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春妹
摘 要: 在孩子的生活中,一些多彩的畫面,喜怒哀樂的嬉笑怒罵,美丑善惡的人生百態(tài)總在生活中呈現(xiàn),由于學生年齡特征,關(guān)注角度差異,許多寫作的好素材便在不經(jīng)意間流失。語文教師應(yīng)具備捕捉教育契機和生活畫面的敏銳感,要有隨時觀察思考表達自己觀點的習慣,只有如此,才能帶領(lǐng)學生走進生活世界,捕捉寫作素材。
關(guān)鍵詞: “拍拍”作文 教學效果 生活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強調(diào)的是教育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tǒng)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這種生活教育觀影響教師的教,也影響學生的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yīng)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這是把作文看成一種自然的生命狀態(tài),一種樸實的生活行為,與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觀歸屬同一概念。在“生活處處皆語文”的共識中,我們已經(jīng)把作文教學融入生活教育,在學習生活中融入作文教學。但是學生“作文難”的問題目前仍然比較普遍,為了進一步實現(xiàn)作文教學生活化,筆者采用手機、照相機等輔助工具記錄畫面,形成作文素材,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進行“拍拍作文”教學嘗試,特將收獲與諸位共享。
“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在孩子的生活中,一些多彩的畫面,喜怒哀樂的嬉笑怒罵,美丑善惡的人生百態(tài)總在生活中呈現(xiàn),可由于學生的年齡特征,關(guān)注角度的差異,往往與精彩的瞬間擦肩而過,許多寫作的好素材便在不經(jīng)意間流失。語文教師應(yīng)該具備捕捉教育契機和生活畫面的敏銳感,要有隨時觀察思考表達自己觀點的習慣,只有如此,才能帶領(lǐng)學生走進生活世界,捕捉寫作素材。
一、拍自然景觀,寫活身邊事物。
大自然是一個美妙的世界,花草樹木、蟲魚鳥獸……總以各種姿態(tài)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引導學生利用手機、相機拍下自然界中的美景、趣物,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觀察生活中的景,描述心中的情。例如,在一年級課堂中,布置孩子們在四月風比較大的時候,引導學生拍拍風,孩子們用手機拍下飄揚的紅旗、搖擺的小草、飛舞的風箏、點頭的小樹……在課堂上,讓孩子們分享自己拍到的照片,并請孩子們展開想象,為什么今天刮這么大的風,學生稍作思考便紛紛舉手,有的說風伯伯喝醉了酒,有的說風爺爺生氣了……學生的想象力多么豐富,他們是天生的小詩人。自然界總是精彩紛呈,我?guī)Ш⒆觽兠璁嫽t柳綠,讓孩子感受風雪雨露。春天,我們走出校園尋找春的清新、贊美春的溫暖;秋天,我們在《美麗的樹葉貼畫》中感悟“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情懷;冬天,我們和孩子一起在寒風中欣賞霜的杰作,感受紅梅的驕傲。
二、拍生活瞬間,關(guān)注身邊小事
校園生活中總有這樣那樣的事發(fā)生,同學之間的互助互愛、師生間的溫馨片段,課上的趣事、課下的游戲……只要稍微留意,細細體味,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都是學生筆下的好文章。教師經(jīng)常把這些瑣碎的小事作為寫作素材,學生的思維得到啟示,教師稍加引領(lǐng)與點撥,鼓勵孩子用我手寫生活,這樣,寫作便成為個人記錄生活事例,訴說內(nèi)心情感的好方法。例如,老師發(fā)現(xiàn)地上有許多小紙屑,便拍下照片,引導孩子們說:“今天,我們班級來了一些小客人,你們看到它們了嗎?”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什么意思。教師便俯下身子,撿起紙屑,問:“朋友,你從哪里來?”“你是否需要幫助?”“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請同學們和紙屑朋友聊一聊吧!”話一說,學生都笑了,創(chuàng)作靈感隨之而來。其中一名學生寫得挺有意思,詩中寫道:“我本有好出身,一張潔白的作業(yè)紙,希望小主人能好好地利用我,寫出好作業(yè),讓老師給我打上紅鉤,那得多驕傲呀!可是,我的小主人卻不珍惜我,還沒看清題呢,就胡亂在我身上畫上一把駁殼槍,還說這是他的武器,這也就罷了,他還把我撕下來,把我撕得四分五裂,往天空上一拋,哦,下雪啰!下雪啰!”這樣的作文還有許多,像《椅子的自述》、《班級里的王老五》、《老師的襪子》等都是學生拍下生活中的照片,并反復(fù)觀察體會寫出的作品。
三、拍活動過程,引導觀察方法
學?;顒涌鞓酚重S富,教師可利用活動課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把活動照片拍攝下來,并引導孩子觀察活動的過程,指導學生觀察方法;引導孩子選擇活動過程的精彩瞬間,讓學生利用多個感官參與觀察,從不同側(cè)面觀察,從不同角度觀察,運用場景描寫的方式,有效形成活動觀察作文。如學校舉行六一表演,魔術(shù)“隔箱猜物”給孩子們帶來了許多樂趣,我們把整個過程錄制下來,讓孩子們反復(fù)觀察,試想把游戲分成了幾個階段,準備活動,表演者的服飾與俏皮的動作是描寫的重點,猜物過程,臺上魔術(shù)師的語言和表情,臺下觀眾的神情是描寫重點,表演后,觀眾的表現(xiàn)便是襯托表演者精彩演繹的關(guān)鍵。老師引導學生揣摩表演者和觀眾的心理,以及他們的表情、心理等,讓學生明白觀察要調(diào)動全身感官,觀察表演者、觀眾及自己的切身感受,學生的語言表達十分生動活潑,場面描寫很有現(xiàn)場感。
“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而生活總是無數(shù)文化瞬間組成的,我們細致地用筆描繪生活,應(yīng)當從生活畫面中尋找美,尋找情趣。學生憑借畫面與語言,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會涌現(xiàn)出一個個鮮活的思路,學生的作文真正走向情與趣的相融、真與美的結(ji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