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國鎖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政治實施“生活化”教學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需要。為了更好適應時代發(fā)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構建以學科知識為支撐、以生活為基礎的課堂,使教育“回歸生活”本文著重探討了高中政治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
高中政治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
文/梁國鎖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政治實施“生活化”教學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需要。為了更好適應時代發(fā)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構建以學科知識為支撐、以生活為基礎的課堂,使教育“回歸生活”本文著重探討了高中政治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梁國鎖(1973.6-),男,漢族,寧夏固原市隆德縣人,隆德縣高級中學,大學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職稱,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志碼:碼:A
文章編號:號:2095-9214(2015)11-0045-01
新課改倡導“生活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生活。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用形象直觀的手段進行情景導入,在課程內容中引入生活案例,以生活為中心開闊視野,使書本知識變活。高中政治實施“生活化”,可以使政治課堂內容更加豐富,課堂充滿生活的氣息。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者,教師應整合各種教學資源,使政治課逐步走向生活化,增強思想政治課的魅力,同時,也使政治課堂更加和諧。
一、根據教學目標確定生活主題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每堂課都有其教學重點和主題思想,而現(xiàn)實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確定生活主題,一定要能體現(xiàn)學生生活的要求,也不能夠偏離教學目標。這是實施生活化教學的關鍵。生活主題要結合實際生活,圍繞生活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同時,生活主題也要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要求,實現(xiàn)教材要點和生活現(xiàn)象相結合去組織教學。在教學之前,思想政治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選取生活素材,以避免在教學中主題迷失,生活化過于發(fā)散,要根據具體教學主題選擇授課內容。高中政治實施“生活化”教學,還要在教學中模擬生活情境,通過情景教學讓學生親身體驗問題。模擬生活情境一定要注意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認知水平、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情境,這樣的生活情境,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將學習與生活有機結合,在學習中學會解決生活問題。在傳統(tǒng)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總是過多地關注科學性,所選擇的素材大部分是書本知識或者叫間接經驗,不注重將實際生活與思想政治教學相聯(lián)系,漠視了學生的直接經驗。
二、聯(lián)系所學解除生活疑惑,樹立政治課回歸于生活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將學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中,這樣,學生會產生一個個生活疑問,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所學解除生活疑惑,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生活情境之中,這是教學生活化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所學解除生活疑惑既可以引導學生探究生活,充分利用書本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同時,充分利用書本知識分析各種生活現(xiàn)象,幫助學生發(fā)掘出理論觀點,把握教材知識本質內涵,利用所學知識,探究性地解決問題。在這一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逐漸學會了用批判性思維來分析生活,不斷選擇,學會判斷、辨別國家的大政方針,判斷分析哲學、經濟學、政治學,進而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之“真”,生活之“真”。這也是教學生活化的核心理念,是教學生活化必然趨勢,也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生活化本質要求。理論是簡單枯燥的,但是,思想政治的理論來源于生活。我們學習它不是目的,學習思想政治是為了用它來解釋生活,指導生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又必將歸于生活。例如:在講授“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一課時,我讓學生收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或者是聽到的消費欺詐案例,例如買到假冒偽略產品,過期產品,劣質商品等,同時,針對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問,這樣的問題該怎樣解決。還有,在講授“價值規(guī)律的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一課時,我又提出問題:一是“手機價格下降過快的原因”是什么?二是近幾年房價增長過快的原因”是什么?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找出身邊發(fā)生的這樣的案例,用理論來指導他們日后的購物行為。政治課回歸于生活的教學模式,增強了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
三、避免只顧“生活化”,機械地套用脫離教學目標
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主要是為了將教學與客觀生活相聯(lián)系,避免教學內容與生活脫節(jié),進而提高學生對于思想政治學習的興趣。提高政治課教學實際效果。但是,在“生活化”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不能夠過分強調生活實踐,弱化知識目標。在生活化教學過程中,如果缺乏扎實的理論作基礎,學生的思維看似發(fā)展了,但是,這種不扎實的教學,跳躍性大,不僅與教學目的背道而馳,還容易誤導學生,徒然增加學生的負擔。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過程中,如果使用不當,容易導致貌似生活化,其實形式化的教學現(xiàn)象。這種流于表面的教學方式,嚴重影響生活化教學的效果。以合作學習為例,如果小組合作前,不能夠以群體智慧來解決問題,不能夠優(yōu)化整合小組中的不同思想,合作學習時就容易造成學生參與度不均衡的現(xiàn)象。另外,如果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時間不充裕,還會使學生養(yǎng)成浮躁的學習心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夠忽略對教材的整合處理,只是片面的強調“生活化”。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目的是提高教學效率,啟迪學生的思維,如果學生還未理解掌握課堂內容,就片面的引入生活場景,就會使課堂變成交流課外資料的場所,很難實現(xiàn)知識之間的融會貫通,讓學生全面理解知識。忽略對教材的應用,所學知識零散化、片面化,膚淺化,不能形成系統(tǒng),機械地套用脫離教學目標,就會影響到生活化教學效果。
四、結語
總之,生活化教學模式,要根據教學內容而設定,我們不能夠為了“生活化”,機械的套用與教學內容相脫離的內容。同時,高中政治實施“生活化”教學,還要讓學生在基本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進行,要理論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才能夠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隆德縣高級中學)
參考文獻:
[1]史璟.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01).
[2]周玉春.談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實施策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09).
[3]黃立杰.教學之源在生活——談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中的“生活化”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