氣,大致了解課文內(nèi)容,第二遍體會課文細節(jié)處理,把握朗讀的停頓、兒化音,促進學生對朗讀的把握。第三遍時,輕聲跟讀,對不同課文運用不同的情感體會,學生在聽完范讀后,還可評價教師的朗讀,加深學生對朗讀的細節(jié)掌握。
三、多背誦復述,培養(yǎng)語感
語感是在實踐中慢慢積累的,沒有足夠的語言積累往往就沒有語感。因此,在朗讀教學中,要對課文加深理解,熟讀成誦。用自己的話去理解復述課文就是對理解能力的訓練,同時也為寫話打下基礎。低年級的教材內(nèi)容較為簡單,教師在課堂中應注重對學生課文理解的掌握以及背誦復述課文,多加訓練。由淺入深,先復述句子、段落,最后復述整篇文章。
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讀寫占據(jù)了較大的比例,朗讀教學更是重中之重,從低年級鍛煉學生的朗讀,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往后的語文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