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仁
【摘 要】在中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對于生物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學生現在知識的掌握以及在未來進行生物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而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通過多種方式的引導達到讓學生主動走近實驗的目的,把課程教學從教室內延伸到教室外,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吸收、鞏固知識,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初中生物 ? ?實驗教學 ? ?動手能力 ? ? 策略
當前的許多生物課堂中,教師并未在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方面給予重視,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發(fā)展。基于此,本文結合筆者個人教學實踐與探索,就當前初中生物課堂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相關的優(yōu)化策略淺析如下:
一、教師實驗技能不扎實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是最基本的模式,雖然生物課程書本上列舉了一些實驗,但是在硬件設備不齊全的情況下,老師也只能進行一些簡單實驗的演示??墒亲詮男抡n改實施以來,學校加大了對于硬件設備的配備與維護,硬件設備可以與軟件教學可以齊頭并進了,但是教師卻不愿利用更加完善的實驗設備,在課堂上仍舊只為同學進行簡單實驗。這樣就出現不少問題,主要原因是因為教師由于多年不做實驗,對于實驗內容已經生疏,卻也不愿再研究探討,這就造成了老師在課堂上稀里糊涂地講,學生在下面囫圇吞棗地聽。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不僅傳授知識,也起著調節(jié)課堂節(jié)奏的作用,所以如果要想改變這種現狀,首先要從教師入手。只有教師的專業(yè)技能較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所提高,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進行精密的課堂實驗則是最好的方式。為此,教師應該根據新課改內容,提升在課堂中講解實驗的技能。只有教師做得更好,才能帶領學生也做得好。
二、不能讓演示實驗替代所有實驗模式
現在的中小學都已經在校園中擁有了各個科目的實驗教室,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可是在這么好的條件下,教師卻用課堂演示實驗代替了所有實驗模式。生物課的實驗分很多種,一些簡單的解剖與觀察實驗對于學生掌握內容的效率大大高于教師在課堂上的演示實驗,所以教師應該帶領學生走出課堂來到實驗室,用學生自己的雙手與雙眼來進行實驗,驗證知識的理論結果。例如在實驗室中,學生可以三至五人分為一個小組,每個學生都負責不同的分工,當實驗完成后大家在一起討論,每一個人都要講解自己完成實驗的部分,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提高了大家的合作探討能力。
中學生正處于建立自己的世界觀的年齡階段,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也要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觀察實驗過程中,教師應該盡量減少試驗品的損害。例如在細胞觀察實驗中,教師可以教導學生只選取小動物的部分肉體,能夠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細胞即可,并不用大規(guī)模地殺害小動物,并且在實驗結束后,教師要帶領學生一起為小動物包扎傷口。在這一堂實驗課程中,學生不僅體驗了實驗過程,提高了動手能力,而且學習到了知識,同時也為世界觀的形成創(chuàng)造了好的條件。
三、在動手過程中發(fā)現正確的答案
知識結論來源于多次實驗,這說明實驗并不是只驗證一次就能得到正確答案。同學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雖然有教師的引導,但是也并不可能在一次實驗過程中就得出正確的答案。如果有同學在第一次試驗中得出了不同的結論,這時教師應該耐心地引導,一步步分解實驗過程,帶領學生一起走入試驗中,經過再一次的演算,得出正確答案。但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只能起到引導作用。既然學生已經開始動手操作實驗,那么教師就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靠自己的雙眼去發(fā)現問題,靠雙手去解決問題。
中學課程開展生物課不僅是為了傳授基本的生物知識,更多的是希望激發(fā)學生對于生物科學的熱情。雖然生物實驗有很多未知的危險,但是教師不應該磨滅學生的熱情,在正確完成課堂規(guī)定的試驗后,學生如果處于自己的興趣在進行一些其他實驗,教師應該指出其中有可能出現的危險,鼓勵學生進行下去,科學是靠人類來發(fā)現的,所以身為教師更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四、要確保學生的參與性
經過在學生中的調查表明,實驗課的開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愛動手的學生對于實驗課有著積極的參與性,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學不愛動手,缺乏主動性。在分小組進行實驗時,不愛動手的同學經常投機取巧,躲到不容易被分配到的角落,實驗開始后只圍觀不參與。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應該多加注意。并不能逼迫他們參與到某一項活動中,而是應該循序漸進地引導,向這類學生展示一些簡單的實驗,激發(fā)他們想要動手的興趣。只有學生自己有了想要動手的主動性,自主參與到實驗中時,才能真正地學到知識。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多思考、多練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在之后的課程學習中,更多地使用實驗來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明了問題、牢記問題,確保學生高質量地掌握實驗技能。對生物實驗的結果進行記錄總結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將學生的動腦能力與動手能力結合在一起的最好方式。在這份總結中,不僅要有實驗的結果,也應該對實驗過程中的難點、易錯點進行記錄,可以對以后的實驗起到借鑒作用,也可以對這一知識點起到鞏固記憶的作用。
總之,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只有充分地動手操作才可以更加系統(tǒng)地學習好生物課程。為了能夠使學生提高動手能力,教師應該付出更多的努力,不僅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也應該在學生的實驗過程中更加用心、仔細地監(jiān)督完成情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取得一定的成就感,努力培養(yǎng)出符合新世紀要求具有動手能力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何大平.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探討 [J]. 才智,2011(13):117-118.
[2]瞿如俠. 淺談初中生物課的實驗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8(10):167,213.
[3]程慶剛. 淺析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27(3):85-86.