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倩妮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中,雖然教師占據(jù)主導地位,但依然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問題的提出既是給予學生參與的機會,又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主要途徑。有效的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而使語文教學事半功倍。教師應當重視提問的作用,努力提升提問藝術,在語文教學中有效提問,促進語文教學的高效進行。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課堂提問 有效性
課堂提問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入理解語文教材內(nèi)容,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質(zhì)疑能力,對于學生的成績提高和能力發(fā)展都有重要作用。教師在提問過程中應當從學生的理解能力出發(fā),從教學需要出發(fā),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本文詳細闡述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如何進行有效課堂提問。
1.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課題提問的意義
1.1推動語文教學的高效進行。
語文教學的高效進行,有利于教師按時完成教學任務,也有利于學生全面掌握教學內(nèi)容。教師作為語文教學的主導者,應當改進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推動語文教學高效進行。課堂提問對于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有積極意義。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當把握課堂提問的技術,使課堂提問為教學服務,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進行有效提問可以推動語文教學的高效進行。
1.2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當今時代是素質(zhì)教育的時代,學生不僅要掌握語文學科知識,而且應當在能力上有所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以長遠的眼光看待語文教學,為學生的更好發(fā)展提供支持。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展開聯(lián)想,說出自己的獨特想法,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教師應當注重課堂提問的教育意義,進行有效提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2.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課堂提問的實施
2.1問題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問題導入能夠給語文教學一個良好開端,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在正式授課前拋出有趣的問題,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主動跟隨教師開始學習。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進行問題導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授《烽火戲諸侯》這篇文章前,可以進行這樣的問題導入:“從前周朝有一個周幽王,他最喜歡的妃子是褒姒,褒姒不喜歡笑,但是周幽王希望能夠看到她的笑容。于是周幽王聽了一個建議,褒姒竟然真的笑了,同學們猜猜這個建議是什么?”對于教師給出的這個問題,學生一定非常好奇,從而仔細思考并積極作答。在聽完學生的回答后,教師帶領學生開始學習這篇文章,讓學生帶著好奇從文章中尋找答案。這種問題導入的方式可以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對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有積極作用。
2.2緊扣課題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課堂提問是服務于教材內(nèi)容的講解的,因此課堂提問應當從課題出發(fā)。教師在提問過程中一定要把握提問的本來意義,圍繞文章提出有意義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思考和作答,加深學生對于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緊扣課題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例如,教師在講授《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時,針對文章主要內(nèi)容,可以向?qū)W生提出如下問題:“同學們,是誰毀滅了圓明園呢?”“他們?yōu)槭裁匆獨鐖A明園呢?”“你讀了這篇文章有什么感想?”這些緊扣課題的文章能夠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和思考,然后回答。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進行及時反饋,從而讓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教材內(nèi)容。教師只要緊扣課題提問,就可以做到有效提問,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便利。
2.3開放提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教師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應當遵循靈活原則,不僅使學生的語文學習進步,而且應當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對于問題的提出,教師應當允許不同看法的存在,而不是硬性要求標準答案。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開放提問,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例如,在講授《守株待兔》這篇寓言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覺得農(nóng)夫還會等到撞死的兔子嗎?”有的學生可能會回答說:“農(nóng)夫沒有等到兔子,他自己也由于懶惰而沒有飯吃?!倍械耐瑢W可能會說:“有一天一只兔子又撞了上去,但是農(nóng)夫沒有撿到,因為他餓得動不了了?!睂τ趯W生的不同回答,都應當尊重,即尊重學生的想象力和思想。
2.4有條理的提問,促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教師作為傳道授業(yè)者,不僅應當教授給學生語文知識,還應當教授給學生學習方法。教師有條理地提問,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展開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入了解文章內(nèi)容,還可以促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進行有條理的提問,促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例如,教師在講授《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時,就可以向?qū)W生提出問題:“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你認為哪幾句詩最能體現(xiàn)?”教師在提出問題后,學生就可以帶著問題學習和讀這首詩了。同時,學生在以后閱讀其他詩時可以代入這些問題,這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3.結語
新時代的教師應當跟上時代的步伐,積極轉(zhuǎn)變教學理念,改進課堂提問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有效提問,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的進步和個人發(fā)展,增強語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淼著.當代語文教育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文彥,蔡明主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2007重?。?
[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新課程的理念和創(chuàng)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