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以火
摘 要: 圍繞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真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這一內(nèi)容,本文從語文活動、語文課堂和語文教師三方面,探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一些做法。
關(guān)鍵詞: 語文教學 興趣激發(fā) 載體陣地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過程中的主要實施者,如何充分開發(fā)學生潛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努力探尋的問題?!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我認為這“活水”便是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如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那么,語文教學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境界。我結(jié)合平時語文教學實踐,談談如何激發(fā)、培養(yǎng)初中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語文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載體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課中有許多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如能恰當引導,學生就會對語文活動感興趣,讓他們在活動中樂中有學、學中有樂。教育家斯賓塞強調(diào):“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帶有樂趣。”可見,“愉快”和“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1.活動內(nèi)容要貼近學生生活
大凡社會生活中的熱點、焦點,學習生活中的難點、疑點,青春期的顧慮和困惑,都可以成為語文活動課的內(nèi)容。組織諸如“我身邊的廣告”、“我看紅十字會”、“語言美容院”、“十六歲花季”、“名牌名在哪里”等一系列活動,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為他們興趣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廣闊的天地。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造靈感才能被喚醒,智慧的火花才能迸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熱情才會被激發(fā)。
2.活動形式要生動活潑
為了開闊視野,豐富知識,老師可以巧設一些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活動,如“戲曲大舞臺”、“成語搜搜”活動讓學生趣味盎然;“中秋賞月”、“古橋遐思”令學生心曠神怡;“我上講臺三分鐘”、“校園軼事答讀者問”妙趣橫生。這一系列活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內(nèi)容豐富,學生樂于接受,有參與的激情和興趣,很快激發(fā)“我要學語文”的強烈欲望。
二、語文課堂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陣地
有趣的活動雖然深受學生歡迎,但是活動畢竟是暫時的,次數(shù)少,課堂才是語文教學的主旋律,如能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那才是長久之計。
1.教學直觀、形象、生動,激發(fā)興趣
初中學生由于年齡和生理特征,缺乏自覺分析和思考能力,特別對于抽象的東西,總是轉(zhuǎn)不過彎。因此,教師授課時應盡量做到直觀形象,讓學生輕松地接受新知識,自覺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睙嵴\投入的教態(tài)、生動形象的語言、幽默風趣的比喻,都是教師達到上述目的的必要技巧。如我校校長葉玉珍老師曾經(jīng)說過,他在教學《孔乙己》時,特地從老家找來保存下來的銅板,在課堂上,他穿著長衫,示范孔乙己排出九枚銅錢,把全班學生的眼球都吸引過來,好幾位學生上臺試著排銅錢,學習熱情空前高漲,學習興趣無比濃厚,以致畢業(yè)多年的學生相聚時總會談起這一堂課。
2.教學得體、富于創(chuàng)新,亦能激趣
教學活動不是一種簡單的機械活動,而是一種復雜的程序活動,不僅要求學生有參與興趣,還要求教師有效組織和靈活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課堂才有生命,學生才會興趣盎然。
教法得體。教學是一種雙邊活動,因此,教師不能盲目傳授知識,忽略學生的反應。教師在教法上應注意改進,如我在教學詞匯積累時,采用活動課方式——詞語接力賽:同義詞、反義詞辨析,詞語搭配訓練,成語填空、成語接龍;還開展“語言超市”活動:“望梅止渴”等成語來由、歷史典故、對聯(lián)知識、謎語活動等,這樣的活動設計不僅可以引導學生認識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性,增強學生運用詞語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累詞語的習慣,更可以激發(fā)學生積累詞語的興趣與熱情。
富于創(chuàng)新。針對學生對事物的新鮮感,教師在教法上應新穎獨到、推陳出新,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我在平時課堂上經(jīng)常創(chuàng)新改革課堂教學形式,如教學《安塞腰鼓》時,我收集了大量有關(guān)安塞腰鼓的視頻、圖片、音頻,把這些材料加以編輯,把這堂課上成安塞腰鼓欣賞課,學生興趣濃厚,學習了解的知識比課文多得多了。又如教學七年下冊第五單元有關(guān)探險的課文時,我要求學生課前充分預習,課堂采用答記者問的形式,我是發(fā)言人,學生是記者,就本單元課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向我提問,我一一為他們解答,效果驚人,學生參與熱情高,發(fā)問內(nèi)容深刻,就連平時不愛語文的同學也主動參與。又如教學《皇帝的新裝》前,要求學生分組編課本劇或話劇表演,表演時,大部分學生都參加了,大家都要求扮演角色,對這種活動十分投入,不用說,這樣的形式比傳統(tǒng)的單純上課興趣濃厚多了。再如教學作文課時,我會帶領(lǐng)學生去本縣紅軍革命教育基地參觀,帶領(lǐng)學生到仙亭山郊游踏青觀察,諸如此類創(chuàng)新課堂的形式深受學生歡迎。
三、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guān)鍵
什么樣的老師容易得到學生的愛戴和尊敬呢?實踐表明,擁有一定特長、善于施展且熱愛學生的教師最受學生愛戴。對于學生來說,情感能夠直接轉(zhuǎn)化為激勵學生學習的主觀愿望,愛屋及烏。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以適當?shù)姆绞椒椒ㄟm時引導師生溝通,彼此產(chǎn)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只有“親其師”,才會“信其道”,只有有了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才會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主觀愿望。
中學語文教材中蘊藏著豐富的情感因素,有些課文表達的就是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在備課時要深入鉆研和理解教材,結(jié)合學生實際將教學內(nèi)容中的情感因素挖掘出來,拉近師生情感,激發(fā)學生興趣熱情。教師可以通過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幽默的語言、理解寬容的神態(tài)與學生交流,如教學魏巍《我的老師》時,我把蔡老師對學生的假慍真愛、學生對蔡老師的無限思念比擬成平時我和學生的關(guān)系,老師對你們的“嚴格”、“生氣”都是假慍,其實是真愛,我們也可以和蔡老師們一樣唱歌、跳舞、觀察,我不是經(jīng)常帶你們?nèi)ソ加巍⒂^察、實踐活動嗎?一下子,我和學生的距離拉近了,關(guān)系更和諧了,此后,我和學生成了朋友,學生都親切稱我“火哥”,和我稱兄道弟,讓我失去“師道尊嚴”,學生不再懼怕我,經(jīng)常和我探討問題,有的還跑到我家里來玩,學生對語文學科更感興趣了。
總而言之,語文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形象性、生動性、趣味性,用語文活動的魅力吸引學生;用老師課堂上生動形象的講解,新穎靈活的教學形式、方法,喚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用老師的熱情和愛心感染學生,“寓教于樂”,才能使語文教學過程情趣盎然,讓學生樂學,從而對語文學科有興趣,進而達到主動學習語文、終生學習語文的目的,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陳光華.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陜西:語文教學研究雜志,2007.
[2]中國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2000.
[3]談語文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未名,2006.
[4]陳麗芳.語文教學中學生參與作用的激發(fā).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