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文娟
摘 要: 文化教育是一個民族的根基。在當今社會,素質(zhì)教育已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素質(zhì)教育中有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部分也已成為一項重要課題,為相關教育工作人員所關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在撥動審美之弦,這是教育關于閱讀方面發(fā)展的趨勢,合理地引導學生欣賞和感悟語文課文中的美是現(xiàn)在教師們所必須重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審美
閱讀育人和審美育人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兩條重要途徑,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興趣和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等。
一、審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所表現(xiàn)的重要性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有這樣一句話:“閱讀是搜索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边@里就提到了閱讀與審美體驗之間的關系。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求對學生進行語言和審美訓練,這是教育工作人員們達成的一種共識。語言是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重要方式,所以,僅靠學生自己感悟是不行的。而審美的感知則要比語言的表達更深一個層次,小學語文閱讀中的審美、情感與理解是不可分割的。在具有審美基礎上的閱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所必須執(zhí)行的一個步驟。在當代小學語文教學中,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的學習是不可忽視的兩個重點,它們起到了健全學生人格的作用,同時促進了德智體美的共同發(fā)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重視審美在閱讀時起到的作用可以使學生把情感和文學作品更好地結(jié)合在一起,可以使學生對語文閱讀有一個更深感悟,所以說,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是一項不可忽視的重任。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
在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不能一味地注重審美對閱讀的影響和作用,因為這樣會導致學生忽略閱讀最本質(zhì)的特點,即忽略了閱讀陶冶身心的本質(zhì)。有時候有目的的閱讀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抵觸心理,從而使得事情的發(fā)展適得其反。同時,當學生在進行語文閱讀時,如果產(chǎn)生了錯的審美情趣,就會對文學作品產(chǎn)生錯的感知和理解,使得審美情趣教育人的特質(zhì)產(chǎn)生變化。審美是順應真理和客觀事實的,是理智和情感統(tǒng)一的反映,只有符合真理發(fā)展的審美才可以不被歷史掩埋。我們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清楚地認識到語文閱讀和審美之間的關系,有些教育工作人員就是不能正確認識到二者之間的關系,導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出現(xiàn)偏差,不是過度重視審美在閱讀中的作用,就是不重視其在閱讀中產(chǎn)生的作用。小學語文閱讀和審美情趣相輔相成,審美情趣對小學語文閱讀起到潤飾作用,小學語文閱讀是審美情趣的載體。
三、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在閱讀時對審美的感知
其實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的方式有很多,像是教師在課堂中引用一些較為有趣且和小學語文閱讀有關的小故事、做一些小游戲等,都是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但在具體的引導方法之前,我們要首先認識一下有關如何真正做到閱讀,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前提,同時是正確引導學生閱讀和發(fā)掘?qū)徝捞刭|(zhì)的必要步驟。
首先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自覺性。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自覺性是前提,如果沒有閱讀的自覺性,就不會有一個正確而真實的閱讀體驗,更不要談什么閱讀中的審美了。那么,要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自覺性?首先要求學生在閱讀時靜心,其次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要不斷給予鼓勵,并且要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還要積極引發(fā)學生與作者之間感情的共鳴,等等。這一系列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自覺性。
其次是要重視小學語文閱讀前的過渡和引導。教師對于學生而言是知識和技能的載體,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在現(xiàn)在的小學教育中,有些老師喜歡以“開門見山”的形式進行授課,而忽略了課前引導,這樣是錯誤的??涿兰~斯說:“鐵匠在打鐵之前,必須先把鐵燒熱。”“引導”恰恰便是“燒熱”的這個過程。引導教學一般包括預習、解題、介紹資料、課前談話這四個部分。只有對課文有了初步了解,我們才能夠從文章的閱讀中喚起審美情趣。
無論是學生自身的問題,還是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我們都要做到的是對語文閱讀產(chǎn)生興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進一步在語文閱讀中發(fā)掘?qū)徝肋@一特質(zhì)。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教學方式對語文閱讀的引導。下面我們介紹一例,即合理運用多媒體資源。
合理運用多媒體資源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形式。多媒體是一種可以將單調(diào)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的教學輔助技術(shù),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學生用更多感官感知事物。多媒體教學輔助技術(shù)合理地將聲音、畫面等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這樣可以更逼真地將所要教授的知識呈現(xiàn)出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當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使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技術(shù),可以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例如《少年閏土》一文,對于閏土在靜謐的夜中舉叉捕捉猹時的場景,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技術(shù)將課文內(nèi)容和相關的圖片結(jié)合在一起并投影在屏幕上,讓學生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中進行朗讀。這種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的口、眼、耳等感官受到刺激,從而使得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更加形象地感知文本內(nèi)容,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閏土捕猹時候的緊張氛圍和夜的靜謐,從中感受到審美的價值的所在,獲得審美體驗。
總之,在語文閱讀中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上應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求教師在平時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行正確的、科學的指導,積極地與學生進行閱讀心得的交流。只有這樣,審美情趣才會在語文閱讀中發(fā)揮其應有作用。
參考文獻:
[1]黃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建構(gòu)[D].福建師范大學,2003.
[2]馬英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延安大學,2014.
[3]李昊.竇桂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藝術(shù)特質(zhì)研究[D].渤海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