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艷
摘 要: 教學方法的改進對提高初中政治教學成效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可以綜合運用交流表達法、媒體演示法、專題討論法、典型警示法、案例分析法及觀察研究法,提高教學成效。
關鍵詞: 初中政治 教學方法 新課改
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初中各學科積極響應課改要求,立足教學實際進行了充分改革與探究,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思品教學更加生動活潑。筆者在教學活動中強化了教學方法的指導,本文作簡要論述。
一、運用交流表達法組織政治教學
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并不保證每一位學生的觀點都是正確的。教師在教學中要搭建一定的平臺讓學生進行交流探討,從而交流討論、辨析篩選,提高學生領悟能力和思想發(fā)展水平。例如在《我是中學生了》一課教學中,筆者運用交流表達法讓學生踴躍走上講臺,講述自己成為中學生之后的感受。既要從中學生的角色定位、初中生活的特點、肩負的職責使命等方面著手,又要從學生內(nèi)心的感受等個性化角度出發(fā),講述自己成為中學生之后的想法,有哪些決心和打算,等等。交流表達活動激發(fā)了學生參與興趣,大家都踴躍發(fā)言談談自己成為初中生之后的感受,表達出自己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將要怎么做。通過這樣的交流,學生對初中生的權利義務和自己將要如何開展下一階段的學習生活,有了更加明確的思想認識,達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二、運用媒體演示法組織政治教學
多媒體手段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具有較好的促進輔助功能,和其他學科一樣,多媒體具有信息量大、演示靈活形象的顯著特征,每一位教師都要重視信息化手段的運用,與政治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提高教學成效。例如在教學《生命只有一次》時,筆者從兩個方面入手引導學生珍惜生命,一方面從生命孕育的過程切入,母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給予了自己生命,在人生成長的各個階段吃苦才發(fā)展到今天,讓學生明白生命是來之不易的,生命是珍貴的。另一方面運用多媒體演示了一些安全生產(chǎn)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災害等慘烈場景,讓學生明白生命也是脆弱的,經(jīng)不住各種危險,通過演示讓學生對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多媒體的輔助讓教學工作擁有了更多信息量,也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靈活。有了新穎的演示手段和豐富的信息作為基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也會更加活躍。
三、運用專題討論法組織政治教學
在初中政治教學工作中,教師不要拘泥于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模式,要搭建平臺讓學生參與。對于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或是對學生成長有價值的內(nèi)容,可以通過專題討論的方式,針對其中某一方面或是某一段進行教育,這對學生加深理解、接受教育會發(fā)揮重要作用。例如《讓人三尺又何妨》一課教學之后,筆者為了培養(yǎng)學生寬容之心,和學生進行了專題討論一些矛盾糾紛,實際上是案例中當事人之間缺乏寬容之心,缺乏肚量,缺乏豁達的態(tài)度,這些才是問題的根源。對人寬容謙讓能夠獲得別人的尊重,也能夠獲得相應的對待,讓學生從這些典型案例中受到教育,明白人與人之間應當建立相互寬容、相互禮讓的關系。經(jīng)過這樣的專題討論,學生在政治學習中能夠受到思想的強烈熏陶,寬容之心在學生內(nèi)心扎根并蓬勃成長。
四、運用典型警示法組織政治教學
初中生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既有正確的、積極向上的內(nèi)容,又有一些消極的、負面的內(nèi)容。針對學生思想或行為上存在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警示提醒,讓他們不以惡小而為之,特別是要通過典型案例的警示,使學生從思想上牢固建起防護墻,讓行為習慣、言行舉止都更加有規(guī)矩。例如在《筑起“防火墻”》一課教學中,筆者精心選擇了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四個案例,從這些案例著手讓學生深入分析,分析犯罪行為的起源、思想根源,讓學生樹立遵章守紀守法意識,同時要培養(yǎng)他們及時反思自我、認真尋找學習生活中存在問題的習慣。知不足然后能改,鼓勵他們從自我反省中發(fā)現(xiàn)問題,體現(xiàn)對自身成長的約束自律功能。
五、運用案例分析法組織政治教學
初中生學習生活遇到的各種問題,只要是代表性的共性問題,就可以選取案例分析法進行引導,讓學生通過更加接近生活化情境的案例分析受到教育引導,對自身的思想成長行為習慣等產(chǎn)生影響。例如在《成長不煩惱》一課教學中,筆者選取了兩個案例,講述的是初中生在學習成績下降、與人交往困難的案例,他們的煩惱是什么,造成煩惱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破解這些煩惱,這是筆者交給學生分組研究的三個問題。所選取的案例在學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更加接近他們的生活,從案例的分析中得出的結論更是對學生生活態(tài)度的指導,讓他們能夠正確面對生活中出現(xiàn)的各種煩惱,能夠以積極的心態(tài)、科學的方法、巧妙的措施予以化解。有了生活化情境的分析與引導,學生在思品中所探討的內(nèi)容,某種程度上更是內(nèi)心的思路想法,對生活中出現(xiàn)類似問題的解決能夠起到較好的引導示范作用。
六、運用觀察研究法組織政治教學
初中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實際需要,鼓勵學生課后自主研究,通過查閱資料、搜集信息、走訪座談等形式進行研究。例如《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一課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課后通過查閱資料、上網(wǎng)瀏覽、向父母咨詢等方式,搜集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本地區(qū)發(fā)展的差異,從經(jīng)濟總量、工業(yè)產(chǎn)值、財政稅收等大的經(jīng)濟指標,到基礎公共設施、學校醫(yī)院建設水平、群眾收入水平、交通工具與通訊工具的變化等方面,了解改革開放前后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資料搜集法與對比分析法相結合,進一步感受改革開放對推動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改善群眾生活等方面產(chǎn)生的巨大作用,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理解。通過觀察分析所研究出來的結論能夠入腦入心、記憶深刻,是建立在理解分析基礎上的答案,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細致觀察、深入分析的能力。
綜上所述,針對當前新課程改革下初中政治教學的內(nèi)在需求和學生成長的需要,廣大教師要重視教學方法改革,使初中政治教學更加適應學生身心特點與教學改革需要,成為保障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工具。
參考文獻:
[1]張萬古.初中政治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改進[J].網(wǎng)絡財富,2010(18).
[2]李淑敏.淺談初中政治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J].魅力中國,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