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力資源管理》是我國高職財經管理類專業(yè)開設的重要課程之一,但長期以來,任課教師比較偏重理論性教學,而較為忽視實踐性教學,從而導致所培養(yǎng)的學生人力資源管理技能不夠,實踐能力較差,與企業(yè)對人才的要求不相吻合。要改善這一現(xiàn)狀,可以從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增強實訓教學比重和培養(yǎng)“雙師型”教師等方面進行研究和實踐。
關鍵詞:高職;人力資源管理;教學改革
《人力資源管理》是我國高職財經管理類專業(yè)開設的重要課程之一,它的教學目標是:學生熟悉和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工具、方法和技巧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管理問題,不斷提升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同時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職業(yè)操守,既能勝任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相關崗位的工作,又能在求職時順利通過用人單位的各項考核,成功實現(xiàn)就業(yè)和晉升。根據近幾年對企業(yè)人才需求的調查和畢業(yè)生的反饋信息,我們發(fā)現(xiàn),任課教師普遍比較偏重理論性教學,而較為忽視實踐性教學,從而導致所培養(yǎng)的學生人力資源管理技能不夠,實踐能力較差,與企業(yè)對人才的要求不相吻合。要改善這一現(xiàn)狀,可以從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增強實訓教學比重和培養(yǎng)“雙師型”教師等多方面進行研究和實踐。
1 高職《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方法單一。一直以來,《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都被當成是偏重于理論教學的學科,任課老師以“講授法”為主,老師完全主導課堂,學生基本處于被動地位。這種“填鴨式”的教學在現(xiàn)代社會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弊端非常明顯。第一,學生對教師所授知識不感興趣,理解和吸收較少,其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沒有得到鍛煉和提高,課堂效率低下;第二、任課教師在死氣沉沉的課堂上課會越來越缺乏激情,甚至厭倦上課,也不太愿意跟學生打交道;第三、如此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難以滿足社會需要,既不利于學生的成長成才,也不利于社會發(fā)展。因此,這樣的教學方法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2、實踐性教學水平不足。高職《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實用性與實踐性都非常突出的課程,然而這門課程當前卻存在實踐性教學水平不足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一、實踐教學課時偏少,在《人力資源管理》總課時中所占比重過低;二、實踐教學形式單一;三、缺乏實踐經費,學生整體到真實企業(y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頂崗實習的可能性不大,而很多學校又沒有配套的實驗室或相關軟件讓學生去模擬實踐。這些因素導致學生很少有機會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也就難以提高其直接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3、任課教師實踐經驗不足?!度肆Y源管理》的課程性質決定了任課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而且要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但高職《人力資源管理》任課教師大部分都較比較缺乏實踐經驗,而學校也沒有建立起相應的教師培養(yǎng)機制。在重職稱、重學歷的高職院校環(huán)境里,教師更多關注自身職稱和學歷的提升,而忽略了實踐經驗的積累,在講授《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時,缺少真實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和感受,只能講授現(xiàn)成的案例,較難用自身工作的親身體驗去感染和影響學生。實踐表明,自身實踐能力不強的教師難以教出實踐能力很強的學生。
2 教學模式改革對策建議
(一)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
要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就必須想方設法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事實證明,采用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等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幫助學生獲得貼近于現(xiàn)實、貼近于實戰(zhàn)的人力資源管理技能。
1、案例教學法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開展案例教學法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是教師就某真實案例對理論進行深入細致的剖析,讓學生在案例中深刻理解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和理論,也可以讓學生課后搜集和整理案例,到課堂上進行演講或者結合PPT進行演示,還可以將案例導入課堂,讓學生充分討論后達成共識,并派學生上臺總結、演講。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主要起到指揮、指導和激勵作用,并時刻提醒學生每個案例并沒有最佳或者唯一答案,而思考、討論和得出結論的過程最重要。學生通過經常性的案例討論訓練,不僅對所學基礎知識掌握得更牢固,而且思維更敏捷,視野更開闊,語言表達能力更強,也更具有團隊協(xié)作意識。今后他們參加企業(yè)的“無領導小組”招聘考核時,也容易有出色的表現(xiàn),從而獲得用人單位的親睞。
2、情景模擬法: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實踐性很強,教學過程中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法會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它把現(xiàn)實中的一個個場景“搬”到課堂上,讓每一個學生都扮演一定的角色,真正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讓他們的聰明才智得以充分展現(xiàn)。在筆者主導的情景模擬教學實踐中,學生全身心投入人力資源管理的各種情境,他們在課前充分準備,在課堂上進行精彩的表演和展示,不僅對人力資源相關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而且大大提高了實踐能力和人力資源管理技能。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潛能被大大激發(fā),他們對課程充滿了興趣和學習的欲望,也對今后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充滿了充滿了渴望和自信,這對于學生今后良好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二)增強實訓教學比重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實訓比重一直偏少,因此,在學校的支持下,任課老師要有意識的加強實訓課時的比重,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有條件的話,高職院校最好建立現(xiàn)代化的人力資源實驗室,讓學生不出校門就可以親身體驗到較為全面、系統(tǒng)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在模擬工作分析、模擬招聘、模擬培訓、模擬績效面談和模擬勞動關系管理中,真實地感受到管理藝術的真諦,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職院校還可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購買一些能夠滿足企業(yè)和學生需要的人力資源管理軟件,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提供充分的條件和保障。
(三)培養(yǎng)“雙師型”教師
《人力資源管理》任課教師作為課程改革的推動者和親身實踐者,他們的教學指導思想、專業(yè)水平、實踐能力直接影響著人力資源教學改革的成果,因此,任課教師一定要努力成為 “雙師型” 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探索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并且將現(xiàn)代先進教學資源如慕課、微課、視頻公開課等引入課堂,幫助學生增長見識,擴大視野,并鼓勵學生開展自主性、個性化學習。此外,高職院校也要為任課教師提供多種學習和提升機會,如與企業(yè)合作授課、鼓勵教師到企業(yè)一線掛職鍛煉或頂崗實習等,幫助其積累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踐經驗,并著力打造專業(yè)的課程教師團隊,為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3 結語
通過對《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進行改革和實踐,筆者所帶學生基本上具備了工作分析、招聘與甄選、培訓與開發(fā)、績效管理、勞動關系管理等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們在課程活動中不斷提高的交流溝通、組織協(xié)調和團隊協(xié)作等能力將為其今后的職場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挺.高職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分析[J] .時代教育,2014(4).
[2] 張琪.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模式初探[J] .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4(8).
作者簡介
周雅琴(1981-),女,漢族,湖南衡陽人,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公共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