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美榕
摘 要: 小學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教師要創(chuàng)造高效的教學環(huán)境,以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為主旨,調(diào)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深入挖掘每個學生的語文潛能,打造陽光課堂,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語文知識,彰顯語文本色。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陽光課堂 語文本色
小學語文教學是一門綜合藝術,需要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教法,尊重小學生的情感需要,發(fā)掘?qū)W生的語文學習潛能,運用恰當?shù)慕虒W手段,激發(fā)學生探究文本的興趣,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為學生營造恰當?shù)慕虒W氛圍,讓學生的想象思維動起來,不斷拓寬學生的語文視野,讓學生在和諧互動的情境中探究語文知識,開闊語文視野。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方式,更新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本,活用語文教材,用人性化的課堂管理方式使學生樹立學好語文的自信心,滿足小學生的求知欲望,張揚學生的個性。教師要經(jīng)常鼓勵學生帶著自己的經(jīng)驗、知識、思考、靈感和興趣參加語文學習,學會質(zhì)疑,勇于質(zhì)疑。教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方法,嘗試利用資料自己解決文本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打造陽光課堂,體會語文本色,感受語文學習帶來的無窮魅力。
1.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導”就是引導,“入”就是進入新課學習。導入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關鍵,也是新課教學的先導。有趣的課堂導入能發(fā)散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調(diào)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是文本與學生充分互動的橋梁,對語文課堂教學有重要的作用。教師用小學生特別喜歡的故事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迅速安靜下來,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故事氛圍中學習知識,不斷陶冶學生的性情,打開學生想象思維的閘門,喚起學生自主探究文本的欲望,體會語文的魅力,真正達到“如魚得水,俊鳥高飛”的教學境界。例如:我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新課伊始就問學生:“同學們,你們愛聽故事嗎?”學生一聽說講故事,異口同聲地回答:“愛聽!”我接著講了一個神話故事,以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我國的廣西桂林到處名山大川,景色宜人,這是大自然賜予桂林的千古杰作,是令人神往的旅游勝地。桂林的父子巖景色優(yōu)美,其中還有一個美麗而神奇的傳說。有一對姓龍的父子,造船手藝特別精湛,他們父子倆造的船不但能裝很多貨物,而且在大海里行駛的速度極快,人們都請他們父子倆給造船??墒翘煊胁粶y風云,當?shù)氐囊粋€有錢人萬員外看中了父子倆的造船手藝,逼迫父子倆為他造一艘特別大的船,用來搶奪老百姓的財物,再給皇帝上供。龍家父子心想:要是為萬員外造好了船,老百姓可就遭殃了。萬員外搶奪百姓的財物就會用大船全部裝走,老百姓豈不是要遭了大罪了嗎?龍家父子就悄悄地來到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偷偷地藏到了一個巖洞里,后來因為躲避萬員外的搜捕,沒有糧食吃,父子倆被活活地餓死在巖洞里,父子巖也因此而得名。學生們,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去看看父子巖吧,再欣賞一下桂林山水的美景吧。”故事導入是學生閱讀思維發(fā)散的催化劑,讓學生怦然心動,快速學習新課,為新課教學做好鋪墊,打造陽光課堂。
2.巧用媒體,點燃激情
多媒體使形、聲、光、色、動、靜融為一體,打破時空的限制,把文本內(nèi)容以生活的形式展現(xiàn)在小學生面前,點燃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迅速進入角色。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把比較枯燥的文字變?yōu)樨S富多彩的生活展示板,喚醒學生對生活的感受,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玩中學語文,在玩中享樂生活。課堂的一個個靈動點在閃耀,學生智慧頓生,課堂流光溢彩,氣氛活躍。例如:我在教學語文S版《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觀察小蝌蚪的成長經(jīng)過,利用FLASH動畫演示小蝌蚪長成小青蛙的過程。大屏幕上的動畫栩栩如生,把學生帶進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中。在學生了解小蝌蚪變成小青蛙的經(jīng)過后,我引導學生改編課本劇,鼓勵學生想臺詞,讓學生佩戴小蝌蚪、小烏龜、鯉魚和小青蛙頭飾進行表演。課堂氣氛熱烈,學生爭先恐后地搶角色,認真地演好自己的角色。表演中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甚至只是演跑龍?zhí)?,都在竭盡全力地展示文本內(nèi)容,把小蝌蚪、鯉魚和小烏龜及青蛙演得活靈活現(xiàn)。表演既讓學生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高效互動,回歸文本
小學語文課堂高效互動是師生對某個問題的互相交流、共同探討,形成一種互動的教學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難點處、困惑處、關鍵處提出不懂的問題。問題是學生課堂“互動”的前提,也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問題,采用多種形式探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引發(fā)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盡可能地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擴大小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動手實驗,以期達到課堂教學內(nèi)容豐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境界。教師可把學生分成小組,組長分工,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角色,發(fā)揮團隊精神,讓學生合作交流,分享成功的喜悅。如:我在教學《烏鴉喝水》一課時,課前給學生布置實驗,試一試:烏鴉會用什么辦法喝到水?課上,讓學生演示實驗,然后小組展開討論:你們組認為哪種方法最合理,烏鴉能喝到水,然后匯報。一組一個學生說:“我們組通過實驗認為,即使烏鴉在瓶子里放了許多小石子,也是有可能喝不到水的?!彼脑捯粢宦?,其他組的學生哈哈大笑。那位學生說:“我們已經(jīng)實驗了,如果瓶子里的水少于整個瓶子的三分之二,把小石子放進瓶子里,烏鴉也喝不到水?!苯淌依镱D時鴉雀無聲。教師請一組學生再次演示實驗,學生認真觀察,果真和這個學生說的一樣。教師表揚了一組的學生,學生給一組學生熱烈的掌聲進行鼓勵。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探索者、發(fā)現(xiàn)者和創(chuàng)造者,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個性在愉悅的氛圍中得到張揚,不斷展現(xiàn)語文課堂教學的生命活力。
總之,小學語文是一門藝術,需要語文教師不斷地探索教法。教師要創(chuàng)設高效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解答文本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產(chǎn)生探究的動力,打開小學生的心智之門,拓寬學習渠道,讓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不斷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樊偉清.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有效性教學策略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0(10):136.
[2]孫陽.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保定學院學報,2013(05):1-5.
[3]付穎.如何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J].教育教學論壇,2014(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