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飛
摘 要: 信息時代,計算機和多媒體已經走進了課堂,在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為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也讓學生感受了多媒體的靈活和新穎,不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新的教學手段,而且給老師提供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方式。在利用多媒體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科特點,設計周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語文課有聲有色。
關鍵詞: 語文課堂 多媒體 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手段是一個高效率的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它可以讓學生在高興和愉快的狀態(tài)下學習,可以讓枯燥無味的語文知識變得聲情并茂,可以讓無聲的知識變得抑揚頓挫,可以讓靜止的圖片翩翩起舞……所有這些都有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發(fā)揮,更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么如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呢?
一、在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1.使用多媒體,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啟發(fā)他們的智慧。
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很差,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跟著老師一起思考,一起學習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利用多媒體,利用動畫、聲情并茂的圖片可以帶動學生走進語文課,培養(yǎng)他們審美能力的同時,啟動他們積極思考、學習。如由《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樓閣》這樣描寫優(yōu)美景致的作品,我們可以用多媒體課件根據文字勾畫出一幅幅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色,讓學生在詩情畫意中接受美的熏陶。也可以配合教學的需要,向學生展示書法、傳統(tǒng)繪畫、雕塑等作品,如用歡快的圓舞曲插入《項鏈》的高潮部分,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學習情境,優(yōu)美的各具風格的音樂使他們驚喜、陶醉、亢奮,直至主導他們的情感。圖像的顯示使許多難以描繪的抽象的內容得到形象化展現(xiàn)。加強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通過畫面、音樂等媒介將課文中抽象的文字轉變?yōu)榫唧w可感的審美形象,在語文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欣賞美,是增強審美感知力的重要途徑。
2.利用多媒體制作聲情并茂的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中學語文教學設計,老師可以制作聲情并茂的課件,反映事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可以再現(xiàn)很多場景,這些都是傳統(tǒng)教學不可能做到的。在這樣的情景下,學生自然而然就提高了興趣,學習效率較高。如《孔雀東南飛》敘述的是劉蘭芝與焦仲卿的愛情故事。該故事情節(jié)和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情節(jié)大致相同,用《梁山伯與祝英臺》作為背景音樂會引起良好的效應,學生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读荷讲c祝英臺》小提琴協(xié)奏曲由相愛、抗婚、化蝶三部分組成,結合《孔雀東南飛》的教學設計,把這三組樂章在不同的時間播放,達到不同的效果。在分析課文之前可先播放《梁祝》的《相愛》部分,說:“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是中國古老的民間傳說,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可以說是驚‘天地,泣鬼神’,而本文所寫的劉蘭芝與焦仲卿的愛情故事與梁祝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有著深厚的感情基礎卻被焦母棒打鴛鴦散,接下來我們看這催人淚下的故事”。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普遍感到有新意、有興趣,充滿好奇,便開始仔細認真閱讀《孔雀東南飛》一詩。在分析劉蘭芝抗婚部分的內容時,把梁祝的第二樂章《抗婚》作為背景音樂播放,能有力烘托劉蘭芝敢于反抗的性格特征。分析最后一個詩段時,播放《化蝶》部分樂章,同時進行有感情的朗誦。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把樂章的情境與課文的情境較好地結合起來,當中穿插音樂,達到了加深記憶的效果,有利于背誦全文。再如學習《神奇的極光》一課時,對什么是極光,極光的形、色如何,只看文字,顯得有點枯燥無味,印象也不深刻。我緊扣“神奇”二字做文章。開場時輕點鼠標,一組形態(tài)各異、色彩紛呈的極光圖片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面對如此神奇的景象,學生的好奇被激發(fā)了,興趣濃厚,探究問題的意識自然就增強了。學生就能積極主動地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這種積極主動的能力正是將來在社會上生存所必需的能力之一。
3.巧妙使用多媒體,對于重難點的突破有著優(yōu)勢,提高教學效率。
語文知識本身就是信息量很大的一個學科,利用多媒體在有限的時間內增加了學生的信息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密度。比如在教授《雷雨》這一課時,可先讓學生觀看電影,再請學生講故事,分析人物形象,由學生主動參與完成教學任務,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我的空中樓閣》一文,“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這個比喻句寫得形象、新穎,古有“眉似青山,眼若秋水”之語,作者在這里把山中的“小屋”比喻成“眉梢的痣”更是獨特新穎。在細細品味語言文字之后,再出現(xiàn)相關畫面或FLASH,使語言文字的描述變得更鮮明、更強烈、更集中,讓一些不能很好地再現(xiàn)畫面的學生理解了語言文字,讓那些已理解句子含義的學生的印象更深刻。
總之,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研究學生掌握的知識情況和學生的基本能力情況,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的宗旨,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點,多角度、多層次地呈現(xiàn)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思維,深化對語言的理解、感悟,真正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體,讓課堂多姿多彩,優(yōu)化語文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積極參與、努力探索中學到知識,培養(yǎng)能力,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