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娜
【摘要】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已越來越重視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多媒體教學能加大教學容量,使抽象變直觀,使靜態(tài)變動態(tài),便于學生理解、接受和內化所學的知識。用好多媒體,為高效課堂助“一臂之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多媒體;課堂整合;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已越來越重視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如今,一體機又為課堂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的確,多媒體教學能加大教學容量,使抽象變直觀,使靜態(tài)變動態(tài),便于學生理解、接受和內化所學的知識。那么,怎樣才能使多媒體課件和新課程嶄新理念取得有機整合,使多媒體課件得到恰當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利用多媒體,為創(chuàng)設情境服務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通常采用講故事、猜謎語、看圖片、做實驗等方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有時也不盡如人意。而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集語言、文字、圖畫、聲音、影像、視頻動畫于一體,信息量大,表現(xiàn)力豐富,感染力強。它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迅速達到“課伊始,趣已生”的境界。如:在教學《荷葉圓圓》這一課時,新課伊始,教師借助媒體配上輕音樂,出示荷葉、小水珠、小魚、小蜻蜓等景物,讓學生觀察畫面,猜猜荷葉、小水珠、小青蛙、小魚、小蜻蜓它們與荷葉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在課堂上學生情緒高漲,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這一教學效果是傳統(tǒng)教學手段所不及的。
二、利用多媒體,為理清文路服務
多媒體教學軟件具有動感強烈、畫面清晰、形象生動的特點,適時使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蘇武牧羊》是一篇歷史性課文,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文中只有一幅插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學生通讀課文的基礎上可用課件出示如下思考題:
1.從文中你知道了蘇武的哪些小故事?
2.蘇武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請畫出有關句子。
學生通過自學、思考,很快地找出了相關答案,這時教師借助媒體,配上音樂,出示故事畫面:(1)蘇武不屈(2)北海牧羊(3)白發(fā)而歸。三個故事,三個場景,通過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使學生頓生身臨其境之感,文章的思路也清楚了,這比教師口干舌燥的講解不知要強多少。
三、利用多媒體,為突破重難點服務
在我們的語文教材中,有些教學內容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教師的講解、教具的演示、圖片的展示以及實驗操作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的,多媒體這時可助“一臂之力”,達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的效果。如在教學《麻雀》這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老麻雀用自己的身體保護著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墒且驗榫o張,它渾身發(fā)抖了,發(fā)出嘶啞的聲音……”這一生動鮮活的場面時,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這一場景,學生看后定會有設身處地之感,更能形象感悟到作者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達到突破教學重點的目的。
四、利用多媒體,為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服務
有位作家曾說過:“做詩只能作到七分,其余三分應該由讀者去補充,從而分享創(chuàng)作之樂,品嘗詩的真味。”寫詩是這樣,寫文章也是這樣,課文中有許多地方留著空白,教師應深入挖掘教材,在課文的空白之處,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去想象補充。
例如,教學《晏子使楚》的第一個故事——“進城門”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計如下畫面,讓學生根據畫面去合理想象,填補課文空白的地方。
畫面一:緊閉的城門和敞開的狗洞。師問:“此時此刻,假如你就是晏子,你會怎么想,又該怎么說呢?”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生動具體地再現(xiàn)了晏子在強國面前沉著鎮(zhèn)定捍衛(wèi)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情景。
畫面二:士兵向楚王匯報。師問:“想象一下,士兵是怎樣向楚王匯報的?楚王又有怎樣的反應?”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通過情景表演,問題迎刃而解,學生的自信心也增強了,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訓練。
五、利用多媒體,為提高寫作能力服務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老大難。如今,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的形象性、直觀性、交互性和再現(xiàn)性等特點,可以一改傳統(tǒng)的作文練習形式。如,在訓練學生寫寫景狀物的作文時,教師可下載有關圖片讓學生欣賞,使學生通過觀賞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在訓練寫活動的習作時,可下載一些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場景,讓學生觀看后回憶自己玩時的體驗,然后再動筆寫作,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學生動筆時的難度,同時也實現(xiàn)了新課標所倡導的“我筆記我心,我手寫我事……”。以多媒體所特有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這也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所不能比擬的。
教學實踐證明:多媒體輔助手段使一些傳統(tǒng)教學中不易解決的問題變得易如反掌。但我們不能忘記現(xiàn)代教育技術只是一種工具,要根據教學需要來選用它。切忌為了“趕時髦”,圖形式濫用一些花哨、艷麗的、骨肉分離的課件來擠占學生大量寶貴的學習時間。
參考文獻
[1]趙萍.多媒體助推語文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2.
[2]馮觀梅.巧用多媒體助力語文課堂[J].讀寫算(教研版),2013.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