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小華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學有所獲,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做到讓學生喜歡學習、主動學習,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新課改倡導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教師在“任務”與“應試”的雙重壓力之下,既要安排課堂活動,又要講解語法知識,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也累。因此,優(yōu)化英語教學過程,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激發(fā)培養(yǎng)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熱情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啟發(fā)思維的重要條件,它能夠為思維活動提供動力,豐富學習者的想象,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調查表明,初中階段的男生多數喜歡足球、籃球、羽毛球等球類運動,喜歡玩網絡游戲,女生則喜歡看網絡愛情小說,男女生都喜歡聽歌和唱歌,有各自喜歡的體育明星、歌星和影視明星,也喜歡通過QQ和同學朋友聊天。因此,課堂上講到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適時地呈現一些目前最受學生歡迎的熱門明星,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有話可講,喜歡講,甚至爭著講。
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筆者常常引進競爭機制,如單詞、句子、對話或短文朗讀競賽,常以計時的方式進行師生打擂或生生打擂。具體如下:當教完當天的對話或短文時,讓學生計時,教師盡可能快地將對話或短文念完,并以這個時間作為分數(如30秒即30分),然后讓學生課后準備,第二天早讀時進行比賽,時間低于老師所念的另加10分,即40分,超過一秒則扣一分,以此類推(如學生念35秒得25分)。這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與興趣,不但完成當天的口頭作業(yè)和單詞、句子的記憶,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還增強他們的求知欲。
二、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每一堂課都有每一堂課的教學任務、目標要求。教師要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對象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根據本班學生情況,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教學,使學生學起來有興趣,易于接受。
教學方法是形成最佳課堂氣氛的重要保證。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和實際條件,以及個人的教學風格和特長,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運用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課堂上每一分鐘的作用。在處理知識與技能的關系上,對重點、難點、關鍵性的知識,要精講多練,引導學生拓寬思路,廣開言路,使課堂氣氛既熱烈又嚴肅,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既掌握知識又發(fā)展語言運用能力。在處理新舊知識上,要善于利用已學過的知識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善于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復習舊知識,使新舊知識相互滲透,形成整體。另外,還要利用直觀教具或電化手段輔助教學,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運用,強化對所學材料的感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強化記憶,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對于聽力部分,采用激勵機制。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情感、興趣、注意力、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教師可以將班級分組,以組為單位,為每個小組建立聽力檔案,組長記錄學生的聽力水平及取得的進步,每個月公布一次,以激勵學生做得更好??谡Z方面,每次挑選兩到三個小組代表發(fā)言,使學生養(yǎng)成小組代表發(fā)言臺前、臺后掌聲鼓勵的習慣。巧設教學活動,精心設計每一項任務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保障,教師既要考慮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又要考慮實效性。
三、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同時還要發(fā)揮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營造愉快、喜悅、融洽的教學氛圍是實現課堂高效的基礎,教師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形成一種民主平等、朋友式的新型師生關系。這樣才會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生也會在心理上感到安全,信心倍增,思維敏捷。
英語高效課堂最突出的特點是:課堂的學習氣氛活躍,師生合作,交流的方式靈活,表現學生個性和差異的機會較多。比如在各個小組的展示過程中,幾乎小組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都會調動起來,小組成員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內容。這樣使每一個學生在交流學習與合作學習中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事實也證明,協(xié)調合作的師生關系無疑能為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產生促進作用。更重要的,這種交往可以使人和人之間的合作精神得以增強。
四、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引導學生有效學習
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方面,很多學生覺得英語的學習舉步維艱,這都是因為他們沒有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比如在教授“How was your weekend?”這一課前,因為課文中會出現學生從未接觸過的過去式,所以教師要先要求學生進行預習。在做好預習工作后,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會輕松很多,學生理解起來也不會很吃力。然后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積極的引導,要求學生緊跟自己的思路,并且多進行思考,對于自己疑惑的地方,大膽地提出來,并且認真學習。要求學生標記下自己還未完全弄明白的地方,課下及時向教師求解,或者找學生交流討論。在課程結束以后,教師要要求學生進行復習,鞏固所學知識。
五、注重反思,優(yōu)化練習,彌補教學不足
教學反思強調“學以致用,學用結合”。每節(jié)課結束后,我不但反思自己的整個教學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反思每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學生是不是掌握,還存在哪些不足,再精心設計練習,及時糾正學生。每次課堂作業(yè)我都會設計有一定梯度的作業(yè),當堂出題當堂批改,由于時間關系,我不可能一次性批改完所有學生的,一般情況下,我的做法是誰先做好我改誰的,然后由他去改其他學生的,要求他們對發(fā)現的錯誤一定要講解,做錯題的學生要當堂訂正,作業(yè)一定要打分,鼓勵學困生的進步。通過練習和批改,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最短的時間內知道自己對哪些知識還沒有掌握,便于他們課下及時復習,鞏固。
總之,效率是課堂教學的永恒追求,作為一線的英語教師,我們應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精神,根據課改的要求不斷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優(yōu)化創(chuàng)新,激發(fā)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