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民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體會一個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減法時,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減法運算順序的合理性。
2.在具體情境中提出能運用乘加減混合運算解決的問題;并能結合具體情境,簡單表述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3.樹立學習的信心,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能根據(jù)圖中的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展開對簡單四則混合運算知識的學習。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圖中的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展開對簡單四則混合運算知識的學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播放翦云山風景圖片。
師: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一組美麗的風景,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對,是風景秀麗的翦云山,今天我們就去翦云山風景區(qū)玩一玩,看一看!
2.出示情境圖,學生欣賞,然后尋找數(shù)學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
師:觀察情境圖,從圖上你能知道哪些數(shù)學信息?
師:同學們知道了這么多數(shù)學信息,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生1:大汽車比小汽車少幾輛?
生2:旅游團一共有多少人?
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
1.解決第一個問題。
(1)師:根據(jù)圖上哪些數(shù)學信息才能解決第一個問題呢?
生答:9人一組,分了4組,還剩5人。
(2)師: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用喜歡的圖形先畫一畫,再列出算式,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交流。
(3)匯報交流
生1:(分步計算):先求4組有多少人,算式是4×9=36(人),再求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36+5=41(人)
生2:(綜合算式):先求4組有多少人,就是4×9,再求一共有多少人,就用4×9+5=23(人)
師:在這個算式中,你先算什么呢?(先算4×9=36)
師:為什么先算4×9呢?(因為要先算4組有多少人)
(4)讓學生觀察這個算式中有哪些運算?
師:像這樣的有乘有加的算式我們叫它乘加。師板書:乘加
(5)多媒體課件展示4×9+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師總結:當算式里有加法和乘法時,應該先算乘法,在算加法。
2.解決第二個問題:大汽車比小汽車少幾輛?
學生獨立尋找信息,自主解決。
小結:當算式里有減法和乘法時,應該先算乘法,在算減法。
3.歸納小結
(1)師:請大家觀察黑板上的這幾組算式,你能發(fā)現(xiàn)有什么共同點嗎?
(2)師:當有乘法和加減法時,應該先算什么?
(3)師總結: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先算乘法。
三、自主練習,鞏固提升
四、全課總結,內化提升
同學們,今天你過得愉快嗎?有收獲嗎?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