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道珍
【摘 要】由于歷史是在研究過去發(fā)生的事情,所以唯物主義是研究歷史的最好方法,唯物主義就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就要求高中歷史課程必須是開放的,但是在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教學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封閉性。假如將高中歷史課程放在一個封閉的空間中,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就無法認識過去,當然也不利于未來的發(fā)展。高中歷史課程的開放性教學不僅符合新課改目標要求,更是學生成長發(fā)展和提升歷史成績的需要。
【關鍵詞】高中歷史課程 開放性教學 實踐 需要
【中圖分類號】G6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5)01-0071-02
高中歷史課程采用開放性教學能夠幫助教師快速實現教學目標,提升高中生的歷史成績和個人素質修養(yǎng),還能夠培養(yǎng)高中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高中歷史課堂上采用開放性教學,能夠使課堂更加豐富多彩,能夠幫助高中歷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授課知識傳輸率,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學習和掌握歷史知識。
一、目標要開放,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在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課堂上,教師主要用教學目標進行授課,為了完成任務而組織課堂,雖然教學目標的為了保障學生成績,但是出發(fā)點存在一定問題,其實學生學習主要途徑就是通過課堂。此外,傳統(tǒng)高中歷史教學目標主要是歷史知識,對學生的學習技巧、學習過程和態(tài)度關注度不夠,從而倡導開放性教學目標制定,把單一目標制定提升為多元化目標制定,學生在多元化目標制定下學習到更多的歷史知識,從而提升成績。
(一)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學習目標
高中歷史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學習目標。例如在講解《西周的宗法制與分封制》時,第一層目標是西周宗法制與分封制的特點,第二層是西周宗法制與分封制的影響和意義。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高中歷史教可以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自身知識掌握能力去布置目標,而學生則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去完成學習目標。
(二)將重視知識目標、技巧與過程、價值觀與情感關聯起來
在目標設定上,高中歷史教師要重視知識目標、技巧與過程、價值觀與情感關聯起來,讓學生在開放性的學習目標下能夠主動學習。
二、內容要開放,拓展學生學習視野
在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的目的往往是高考,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著重講解教材內容。但是從高中歷史課程特點來看,教材內容只是包括部分知識,其實是以歷史教材為出發(fā)點,融合了考古、地理和生物等內容。在這里提倡開放性高中歷史教學,并不是讓教師脫離教材,而是在教學時不局限于教材。高中歷史教師不僅要在教材信息和內容上開放,更應該注意與其他學科的相結合。
(一)實際情況相結合
高中歷史教師在講課時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以新課標為素材合適的增減。例如在學習《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時,可以結合學生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識進行拓展,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應該以教材為實際依據,教師也不能盲目教學。
(二)大膽運用各種方法與平臺
在歷史信息收集、解析和運用上要鼓勵學生大膽運用各種方法與平臺,例如借助電視劇、小說和動漫作品等。最后,要重視學科的綜合運用,例如在講到中英簽訂《南京條約》時,針對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可以與地理知識相連接。
三、過程要開放,促進學生知識組建
學生學習過程是一個主動接受知識的過程,并不是一個被動過程,這一過程是開放的,并不是封閉的。在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主要是以聽為主,練習則次之,這是比較被動的學習方式。在開放性教學過程中,其目的在于讓學習走出這種老套路,走進探索與合作的開放性學習之路。高中歷史課程知識是開放的,學生采用開放式學習方法才能夠更快、更高效的獲取歷史知識。
提倡學生采用開放式學習,要鼓勵學生能夠自我學習。
(一)提前預習
高中歷史教師可以用開放的學習目標為引導,提前預習,讓學生自主學習,接著再通過學習的學習情況簡析綜合評價,提升學習的自學能力。
(二)重視學生之間的團隊研究模式
高中歷史教師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團隊研究模式,教師起到主導作用,可以用任務、活動和問題等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學習。例如高中教師在講解《隋朝三省六部制》時,可以讓學生模擬皇帝和官員大臣進行議事,借此可以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并且能夠了解當時的政治制度。
四、鞏固要開放,促進學生個人發(fā)展
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認識、理解和鞏固的過程,在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為了使學生更好的鞏固歷史知識,大多都采用書面練習方式,并且題量較大,但練習方式較為單一。這種鞏固歷史知識的方法比較落后,學生只能夠機械性的記住部分歷史知識,不利于創(chuàng)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高中歷史教學提倡開放式鞏固,就是要走出這種單一的鞏固套路,走向開放性練習,讓學習在練習中鞏固歷史知識。
(一)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情況和知識基礎等實際情況
高中歷史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情況和知識基礎等實際情況,對學生采用針對性較強的知識練習,進行鞏固。例如,對于那些基礎歷史知識較差的學生,可以采用選擇題、判斷題和填空題等難度較小的題型進行知識鞏固,而對于那些歷史知識掌握較強的學生,則可以采用問題分析和回答的題型。
(二)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拓展練習
高中歷史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拓展練習,例如案例分析、課后調查和資料搜集等。例如講解《“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之后,可以讓學生分析“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
及評價,分析各個思想學派的優(yōu)勢及劣勢。
五、結語
在高中歷史課堂中,其實開放性教學是與傳統(tǒng)以考試為中心的封閉性教學而言,開放性教學能夠快速提升學生的發(fā)展和歷史知識學習掌握。高中歷史教師通過開放性的教學內容、目標、過程與練習,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加到歷史知識研究中,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推動高中歷史課程改革,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打下穩(wěn)定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唐麗紅.高中歷史主題教學的策略與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
[2]吳 艷. 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個性的教學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3]鄭琳娟.高中歷史教學中多元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探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