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愛華
摘 要: 初中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的基本方法。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給學生提供了大量實踐機會,既動手又動腦,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究求知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操作實踐的能力。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初中生物教師應著力研究高效實驗教學策略,切實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
關鍵詞: 初中生物 生物實驗 教學策略
生物學科的實驗教學是一個必要的探究過程。通過實驗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具體生動,學生可以清楚地觀察各種生物體的結構,從實踐中鍛煉觀察和動手能力,增強對生物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的認知。初中生物教師應對實驗教學賦予特別關注和重視,在不同類型的實驗中貫徹探究性理念。
一、初中生物實驗課程開展中存在的問題
1.生物實驗重視程度不夠。在本地區(qū),初中生物屬于考察科目,僅在七八年級開設課程,所以師生和家長都對生物學科重視不足。而且由于實驗設施、課程安排等因素,致使部分學校生物實驗的開展落實不到位。
2.實驗教學方法需要改進。初中生物教材中大部分實驗是演示性實驗和驗證性實驗,啟發(fā)性、探究性實驗只占一小部分。教師在演示時多是照方抓藥般邊實驗邊解釋,學生坐著觀看教師演示實驗,思考較少忙于筆記,不能親自動手實踐體驗,做題時也是紙上談兵。
3.學生做實驗目的性不強。部分學生做實驗是出于玩樂的心態(tài),壓力不夠,目的性不強,認為做實驗就是應付中考實驗加試,不能在實驗中很好地運用科學探究方法,體會實驗中的思想,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應選取更優(yōu)的教學方案,采用合適的檢測方法,開展拓展性試驗,幫助學生在生物實驗的操作中開闊視野。
二、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實驗興趣。生物實驗的操作性強、趣味高,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和獨特魅力,能激發(fā)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興趣。學生在實踐中動手動腦克服各種困難使實驗成功,并從中產(chǎn)生喜悅和滿足,提高生物學習興趣。初中生物教師應考慮到教學要求為學生增加趣味的實驗操作機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用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對生物實驗的興趣,營造良好的實驗教學氛圍。
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動手實踐能力,對一些合適的演示性實驗“袖手旁觀”,挑選學生動手操作進行課堂演示。這樣的情況下,演示的學生全神貫注專心操作,觀看的學生聚精會神地盯著演示者的操作,起到“找錯處”的監(jiān)視作用,加深對所做實驗操作流程的印象和認識,提高學生的實驗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在平時授課應部分融入實驗課的教學內(nèi)容,降低實驗課講述操作和原理的時間占比,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動手實操時間。還應及時檢查并規(guī)范或更換實驗室的器材設施,提高實驗課的課堂教學效率。
(二)開展拓展性探究實驗,增強思考能力。初中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常常會對周圍事物產(chǎn)生奇思妙想,并提出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生物教師應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引導學生對問題大膽探究。考慮到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定的實驗條件,利用探究性實驗的思維模式,讓學生把對生物問題的好奇轉化為合理猜想,提出假設并設計實驗驗證猜想,根據(jù)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踐,有助于營造良性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氛圍,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實驗探究中樹立科學態(tài)度,掌握探究并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學習“廣泛分布的細菌和真菌”一章時,就有學生提出疑問:“媽媽會用家里的酒精給傷口消毒,消毒就是殺死細菌嗎?”針對這一疑問,教師應及時贊賞他善于思考的精神,并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驗證這一疑問。實驗設計的思路是:用顯微鏡觀察細菌涂片中細菌的分布和形態(tài),向涂片上滴酒精,靜置后再次觀察。如細菌的分布和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則能得出酒精可以殺死細菌這一結論。學生親自設計并參與實驗過程,激發(fā)了實驗興趣,增強了探究意識,更加主動地投入實驗課的聽講中。
(三)掌握準確的實驗操作,總結方法思想。部分學生雖有動手操作實驗的興趣,但缺乏嚴謹科學的精神和態(tài)度,只是覺得實驗比較有趣好玩,調(diào)節(jié)緊張的課程學習。這樣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往往只求結果,忽視操作過程,很難將實驗做成功。教師在實驗課上應注重引導學生總結實驗方法,規(guī)范實驗的操作步驟,樹立科學嚴謹?shù)膶嶒瀾B(tài)度。學生只有理解掌握實驗的操作要領,對實驗步驟的要點和易出錯之處心中有數(shù),實驗才能成功進行,對生物課程的系統(tǒng)學習才可以有的放矢,避免疏漏。
如學習“顯微鏡的使用”時,學生可以邊學習邊總結,教師引導學生將顯微鏡的使用要領整理成口訣,如“三個一”:距桌邊一掌放置顯微鏡、標本和目鏡物鏡通光孔對成一條直線、標本對物鏡正中一厘米,以及“擦—滴—取—展—蓋—染—看”的實驗步驟,使學生對操作要領了然于胸,使實驗成功進行。
初中生物教師根據(jù)教學任務的要求,以實驗課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進行完善和延伸,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思考探究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需要師生一起發(fā)力,共同提高多元化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杜慧英.淺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設計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5).
[2]何瑜.淺談如何運用小組合作提高初中生物實驗課堂的實效性.課程教育研究,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