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 要:學生豐富的語言積累,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都離不開閱讀,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努力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學生的閱讀面,解放學生,給學生多一些時間閱讀,以閱讀訓練促使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關(guān)鍵詞:閱讀;能力;訓練
學生豐富的語言積累,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都離不開閱讀,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努力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人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蔽易鳛橐幻Z文教師,就教學中如何開展有效閱讀,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解放學生,給學生多一些時間閱讀
新課標注重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學科實踐性極強,我盡量將枯燥無味的作業(yè)化為有趣的活動,把學生從題海中解放出來,使學生在近似游戲的過程中達到練習、復習的目的,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從而能多一些時間進行閱讀。許多老師在作業(yè)的內(nèi)容和形式上都做大量的嘗試,辦手抄報是一種很好的形式。例如:根據(jù)我國不同的節(jié)日(如六一兒童節(jié)、教師節(jié)、國慶節(jié)等)為主題。還可以利用教材的編排特點為主題,如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可以有趣的漢字為主題;還可以結(jié)合我們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學生關(guān)注的問題為主題,比如學生愛心捐款,春季風箏比賽等,學生可獨立或與他人合作完成。學生能夠圍繞主題收集、閱讀材料,對內(nèi)容的選擇、書寫、插圖進行版面設計,使學生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與處理信息、分析與解決問題,獲取新知識,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還可以在教學中有計劃地積累成語,去圖書館收集對聯(lián)、歇后語、民間故事,引導學生依托教科書,開拓語文學習的領(lǐng)域和空間,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語文課程開放而有活力,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語文就在我們身邊。
二、以閱讀訓練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提到作文,一些學生感到寫作文難,不愛寫,不會寫,如“老虎吃天,無從下口”之感,難在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情可抒。在閱讀教學中,對作文能力差的學生扶一把,送一程,依托教材,針對一個主題,圍繞一個話題,就一個話題說話討論,鼓勵學生積累生活中的見聞,增加生活積累的“量”,就是從日常生活著眼,提高生活積累,重視語文實踐。還可以結(jié)合書本上的事例和名言警句,聯(lián)系生活實際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如端午節(jié)到了,學生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并把粽子帶到教室,大家一邊品嘗,一邊談論,然后讓學生動手寫一寫。這樣的作文,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他們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三、親子閱讀,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自我意識增強,他們樂于思考、獨立思考,敢說、說真話是好事,應給予鼓勵、支持。但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是有限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變得很重要,不可忽視。我在教學五年級上冊課文《“精彩極了”和“糟糕極了”》時,安排學生以讀后感的形式把課文介紹給家長,要求交流后,家長寫下自己對“愛”的理解,效果非常好。一位家長寫道:“兒子,很高興你能把課文介紹給媽媽看,在你成長的過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也不可能永遠都是鮮花和掌聲,爸爸的嚴厲和媽媽的慈愛都是為了你能更好地成長,記住爸爸媽媽永遠都會愛你,你也永遠都是爸爸媽媽的驕傲。”另一位母親寫道:“看了孩子給我寫的信,我的感觸很深。孩子,你有了寫作興趣……糟糕透了,是一種壓力,一種動力,生活中只有精彩極了,不會進步,兩者缺一不可,糟糕透了,才會有新的起點。”
在閱讀教學中,我常常讓學生推薦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談談感興趣的話題。一次孩子們推薦了一篇名為《做個小孩不容易》的文章,大家圍繞這個話題完成了一次小練筆。部分學生在習作中流露出了不良的思想傾向。面對學生個性化和只有表達時產(chǎn)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偏離。如果只做生硬的理性說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思想問題。我沒有對學生進行批評,而是針對這種現(xiàn)象又出了一題《做個大人也不容易》或《爸爸媽媽不容易》。要求學生和家長交流后再完成。一位同學寫道:“媽媽下崗,爸爸是位司機,整天不分晝夜地掙錢,記得有一次我發(fā)高燒,爸爸聽了這個消息,連續(xù)開了21個小時的車趕回來看我,望著爸爸那蓬亂的頭發(fā),疲憊的面容,你說他容易嗎?”一位女生寫道:“母親為了多掙一些錢,在烏魯木齊做保姆工作,我們兩個星期才能見一面,平時她管不了我的學習,但我知道她時刻在牽掛著我,你說她容易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同時,“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并經(jīng)常地能夠“貫穿于日常教學過程中”。通過親子閱讀,學生閱讀的質(zhì)量高了,學生閱讀的興趣更大了。
總之,只要我們教師加強語文實踐,重視開展學生的閱讀訓練,指導鼓勵學生拓寬語文學習的內(nèi)容,給學生多一些時間讀書,相信學生會在閱讀世界里暢游。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