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銀萍
關于高校英語教育學專業(yè)的調查與研究
胡銀萍
英語教師應該既擅長英語又懂得如何教學生。教育部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已經頒布了師范高等??茖W校英語教育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規(guī)定高專學生必須通過系統的語言和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訓練后取得“英語教育學”專業(yè)畢業(yè)證書,方可上崗任教。然而,在專科以上的高層次英語教師培養(yǎng)專業(yè)中卻沒有設置“英語教育專業(yè)”,表明外語界對英語教育的“師范性”還缺乏足夠的、清醒的認識。因此,有必要盡快在國內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特別是師范院校)中建立“英語教育學”專業(yè)及相應的學士、碩士、博士系列學位制度,以培養(yǎng)新一代高度專業(yè)化的英語教師。
英語教育學;學科教育學;英語教師教育;學位制度
社會對英語教師學歷和學位的要求越來越高,從國內英語教師招聘條件來看,京滬等大城市的幼兒園英語教師都要求至少是大專學歷,小學和初中英語教師要求最低本科學歷,郊縣高中一般要求碩士學歷,一般有博士學歷的畢業(yè)生才有資格競聘市區(qū)內重點高中英語教師。無論哪個層次的英語教師招聘,師范類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生通常會被優(yōu)先考慮,人們一般認為師范畢業(yè)生不僅英語好,還懂教育,會教學,是英語教師的最佳人選。
但現實是,我國高等學校本科以上培養(yǎng)英語師資的專業(yè)中幾乎沒有“英語教育專業(yè)”,大部分高中或大學的英語教師取得的文憑是“英語語言文學”或“外國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學士、碩士或博士(魏深義2014),可以說全國幾乎沒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英語教師具有“英語教育”學位。反觀中國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只有國家教委1994年在《全國師范??茖W校英語教育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中明確規(guī)定了“英語教育專業(yè)”的教學大綱,但遺憾的是英語本科以上專業(yè)均沒有設置“英語教育專業(yè)”。高校外語學院不得不把以培養(yǎng)英語教師為目標的專業(yè)掛靠在“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下面,另外注明“師范類”方向。“師范類”方向的學生畢業(yè)后如果想繼續(xù)在英語教育方面深造,只能報考“英語語言文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翻譯”專業(yè)的研究生。
忽視英語教育的現象在博士培養(yǎng)中顯得更為突出。從教育部直屬、985工程、211工程所屬院校博士點研究方向可以明顯看出英語教育研究的不足(見表1)。北師大在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名下招收“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方向的博士已實施多年,2011年起改為“外語教育與教師教育”;華東師大外語學院在數年前也開始招收“外語語言教育學”和“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近幾年華東師大教育學院也開始在課程與教學論下招收“英語教育評價”和“英語課程與教學”方向的博士生;華南師大外語教學方向的博士生則放在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下招收,但缺少系統的英語教育培訓。英語教育學博士點專業(yè)名稱的混亂反映出外語學術界對英語教育學這個專業(yè)的認識還非常膚淺、模糊,仍然停留在只重視“專業(yè)性”,忽視“師范性”的階段,認為專業(yè)水平高,自然而然就會成為好教師;還沒有深刻認識到教育也是專業(yè)工作,更需要專業(yè)化的培養(yǎng)和訓練,尤其需要博士層次的專業(yè)研究,以解決從幼兒園和小學到中學和大學、從大都市到窮鄉(xiāng)僻壤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最迫切、最根本的重大問題。高水平英語教育研究的欠缺嚴重影響到英語師資的整體素質,阻礙了中國英語教育水平的提高?,F在社會上普遍注意到中國英語教育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其根源就在于中國缺乏高水平的英語教育研究。
表1:國內主要師范大學博士點英語教育教學方向目錄
英語教育學屬于學科教育學,學科教育在我國大致已經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各科教材教法階段;二是分科教學論階段;三是分科教育學階段(陶本一2002)。英語教育由于直接受英語作為母語的國家的影響,經歷了更為曲折的發(fā)展歷程。近一百多年來英語教學經歷了從家庭作坊式模式到全球性的專業(yè)化模式的巨大變化,同時也從最初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流派的傳授,逐漸發(fā)展為一個獨特的研究領域,并且引入文學、語言學、心理學等學科理論,形成不同的研究方向,如應用語言學、教育語言學、二語習得等。
在中國,學齡青少年兒童學習英語主要在學校完成,英語教育受教育學影響巨大。作為一種由字母拼寫的西方語言,英語在書寫、語法、表達以及民族文化上都與漢語有很大不同。語言的學習除了學會語言本身的使用之外,英語教師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是,如何針對中國人學習西方語言的特點,科學有效地教授學生掌握英語。因此,準備從事英語教學的高校學生不但要學好英語,還要學好教育學,特別是語言教育學、英語教育學。只有包含語言學和教育學的英語教育學才能真正以學校英語教育為主要研究對象,才能反映英語教育學的全貌和本質;只有建立英語教育學學科,才能為關涉到三億多大、中、小、幼學生和一百多萬英語教師的英語教學實踐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一)英語教育學學科的界定
筆者認為,英語教育學是研究英語教育的科學,是研究英語教學和英語教育教學中的現象和問題,揭示其規(guī)律的科學,是學科教育學(Subject E-ducology)的分支,而學科教育學是“以全面實現教育目標為目的,以相關學科研究成果為理論支撐的研究學科教育目標、課程、學習、教學和評價等全過程及其內在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陶本一2002)。它是人們對英語教學和英語教育實踐活動的認知總和,是英語教師教育與發(fā)展的核心知識體系,是語言學與教育學及其他相關學科融合而形成的應用性獨立學科。換句話說,英語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以英語作為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英語教學和英語教育實踐中的現象和問題,英語教育學的目的是探究英語教學和英語教育實踐的規(guī)律,以便指導英語教學和英語教育實踐。所謂英語教學規(guī)律就是英語教育內部諸因素之間、英語教育與其他事物之間必然的、本質的聯系。
廣義的英語教育學(English Educology,簡稱EE)包括英語作為母語、第二語言和外語的英語教育學。狹義的英語教育學(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ducology,簡稱EFLE)主要指英語作為外語的英語學科教育學,可以稱之為“英語外語學科教育學”“英語學科教育學”或“英語外語教育學”。如果是法語、德語、日語或其他語言作為外語的教育學可以依此類推稱作“X語教育學”“X語外語學科教育學”“X語學科教育學”或“X語外語教育學”。在我國,有關英語教學和英語教育的科學研究的學科名稱,準確地說,應該是狹義的英語教育學(EFLE)。
外語教育學在被學界所認識之前走過了漫長的道路。1981年,老一輩英語教育家許國璋先生首先將國外的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譯為“英語教育學”(許國璋1981)。1987年,另外一位老一輩英語教育家張正東先生出版《外語教育學》一書(張正東1987),標志著外語教育學的誕生,意義深遠:其一,在中國,英語是外語,而不是第二語;其二,外語教學應代之以外語教育;其三,外語教育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不同于英語教學法課程,也不同于二語習得、教育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等學科。隨后,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至本世紀初數本以“英語教育學”或“外語教育學”為名的專著相繼出版,如陳欽盛(1994)、楊玉林等(1994)、黃國營(1997)、章兼中(1997)、袁士樸(1998)、廖曉青(2007)、舒白梅(2007),其中田金平和秦杰(2008)在其《英語學科教育學》中明確地將英語教育學劃歸到學科教育學,使英語教育學終于有了正確的學科歸屬。
(二)英語教育學是語言學與教育學融合的產物
英語教育學的主要理論來源包括兩個學科:語言學和教育學(見圖1)。根據中國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2009年頒布的《學科分類與代碼》(GB/T13745-2009)標準,語言學(740)一級學科下設普通語言學、應用語言學、外國語言等二級學科;應用語言學二級學科下設語言教學(即外語教學研究界通常所說的狹義應用語言學)三級學科;外國語言二級學科下設英語三級學科。普通語言學、語言教學、英語共同構成了英語教育學的語言學基礎。教育學(880)一級學科下設教育學原理、教育史、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等二級學科,這些學科均對英語教學起著指導作用,構成英語教育學的教育學基礎。語言學和教育學兩大學科體系有機嫁接,順理成章生成英語學科教育學,簡稱英語教育學。
圖1:英語教育學兩大理論基礎
鑒于英語教育學的跨學科特點,一些院校將博士學位點設在外語學院,如北師大、華中師大,也有的設在教育學院,如華南師大;也有的高校同時在外語學院和教育學院設點。無論設在哪個院系,都應該設立相應的英語教育學學位制度,給完成學業(yè)并達到國家頒發(fā)學位標準的學生分別授予英語教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這些都應該是未來英語教育專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在碩士和博士階段應區(qū)分專業(yè)學位和學術學位(朱旭東2005),前者側重于指導實踐,后者側重于學術探索。
具體來說,就是現行的培養(yǎng)英語教師的主要陣地——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學科應將原來屬于狹義應用語言學的部分,即語言教學部分,從語言學下設的普通語言學研究和廣義應用語言學中分離出來,與教育學院現有的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或教師教育學專業(yè)合作,共同培養(yǎng)英語教育學學士、碩士、博士。另外一個主要陣地——英美文學專業(yè)也應依此類推。
英語教育學的課程設置可以歸納為六大基本板塊:(1)語言技能與語言學常識,包括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技能,英語語音、詞匯、語法、語篇、語言史、世界語言類型等語言知識以及語言學知識;(2)教育學,包括教育學原理、教育史、教育哲學等教育學基礎理論,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教育管理學、教育技術學、教育統計、心理測量、教育法等應用性教育研究以及國家教育政策與改革、中小學教育現狀與問題、校本課程開發(fā)等基于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專題研討;(3)英語課程論和教學論,包括英語課程論、英語教學論、英語教育心理學、英語教育社會學、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法等跨學科交叉學科,世界英語教學史和中國英語教學史以及英語活動課程的設計與組織;(4)英語教學實習,包括微格教學和中小學教學實習;(5)百科知識;(6)其他專業(yè)知識,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或自然科學中的學科專業(yè)知識。用數學公式表示為(見圖2):
一個理想的英語教育學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應當掌握精湛的聽、說、讀、寫、譯技能,扎實的英語語言知識,高超的英語教育與英語教學能力,能夠勝任從小學到初中、高中的英語教學工作和初步的研究能力,能夠解決英語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圖2:英語教育學專業(yè)的課程設置
一個理想的英語教育學專業(yè)的碩士畢業(yè)生在此基礎上,應該接受語言學、教育學、英語教學論、課程論的系統學術訓練,并要求知識廣博,修讀過英語教育之外的其他專業(yè)。
一個理想的英語教育學專業(yè)的博士畢業(yè)生的要求更高,不僅要能夠勝任從小學到博士生英語的教學工作,并且能夠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最基礎、最根本的問題做研究,提出解決辦法。
中國英語教育諸多問題的根源在于高水平英語師資的培養(yǎng)不力,重英語語言培訓,輕英語教育規(guī)律的掌握。這種現象的產生是由于多年來對英語教育規(guī)律的認識不足、研究不夠,沒有培養(yǎng)出既精通英語又精通教育的專家、學者和從事英語教學的高水平教師,這不能不說是中國英語教育的一大戰(zhàn)略失誤。中國的英語教師隊伍中不僅要有師范高專畢業(yè)生,還應有英語教育學專業(yè)的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高校英語專業(yè)的研究方向不應僅限于語言學、文學等,更應該重視英語教育學的研究。沒有一流的英語教育研究,就沒有一流的英語教育,沒有一流的英語教育,眾望所歸的“一條龍”英語教育(楊連瑞2014)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可喜的是,最近幾年若干高校的教育學院和外語學院開始嘗試跨學院聯合來培養(yǎng)未來的英語教師,盡管這種嘗試還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但是這條路不失為痛定思痛后的理性選擇。盡快建立英語教育學學科,不僅有助于匯集各方智慧探索本學科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也有助于探索出英語教師教育與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引用文獻
陳欽盛.1994.英語教育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國營.1997.英語教育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廖曉青.2007.英語教育學[M].臺北:心理出版社.
舒白梅.2009.現代外語教育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陶本一.2002.學科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田金平,秦杰.2008.英語學科教育學(English Subject Educology)[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魏深義.2014.應用型高校外語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現狀分析——以周口師范學院為例[J].英語教師,(12):28-31,38.
許國璋.1981.美國他語人英語教育學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2):1-15.
楊連瑞.2014.我國外語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的幾個問題[J].語言教育,(8):2-5
袁士樸.1998.英語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楊玉林,崔希智.1994.英語教育學[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
章兼中.1997.外語教育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朱旭東.2005.專業(yè)化視野中大學化教師教育的十大觀點[J].教師教育研究,(1):3-9.
張正東.1987.外語教育學[M].重慶:重慶出版社.
作者信息:200093,上海,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
huyinping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