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正幫
摘 要: 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升初中化學教學效率,打造高效化學課堂,是廣大化學教師追求的目標,也是廣大教師致力研究的課題。作者就新課程下如何打造高效初中化學課堂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 初中化學 師生關系 思維能力 分層次教學
新課程理念要求課堂教學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高效結果,同樣要求得到好的教學質量,當然,素質教育不能不注重學生認知基礎的培養(yǎng),要在傳授學生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傳授學生學習技能,全面提升初中學生的化學能力和水平。
一、俯下身子,走近學生,讓學生喜歡老師
愛屋及烏,這個成語是我們熟知的。同樣可以運用到教學中,如果學生喜歡老師,就會喜歡這個老師的一切教學活動,包括老師所教的學科,學生一旦對學科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努力用心學習,學習質量也會大大提高。反之,如果學生不喜歡老師,就會對老師的教學活動產生抵觸情緒,就不會喜歡這位老師教學的學科,教學質量自然會下降。因此,教師首先要樹立良好的形象,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崇拜心理,用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讓學生信服教師。教師強大的人格魅力不僅體現(xiàn)在其淵博的知識上,還體現(xiàn)在教師良好的涵養(yǎng)上。
教師要經常學習,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理念,不斷“充電”,適應社會發(fā)展,適應知識更新?lián)Q代,認真準備好每一節(jié)課,上好每一堂課,讓初中化學課堂變得有深度、有廣度。課堂教學中要轉變自身角色,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師道尊嚴”讓人不敢靠近的形象,不能老是主宰著課堂,讓學生對老師只是唯唯諾諾,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嚴重束縛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這種課堂看似教學嚴謹,學生對老師說的一切都好像“言聽計從”,其實,學生自身積極性根本沒有調動起來,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我們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與學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與學生合作學習,讓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考,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二、強化引導,讓學生喜歡化學學科
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學生學習知識除了教師講授外,還要進行化學實驗,比起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學科來說,更有自己特殊的魅力。初中生剛剛接觸化學時經常會被各種化學實驗現(xiàn)象吸引,覺得化學好玩、新奇,心中充滿好奇感。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做好教師演示實驗和指導學生做好操作實驗,讓學生喜歡上化學。給學生演示如手帕燒不壞,用魔棒點火等一系列有趣實驗,讓學生對化學產生興趣。教學中,教師還要把化學知識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用學到的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多年教學證明,學生對如何滅火,怎樣治療胃酸,如何防止水污染,如何防止產生鐵防銹等問題十分感興趣,在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產生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化學思維和水平
新課程改革下的教材更重視發(fā)展學生探究能力,當前教材減少了敘述內容,更多的是以談話方式表現(xiàn)出來。初中化學教材中每個話題的探索涉及方方面面的問題,需要調動學生各方面的思維,對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非常有利,同時,對學生思考化學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對學生來說是一場挑戰(zhàn)。這就給初中化學教師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師加大培養(yǎng)力度,拓寬培養(yǎng)渠道,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維能力,讓學生明白、掌握解決化學問題的切入點,從哪里入手,如何分析,怎樣解決,真正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瘜W中對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相關化學計算,各個實驗的操作步驟,都是講究順序的,學生探究、分析、討論、解決化學問題同樣是有一定順序的。通常情況下,都是由表及里、由遠到近的。譬如,在對物質的性質進行描述時,通常都是先描述其物理性質,再描述其化學性質;進行化學計算時,都是先書寫相關化學方程式,再代入數(shù)量進行計算;對于裝配化學實驗儀器,通常是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因此,化學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經常性有序思維訓練和培養(yǎng),讓學生學會有序思維,學會學習,讓學生能夠高效學習化學。
四、分析學生實際開展分層次化學教學
一個班級中學生的學習層次是不相同的,學習能力是有差異的,知識基礎也是參差不齊的。但這并不是說要將學生分成幾個等級區(qū)別對待,而是強調在化學課堂教學中關注每一個學生發(fā)展,讓全體學生都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機會,不僅關注學優(yōu)生,更要關注學困生,讓全體學生都能受到教育,得到提升?;瘜W課堂教學中要找準問題的切入點,了解學生各自的能力和學習需求,提出不同教學要求,讓每個學生都要參與、都能參考、都會參與,讓學生都學有所得,多層次教學能夠讓每個學生都在本身能力水平上得到發(fā)展,更進一步,這樣就能照顧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開展有效化學教學,打造高效化學課堂,出發(fā)點和最終落腳點都是為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為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學生學習的目的不只是分數(shù),不只是升學,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技能,提高科學素養(yǎng),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識,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潛能開發(fā)。
參考文獻:
[1]梁詩瑩.探究如何構建高效化學課堂教學模式[J].新課程(中旬),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