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燕
摘 要:教學是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而英語則是其藝術與科學的相互融合,英語本身是一門外來語言,在英語教學中需要有極強的專業(yè)知識,以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藝術修養(yǎng),以藝術的教學手段去對教學的態(tài)度進行有效的提升,帶領學生進行學習。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教學藝術
一、導入的藝術
好的導入會使學生有效地注意,更關注在課堂中知識的學習,對學生情緒的有效調動,使得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可以有效地發(fā)展和鋪墊。在課堂學習中可以講一段笑話,或者是玩一個小小的游戲,對于教學相關資料的收集,在學習中你需要對其審美形象的明確,在學生學習時候進行有效的藝術體驗的同時,要讓他們明白你們所學習的課題。
一般情況對于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讓人覺得乏味不堪,尤其是語法教學,對于老師和學生,完全是老師在一通講,學生沒有聽進去,而這種完全聽講式的教學已經過期,需要通過更為具體的方式讓學生參與進來。并且對于反反復復的說教,只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疲勞,限制學生對于學習以外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使得其能力得到限制,而無法發(fā)揮。并且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和想象都有破壞,所以在課堂中對于我們學習的各種活動,需要豐富的色彩去進行教學,而這就需要教師對課堂的設計與把握,在有效的時間中如何充分地發(fā)揮教學作用。在有限的時間有效地進行教學活動使得其承擔了學生藝術性的教學任務。使得其教學任務進行深入,有著更為有效的知識吸收,教學即是藝術,教學就是藝術的本身,以杜威的名言來說:“工作是始終滲透著游戲態(tài)度,其根本是一種藝術?!北M管我們潛意識沒有對其“藝術性”的確認,但是教學是區(qū)別于游戲的,它是有著明顯的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的,并不像游戲,可以順利結束,在老師的教授中必須有效地進行課程研究,對學生的學習結構進行有效梳理,使得其通過積極的配合,完成在教學中的任務。
二、課堂設計的藝術性
對于教學活動的藝術性,其根本則是藝術的參與與愉悅,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對其學習進行有效的設計,使得教學課堂在老師的教學引導中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更為有效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之中。而好的學習,則表明了成功的開始,成功地為你導入一個教學發(fā)展的開頭,使得你所教授的英語課堂有著更為豐富的感染,對于教材需要更為深入地研究,使得學生可以更為有效地學習到知識,在讓學生感受到美存在的同時,學到應有的知識。
在對課程的精心設計,使得英語對話更需要有豐富的表演性,更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與學習能力,使得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中,以對話進行有效的表演,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而在英語教學之中需要對其藝術性地創(chuàng)造,使得英語教學中纏著藝術性,使得課堂氛圍輕松而愉快,這是相對于數學等其他學科難以達到的學習狀態(tài),而對于語言學科,“藝術性”帶給學生更為全面的語言學習方向,使得英語老師在有效地掌握專業(yè)基礎的同時,需要對藝術性學習進行有效提高,提高自身的學習與修養(yǎng)。
在教學的氛圍之中學生與老師都應該處于歡樂輕松的狀態(tài)之中,在教學中如果有一方沒有進入應有的狀態(tài),會使得課堂進入沉悶的氛圍之中,而這時候就需要師生情感的共鳴,以相互愉悅為學習的基礎,以此去創(chuàng)造學習的條件。
三、板書設計的藝術
而在傳統(tǒng)印象中,板書則是黑板白字,看上去極其枯燥,而對于現有的教學科技來說,應該充分發(fā)揮高科技,在板書的設計中,不應該只專注以前的黑板白字,可以做PPT在原有的基礎資料中,進行圖片與語言的結合,使得圖文并茂,以豐富的板書進行充實,在具體的設計中,需要以高科技為輔助,板書為主,在各個方面進行有效的發(fā)揮,如,簡筆畫。簡筆畫最適合于在黑板上表達,它可以在教學中充當“催化劑”的角色。如,在學習“l(fā)augh”(笑)這個單詞時,可能用形體語言來表達并不那么容易,可以改用畫簡筆畫“^_^”并向他們演示這個動作,去增強教學趣味性,以此在有效的教學環(huán)境中去改善枯燥無味的氣氛,而板書則是老師書寫的綜合藝術,對語言文字的科學運用,使得其教學效果更有實用性,使得在繪畫中三者達到獨立的統(tǒng)一。
四、教師語言的藝術
對于英語作為語言自身所含有的語言基蘊,其藝術性則是語言文化底蘊的呈現。在語言教學中,所貫穿的藝術性教學,在有效的藝術化氛圍中,進行語言學習的融合,如同其情感快樂地體現,對其審美情感的融合,使得在語言學習之中,其教學活動達到美的創(chuàng)造,變得更為主動,更為輕松,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素質全面發(fā)展。
而在英語的課堂中英語老師必須完全用英語教學,使得學生以英語去想英語,以此培育學生的英語基礎,而對于英語學習,應該使學生置身于英語的學習之中,以此模仿歐美的學習習慣,滿足學生學習的語言與心理的要求。
參考文獻:
李朝云.有效英語教學的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3(S2).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