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芬琴
摘 要:班級對于學生而言,是學校提供的一個全方位以學習為目的、人格成長和發(fā)展的場所。建設優(yōu)良健康的班級文化格外重要,在提高老師管理班級效率的同時,可以大大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針對上述問題,主要闡述了中等職業(yè)教育的現狀,指出了中職校班級管理所面臨的問題,且提出相應的研究思路和解決方法。
關鍵詞:職業(yè)學校;班級管理;解決方法
近年來,我國中等職業(yè)教育快速發(fā)展,側重學生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職業(yè)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所占比重也大幅增加。由于職校學生在學習基礎、責任意識、心理素質等方面比較薄弱,職校老師也缺乏管理職校生合理有效的方法,導致職校的班級文化建設還不夠健全。職校老師如何根據職校學生的特點管理班級工作,完善班級文化建設成為十分重要的問題。
一、班級管理和文化建設的概念
班級管理是一種以實現教育目標,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為目的,學生和老師之間雙向互動的教育活動。班主任教師應根據學校的德育培養(yǎng)計劃,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合理地利用分配班級的各種有效資源,最終實現學校的教育目標。
班級文化建設是指全體班級成員在自覺的前提下,以幫助學生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積極向上的道德情感為目的,班主任教師帶領學生開展各種班風探討、教室裝飾設計等文化活動的過程。
二、班級文化的重要作用
1.教育作用
班級文化是一種獨特的教育力量,能夠引導、充實、平衡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教師富有極強的滲透力和感染力,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教育,陶冶學生的情操。
2.社會作用
班級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學生在班級中接受教育,在班級文化氛圍下生活。良好的班級文化能夠約束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師生之間相互引導和影響,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價值觀。
3.凝聚作用
班級文化能夠將學生的個人利益和班級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促使學生產生利益一致的認同感,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精神。班級文化寄托了班級成員共同的理想追求,能夠激發(fā)他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激勵作用
職校的班級文化具有職業(yè)性的特點,能夠有效地激發(fā)班級成員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上進心,激勵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奮發(fā)進取,不斷進步。
5.心理調節(jié)作用
班級文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能夠矯正學生人格或者能力上的缺陷,增加自身的學習動力,凈化學生的心靈,為學生提供心理寄托,有利于學生樂觀向上心態(tài)的形成。
三、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班級管理的方式方法落后
大多數中職學校的班主任班級管理觀念落伍,管理方法簡單,而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育學生時常用批評、懲罰的方式,這類教育方式容易導致學生產生較強的敵對和反抗心理。例如某職校一年級的一位女生,某天下午被其班主任看到她跟學校的一個男同學在學校的花園里舉止親密,于是立刻過去對他們進行訓斥,第二天,該班主任在全班同學面前公布了這件事,對這個女生挖苦諷刺,并上報學校進行全校通報批評。最終該女生受不了老師的惡語嘲諷,精神失常。由此可見,錯誤落后的管理方式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2.班級管理的形式化
中職校班主任把班級建設中的工作重點單純地放在學生學習成績、班級紀律、班級衛(wèi)生和班級活動方面,盲目地認為維持好班級紀律、抓好考勤、管理好衛(wèi)生內務等就是完成班級管理工作,嚴重忽略了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加強學生心理素質建設,創(chuàng)造積極健康的班級環(huán)境是職校班主任未來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相應的政策措施
1.學生方面
(1)轉變自我意識
中職校學生總體學業(yè)水平較低,缺乏責任意識,自我約束力較差,心理承受能力比較脆弱。因此首先需要學生擺正自己的位置,端正學習和生活態(tài)度,積極向上、健康樂觀地參與學習和生活。
(2)提高綜合素質
加強團隊合作意識,建立良好的師生和生生關系,形成健康良好的班風學風。培養(yǎng)良好的職業(yè)習慣和職業(yè)意識,增強集體主義感,從而形成一種勤奮上進、積極向上、互幫互助的文明健康的穩(wěn)定的心理品質。
2.班主任方面
(1)加強個人修養(yǎng)
職校班主任應提高對教師職業(yè)的思想意識,且要有強烈的責任心,關心學生,樂于奉獻。同時班主任還應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增強自己心理承受能力,掌握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引導和幫助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2)提高業(yè)務能力
班主任應該建立明確的班級管理目標,按照科學的管理思想,以學生為本,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自主學習能力。班主任要充分掌握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激發(fā)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3.學校方面
學校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深化開展職校的教學改革活動。建立民主公平的管理體制,積極支持鼓勵全體師生參加學校集體活動。建設自由開放的校園體系,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生活氛圍。
五、班級管理的意義
班級管理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促進學校各項教學活動的實施,學??梢酝ㄟ^班級管理有效地組織安排各項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率。班級管理可以全面調動班級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努力建設出健康積極的班風學風和良好的學習生活秩序,為學生更好、更積極地融入班集體中奠定堅實的基礎。班級管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治能力,提高學生對社會的認知和適應能力,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自身人格的發(fā)展和成長。
綜上所述,班級文化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載體,是職業(yè)中學全面良好發(fā)展的重要途徑。班級管理是職業(yè)學校提高學生素質教育、建立良好的班風和學風的基礎前提。當然加強班級管理,完善班級文化建設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共同參與,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朱磊磊.尋尋覓覓,對癥下藥方為春:談職校班級管理.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J].才智,2014.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