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小艷
摘 ? ?要: 情感因素與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的認知效率及認知程度有著必然聯(lián)系,上世紀六十年代后,人文主義心理學逐漸在教育領(lǐng)域得到滲透,語言學習過程中對于情感因素的關(guān)注引起了國外學者的高度重視。英語課程學習除了立足于對學生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的灌輸之外,還應當突出學生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的必要性,這對于英語教學質(zhì)量而言是不可缺少的支撐。本文分析了克拉申“情感過濾假說”與中學英語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從教學實踐分析了這一“情感過濾假說”對中學階段英語教學的借鑒與啟示。
關(guān)鍵詞: 克拉申 ? ?情感過濾假說 ? ?中學英語 ? ?教學啟示
在外語教學方面,語言學者針對教學效率提高問題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研究,這其中既有斯金納的行為主義教學論,又有喬姆斯基的認知論教學原則,更有克拉申的語言習得理論,這些對于外語學習理論體系的形成及外語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都有積極影響。中學英語教學中“情感過濾假說”的滲透,突出體現(xiàn)在情感因素的挖掘與培養(yǎng)方面,要求教師合理處理英語教學中的教學與情感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這對于當前中學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顯著的促進意義。
一、關(guān)于克拉申的“情感過濾假說”
杜萊與博特最先提出了“情感過濾”的概念,克拉申在兩人基礎(chǔ)之上對“情感過濾假說”進行了發(fā)展與完善,該“情感過濾假說”旨在對第二語言習得及情感因素之間的關(guān)系進行概括。在“情感過濾假說”中,認為第二語言的習得過程會受到各種不確定心理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影響,一般這些因素涉及動機、自信和焦慮等情緒??死赀€指出學習動機較強、焦慮程度低和自信心高的學生往往在學習第二語言時能夠更好地掌握這一學習機制,從而有利于語言習得的高效發(fā)展。相對應的,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態(tài)度不佳的學習者通常在語言輸入方面表現(xiàn)得較薄弱,且存在嚴重的情感過濾問題,即便在掌握信息后,仍舊存在應用方面的問題,語言習得機制的作用難以得到實際體現(xiàn)。由此可見,語言從輸入到習得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受到情感因素的影響,這一作用或表現(xiàn)為妨礙或表現(xiàn)為促進。此外,克拉申在其“情感過濾假說”中突出第二語言學習過程需要重視語言輸入的可理解性,然而這并不是直接關(guān)系到語言的輸入結(jié)果,動機、自信和焦慮才是情感因素在語言習得中的作用表現(xiàn)。
二、克拉申“情感過濾假說”對中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1.從課堂知識輸入難易度合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對于外語學習而言,自信心的樹立顯得尤為重要,學生自信的形成往往會受到課堂知識輸入難易程度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握好知識的難易程度,合理控制語言的輸入量,處理好與學生知識水平之間的關(guān)系。此外,還應突出備課的重要性,從學習內(nèi)容選擇和教學計劃制訂等方面,重視對課堂教學和提問技巧的有效運用,突出問題的開放性,避免封閉式問題對學生情緒的干擾。
2.通過輕松自然課堂氣氛的創(chuàng)造達到減輕情感焦慮的目的
課堂氛圍是否輕松愉快對于學生的情感因素有直接影響,在積極的情感因素導向下,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得到有效調(diào)動,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手段方面盡可能生動有趣,在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中實施英語教學,合理減輕學生的情感焦慮。教師情緒飽滿和精力充沛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推動和鼓勵,使得學生敢于開口說英語,不用擔心發(fā)生錯誤會受到老師的批評。此外,語言的幽默也能夠有效感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豐富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情感體驗,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在教學策略選擇方面,應當盡可能靈活與多樣,中學階段學生樂于幻想,因此對應的教學方式選擇不應呆板,過于單一的教學方式會使得學生陷入自我狀態(tài),甚至會在課堂學習中開小差,采用多種方式相結(jié)合的教學模式更易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3.在學習目標建立過程中形成正確的英語學習動機
針對中學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習慣,教師在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安排時,需要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內(nèi)容相結(jié)合,通過教學計劃的有效制訂,更好地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重視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需求的管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重視對課堂語言的精心組織。在語言組織方面,既滿足目標語輸入的基本需求,又需要及時對學生的發(fā)言作出反饋,使得學生及時了解自身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更好地改善自我學習行為,形成正確的英語學習動機,這對于中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有著重要影響。
4.依據(jù)學生性格特征選擇教學策略促進優(yōu)勢互補
學生性格特征對于英語教學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通常外向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顯得更自信和大方,相對于內(nèi)向型學生而言,有著更顯著的獨立思考意識,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據(jù)學生的性格特征做出適當教學調(diào)整,切實促進學生在性格方面的優(yōu)勢互補。在小組討論或是角色扮演中,將不同性格傾向的學生融合一起,這對于內(nèi)向?qū)W生語言運用及外向?qū)W生語言組織都有積極的促進意義。從克拉申“情感過濾假說”中我們了解到,英語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格完善的重要過程,不僅在于學生學習信心的樹立,而且對于良好性格形成有積極影響,這是“情感過濾假說”對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啟示。
綜上所述,從克拉申“情感過濾假說”對中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分析,它突出了情感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的重要性,通過對英語教學中情感因素激勵作用的挖掘,促進預期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在語言交流過程中達到情感交流的目的??梢姡F(xiàn)階段中學英語教學除了需要關(guān)注學生的交際技巧水平和智力發(fā)展水平外,還不應忽略對教學過程中學生情緒情感的調(diào)整,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合理消除學習顧慮,優(yōu)化英語教學實施效果。
參考文獻:
[1]韓曉華.運用情感過濾假說調(diào)動高職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
[2]李桂芳,向波陽.情感過濾假說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英文)[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2010(4).
[3]李桂紅.外語自然教學法及其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