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紅亮等
摘 要: 本文對訓練職業(yè)學校學生參加電工電子類技能大賽的經驗進行總結,包括選拔學生、訓練方法、競賽前準備及競賽后反思等。
關鍵詞: 技能大賽 大賽經驗 電工電子類
1.競賽學生的選拔
參加技能大賽的第一步是選拔學生,學生選拔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訓練效果的強弱及競賽成績的高低。
(1)確定從哪類學生中選拔。中專學生、綜合高中學生還是3+3的學生,綜合高中學生平時學習任務比較重,如果參加技能大賽,學校、學生及家長要承擔一定的風險;3+3學生又有轉段考試,最終我將選拔對象鎖定在中專學生。
(2)選拔報名的方法。采用學生自愿報名及教師推薦等方式進行報名,在報名學生中進行面試,確定初選學生進入技能大賽集訓隊。
(3)最終參賽選手的確定。初期通過理論授課方式,采用筆試的方法,根據(jù)學生成績及平時表現(xiàn),采用淘汰制度,進一步確定進入下一輪集訓學生的名單;中期采用理論加技能的方式,最終確定參賽選手。
(4)進入最后集訓的學生應具備以下條件:
①良好的動手能力。電工電子類技能大賽拼的就是速度和工藝,要求學生做得又快又好。學生如果具備良好的動手能力,再經過專項訓練,就能達到大賽要求。
②良好的自學能力。訓練和平時學習不同,訓練是在教師指導、引導下,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學生一定要具備良好的自學能力。
③良好的心理素質及臨場應變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良好臨場應變能力,能使學生在任何環(huán)境下都沉著冷靜,自如應對比賽。
2.指導教師的確定
固定的指導教師比指導團隊更有效。也許指導教師的知識會不全面,但從我的經驗來看,一位負責任的指導教師不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而且責任明確,指導風格一致,對學生的管理會更加有效。學校應給予指導教師更多的支持,否則指導教師就要承擔教育任務,負責競賽指導工作,壓力太大,影響指導效果。
3.訓練方法的選擇
訓練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電工電子類職業(yè)技能大賽通常包括理論和實操部分。占比重比較大的是實操部分,一般包括電氣元器件的選擇與檢測、電氣的連接及工藝、PLC觸摸屏程序的編寫及調試、機械部分的組裝工藝等幾個方面。
(1)制訂確切可行的訓練計劃。根據(jù)學生的時間和訓練內容制訂每天的訓練計劃,要考慮全面、循序漸進,并適時調整。比如,在電機裝配與運行檢測項目技能大賽的實操訓練中,可以安排學生利用晚上時間學習理論和實操部分需要記憶的知識,上午和下午進行操作練習。剛開始訓練時的計劃要精確到具體時間段和內容。因為此時學生對自己欠缺的地方不了解,如果學生自己選擇,往往感到無所適從,就像無頭的蒼蠅。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學生對訓練內容熟悉后,可以調整計劃。訓練計劃包括每段時間的測試,通常一周一次;比賽前一個月,一周兩次;比賽前半個月一周4次或以上。測試能讓學生產生緊張感,適度的緊張感可使訓練更加有效,也能讓學生清楚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2)記錄每天訓練情況。要求參加訓練的學生和指導教師對每天的訓練情況進行記錄,學生主要記錄訓練時間和訓練內容,指導教師主要記錄學生的訓練情況,訓練進度,需要如何調整訓練等。例如,指導教師可以根據(jù)任務書的要求,制作合理的表格,記錄學生訓練的情況。每天記錄有助于訓練保持一定的進度而不產生懈怠。
(3)單項內容的訓練情況(以電機裝配與運行檢測為例)
①理論部分。指導教師按照計劃分步驟講解PLC、觸摸屏、變頻器、伺服驅動器、不僅驅動器和電機等知識,并且總結重點和難點,通過實踐突破重點和難點。學生自己整理筆記,然后進行實踐練習,需要理解被記住的內容要背誦,間隔一段時間考試一次,可以口頭考核也可以試卷考核,一般前期以口頭考核為主,后期以試卷考核為主。選擇些參考書讓學生自己閱讀,方法是:讓學生自己總結、整理,以自學為主,指導教師做好監(jiān)督工作。
②硬件裝配。電機裝配與運行檢測項目涉及電機的裝配與電氣控制線路的安裝。裝配對于訓練的學生來說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就不容易了。一般要求學生在一周內較熟練掌握電機硬件的裝配,然后整理并思考電機硬件裝配過程中的技巧有哪些;在一個月左右熟練掌握電氣控制線路的安裝,然后整理并思考電氣控制線路安裝過程中的方法和技巧。指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訓練情況,出適合現(xiàn)階段的題目,測試學生的訓練情況,并總結訓練情況,待理論課上給學生進行指導總結。另外,讓學生總結可以讓學生互相監(jiān)督訓練、總結,這樣既減輕指導教師的工作量,又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的訓練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軟件使用的練習。主要是PLC編程軟件與觸摸屏組態(tài)軟件的使用。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如何更準確、更快地輸入程序,總結方法和技巧,然后讓學生不斷練習輸入程序和組態(tài)程序的編寫。例如:指導教師可以打印出一段程序與觸摸屏的組態(tài)畫面及要求,測試學生完成任務所用的時間并做記錄,并讓學生不斷練習,爭取做到不看鍵盤就可以輸入程序。
(4)學生心理因素及體能的鍛煉。一些指導教師容易忽略學生心理因素及體能訓練,在國賽賽場中有學生因比賽緊張再加上身體體力消耗較大,出現(xiàn)暈厥等情況,從而失去絕好的機會。在平時訓練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心理素質及體能訓練,指導教師可以讓學生代替教師進行評判、或者請其他教師做評判,或者讓學生擔任上課教師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指導教師安排訓練計劃時考慮到學生體能訓練,例如:讓學生每天早上在操場跑幾圈等方式鍛煉學生的體能。
4.競賽前的準備
(1)工量具的整理。指導教師在比賽前一天對學生參賽需要的工量具進行整理。指導教師可以列出比賽過程中用到的工量具一覽表,然后學生進行整理,在比賽出發(fā)前,指導教師對學生整理的工量具進行清點,并囑咐學生比賽后按照工量具清單清點自己的工量具。
(2)學生心理疏導。指導教師要對參賽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指導教師給學生分析比賽有哪些過程,比賽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問題,并對學生灌輸“我一定行”的思想,通過心理暗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5.競賽后的反思
指導教師要及時反思,也就是對賽后結果進行總結。一方面,指導教師要進行反思,總結比賽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為以后比賽總結經驗,另一方面,參賽學生要進行反思,總結自己在比賽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哪些問題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沒有解決,在以后訓練過程中進一步解決比賽中沒有解決的問題,為以后比賽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章小永,魏建.開展技能競賽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J].職業(yè),2010(5).
[2]韓毅紅.指導學生參加計算機技能競賽的實踐與思考[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