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安云
摘 要: “交際語言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任務型教學”培養(yǎng)學生用語言做事的能力。這兩種教學法在我國成為先進教學方法的代名詞,它們對推動我國外語教學的發(fā)展和提高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有為使用而使用的傾向。為了糾正這種不正確的認識,更清楚地了解二者的異同之處,作者對這兩種教學法進行了比較,并分析了二者有助于提高和改變我國外語教學的方面,同時指出了由于二者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背景決定了我們對他們不能采取拿來主義態(tài)度,因此應該擇其精華,用其精髓。
關(guān)鍵詞: 交際語言教學 任務型教學 比較
為了英語水平的整體提高,教育管理部門不斷出政策、提要求,各級老師不斷努力探索、改進和嘗試新手段、新方法,外語界專家基于“語言學習效果的提高有賴于方法的改變與改進”(Richards and Rodgers)(2001)思想,不斷研究和引進新的教學方法,這其中就有兩種旨在培養(yǎng)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方法:交際語言教學法和任務型語言教學。“交際法教學幾乎成了先進外語教學法的代名詞”(張伊娜,2006)。自中小學新出臺的《英語課程標準》開始試行以來,由于其倡導“任務型”教學途徑,新的教學方法——任務型教學開始火熱起來,那么,這二者是否有本質(zhì)區(qū)別呢?是否都非常適合中國的外語教學環(huán)境呢?本文著重對這兩種教學法的理論依據(jù)、教學模式進行比較,分析其在中國的可行性。
1.交際語言教學與任務型教學簡介
1.1交際語言教學(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簡介
1.1.1什么是交際語言教學
交際語言教學就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為目的的一種教學途徑。
1.1.2交際語言教學的理論依據(jù)
社會語言學家海默斯(Hymes)在1972年發(fā)表的《論交際能力》(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被認為是交際語言教學的直接理論根據(jù)。交際能力應包括語用知識和能力,即在交際過程中,雙方既需要知道話語的結(jié)構(gòu)正確與否,更需要知道交際話語在特定語境中的可行性、得體性和目的性。分析語言的語體、語域和語言功能,對學生要施行有目的的教學。Halliday認為語言以下功能:①工具功能:使用語言獲得東西;②約束功能:使用語言控制他人的行為;③交際功能:使用語言與他人進行交際;④人際功能:使用語言表達個人情感和想法;⑤啟發(fā)功能:使用語言進行學習和探索;⑥想象功能:使用語言創(chuàng)造一個幻想中的世界;⑦表達功能:使用語言傳送信息。交際語言教學就是在這些理論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教學途徑。
1.2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簡介
1.2.1什么是任務型教學
理查德(Richard)和羅杰斯(Rodgers)(2001)將任務型教學定義為:“一種以任務為核心單位計劃、組織語言教學的途徑?!?/p>
1.2.2任務型教學的理論依據(jù)
任務型教學以Krashen(1985)二語習得研究成果為主要理論依據(jù),倡導學習者在接受大量、豐富、真實的語言輸入中,通過使用語言自我感悟和習得,而不強調(diào)語言知識的講解和語言結(jié)構(gòu)的操練。任務型教學還吸收Michael Long(Long 1985,1989)假說理論,改變以如何教為中心,強調(diào)學生的主動參與,強調(diào)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互動活動。同時,吸收認知理論的語言學習應重視學習過程,改變以教材、教師為中心,“把‘要學生學什么(What is to be learnt)’轉(zhuǎn)為‘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什么是怎樣學到的(How is it to be learnt)’”(魏永紅,2004)。“使學習者必須把注意力合理地分配到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的各個方面”(程曉堂,2004)。
2.任務型教學與交際語言教學的共性比較
2.1出自同一脈
交際語言教學與任務型教學嚴格說是一種教學法的不同版本,任務型教學是交際語言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由于交際語言教學的地方差異、實施條件差異和做法差異,促使其出現(xiàn)許多流派。綜合起來可歸納為兩種:強式(strong version)和弱式(weak version)。強式派發(fā)展為現(xiàn)在的任務型教學,弱式派即為交際語言教學。
2.2語言的整體性
二者都強調(diào)語言學習要通過對語言的整體接觸和感悟,使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綜合發(fā)展。語言形式的學習應是動態(tài)學習,必須結(jié)合語境。
2.3學生的主體性
二者都重視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知識建構(gòu)為出發(fā)點和歸宿,注重小組學習和同伴學習。
2.4教學目的一致
二者的目的是在教學中把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結(jié)合起來,充分發(fā)掘?qū)W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索、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3.任務型教學與交際語言教學的差異性對比
3.1交際活動目的不同
交際語言教學的交際活動之間彼此獨立,目的是“學習應用英語”(learn to use English),而任務型教學的交際活動(即任務)之間存在內(nèi)在的連續(xù)性,一個任務完成是為下一個任務打基礎或是下一個任務的一部分,目的是通過“使用英語學英語”,即“用中學”(use English to learn it)。
3.2對于語言學習的認識不同
交際語言教學認為語言學習是一個有計劃的輸入,即同化吸收的過程:教了什么=學到了什么。因此,以掌握某一語言功能貫穿教學過程始終,事先確定具體語言項目、教學內(nèi)容。任務型教學則認為語言形式的學習是交際任務的副產(chǎn)品,以交際任務貫穿教學過程始終,事先沒有預定的語言項目教學目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會語言。
3.3教學內(nèi)容和大綱不同
交際語言教學大綱是功能—意念大綱,其教學內(nèi)容要求符合學生需求;任務型教學大綱是任務大綱,教學內(nèi)容則要符合任務需求。
3.4教師角色不同
在交際語言教學中,教師是活動設計者、促進者、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主持人、研究者;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是完成任務的合作者、交際一方、導師、資源提供者。
4.適用性分析
桂詩春認為,交際語言教學在我國不太適用,其主要原因是這個教學法的內(nèi)涵太少,對我國高校的英語專業(yè)學生不適合;“總的看來,交際法在我國的實施并不理想”(張伊娜,2006),張正東則從基礎英語教學的角度指出:“語言運用的得體,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相關(guān)文化水平的提高。所以嚴格地說,在外語教學階段,尤其是初級,要培養(yǎng)交際能力是不大可能的,能培養(yǎng)一定的溝通能力就不錯了?!保◤堃聊?,2006)。任務型教學也有其不適應性。首先,由于“任務”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任務”如何確定?并沒有明確標準,任務選擇的“隨意性會引起操作混亂,無法保障任務型教學達到預期目的”(魏永紅,2004)。其次,任務型教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有其特定土壤,它是在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英屬殖民地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來的,與我國英語作為外語來學習有很大區(qū)別。第三,在中國文化環(huán)境里學英語,學生的學習近期目標是通過考試,所以缺乏系統(tǒng)學習的任務型教學必然難以取得學生的認同,實施一定會遇到眾多難題。第四,由于任務選擇的隨意性,決定教學者隨時都要對任務進行設計和選擇,在中國這樣一個學生眾多、教師緊缺、資源缺乏、課程繁重的環(huán)境下,要求一線老師完成此項任務,顯然是不現(xiàn)實、不切合實際的。但它提倡的從“做中學”、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的觀點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并加以應用的,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有幫助。
5.結(jié)語
任何教學法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都有其特定的歷史和環(huán)境,不存在好壞、優(yōu)劣之分,關(guān)鍵在于它是否適合我們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對象。外語教學法研究發(fā)展到今天,歷史告訴我們,從來都不存在任何一種十全十美、讓人“一勞永逸”的教學方法,我們應立足于各自具體的外語教學實際,揚長避短,廣泛借鑒各種已有教學法流派的合理成分,構(gòu)建起符合我國實際需要的外語教學法。
參考文獻:
[1]Halliday,M.A.K.Learning How to Mean:Explorationsin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M].London:Edward Arnold.1975:11-17.
[2]Hymes, D.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J].InJ.B.Pride and J. Holmoes, Sociaolinguistics,pp.269-293.Harmoondsworth:Penguin,1972.
[3]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4]Long M.A role for instruc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n:Hyltenstam K,Pienemann M.Ed.Modelling and Assess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85.
[5]Long M.Task,group and task-group interaction.University of Hawaii working papersin EFL,1989(8):1-26.
[6]Richards J,Rodgers T.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Second Ed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15,223-224.
[7]程曉堂.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
[8]魏永紅.任務型外語教學研究—認知心理學視角[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30-32,159.
[9]張伊娜.交際教學法問題之思考[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