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穎
【摘 要】詩歌是我國五千多年發(fā)展歷史上一課閃耀的明星,而中學生學習古代詩歌,是繼承我國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途徑,尤其是我國實施語文課程改革之后,教材加大了對中學生學習古代詩歌的數(shù)量,可見教育部門對中學生學習古代詩歌重視,這也給我們從事中學生語文教學的工作者帶來了挑戰(zhàn),我們?nèi)绾巫屛覀兊膶W生更好的去學習古代詩歌,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問題。
【關鍵詞】古代;詩歌;中學;語文
中學古代詩歌的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途徑,如何讓學生真切的體會到詩歌所倡導的主題思想,如果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在語文課改之后,我們中學語文教師如何適應中學語文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使我們中學語文教師值得探究的問題。根據(jù)課改之后對中學語文教學的要求中,在過去的語文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適應新課標之后的語文教學要求,過去的古代詩歌教學僅僅局限在背誦詩歌,了解古代詩歌的大意等潦草的去學習古代詩歌,而新課標的推出之后,要求中學生在學習古代詩歌之后,要具有初步的詩歌鑒賞能力,還要更深一層的了解詩歌作者當時寫詩時的思想感情,從而為進入更高一層的學府學習詩歌的鑒賞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這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要不斷的提高我們的詩歌教學水平,以來適應新課標的要求。
一、要明確教學目標
在語文教學新課標推出之后,我們的古代詩歌教學目標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目標已有明顯的改變,所以我們教師在古代詩歌授課之前,一定要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首先新課標的教學目標的總體要求是,能夠讓學生理解古代詩歌的大體內(nèi)容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并根據(jù)課后練習的要求熟讀的熟讀,背誦的背誦。其具體要求共有三方面,第一,理解古詩歌的詳細內(nèi)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第二,逐步培養(yǎng)背誦詩歌的良好學習習慣,第三,要讓學生掌握初步鑒賞古詩歌的能力,為將來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教師要注重詩歌欣賞的教學過程
詩歌欣賞的過程是學生了解詩歌理解詩歌學習詩歌的重要的階段,因此我們教師在古詩歌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詩歌欣賞這個階段。首先,教師要對詩歌的作者以及作者在創(chuàng)作詩歌時大的社會背景進行詳細的講解,這樣有助于學生去學習詩歌。由于要學習的古詩歌數(shù)量眾多,因此,讓學生記住作者及作者當時作詩時的背景,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容易去理解詩歌,填補詩中由于語言表達形式的限制而形成的許多空白,以幫助學生準確理解詩歌內(nèi)容。在這個步驟中,可布置學生在課前自行搜集有關資料,在課堂上交流。既能夠調(diào)動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又能夠培養(yǎng)其自學的能力。
教師還要注重對詩歌中的文字教學,由于詩歌都非常簡短,因此每一個字都有他獨特之處,往往詩歌的一個字就是這整首詩的詩眼,可見對文字教學的重要性,當學生對詩歌中的重點字能夠初步理解之后,在讓學生去通讀整首詩,他將會對整首詩得到一個全新的了解。這樣也加深了學生對詩歌的記憶,也有助于學生對詩歌的誦讀。還有,對詩歌文字的理解,也是提高詩歌鑒賞能力重要途徑,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獨”、“破”這兩個字就是整首詩歌詩眼中最具代表的兩個字,抓住這兩個字通讀全文,具體分析、理解,深入體會,就不難理解詩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了,這樣非常有助于學生詩歌鑒賞能力的提高。
在學生對詩歌初步理解之后,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訓練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挑出詩歌中的千古名句或優(yōu)美的詞句,讓學生去體會句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這些重點的句子最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古詩的樂趣,因此,我們學習詩歌不能只學詩歌的大意,最重要的是體會到作者的感情交流,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對詩歌的記憶,又在無形中提升了學生的詩歌鑒賞能了,這種教學方法時非常有效的,非常值得我們教師去學習。
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在詩歌教學過程中,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最佳階段,詩歌涵蓋了語文教學的聽、說、讀、寫四大能力,是語文學習的濃縮,所以,我們在詩歌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要讓學生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感受到詩歌中的藝術形象,體會到詩歌的意境,詩歌的意象和詩人的形象在最初的理解中,只是一些零散的印象,指導學生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理解,把這些意象進行組合,創(chuàng)造出一些有條理的生活圖景和畫面來,把自我融入詩歌中去,從而把握詩人的自我形象,更好的體會詩人在詩歌中創(chuàng)造的意境,這是一種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閱讀、思考、探究等能力的方法,值得我們教師在詩歌教學過程中運用。
語文新課標推出之后,逐步把詩歌教學放在了語文教學的重點,所以,我們教師引起對詩歌教學的重視,改變傳統(tǒng)的詩歌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出新的詩歌教學方法,來不斷提高我國中學生對詩歌的鑒賞能力,使他們的詩歌鑒賞能力達到更深一層的水平,從而為將來的自主獨立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所以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努力,不斷提高我們自身的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陸平.語文教學參考書功能之考察[D].課程與教學論.2005.06.
[2]馮慶祥.語文課堂的“好課觀”研究[D].教學史.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